江山发现北宋周颖墓志铭

来源:多娇江山客户端 作者:邵水清    作者:     时间:2022-08-15 11:11:34    「我要投稿

  在礼贤城隍庙里存放的一方石碑,由于其上面的文字剥落得太多,一直未知是什么内容的碑。6月下旬的一天,余与毛君海雄先生相约前往礼贤,对石碑进行仔细辨识。在得到史籍的佐证后,最终确定石碑为北宋大儒周颖的墓志铭。

碑残字残是何碑

  在城隍庙门外走廊北端墙上,斜靠着一方石碑,后来移至庙内存放。该碑是一种赭色砂岩石,呈长方形,左右两边刻有海水纹的纹饰边框。碑石上端由于破损而失去原来面貌,但从纹饰痕迹分析,原本是半圆形的。

  石碑最上面的大字用篆体刻写,从所占位置分析,应该是分为三竖行排列,每行刻两个字。第一行第一个字依稀可以辨认出“正”字,第二个字“介”还算清楚;第二行“先生”两个字很清楚;但第三行的第五、第六个字,因碑石表层脱落,已完全没有字的笔划痕迹,不知道是什么字了,从右向左的文字为:“正介先生……”

  从残缺不全的石碑上,发现楷体凿刻的正文第三行,有“礼贤镇祖思远父旁”几字;第二十行里,有“娶濮阳吴氏里之士族也男三人”几字;第二十三行里,有“铭曰”两字。我把“祖思远父旁”“濮阳吴氏”“男三人”“铭曰”以及“正介先生”等几组字句串联起来,脑海里随即浮现出一个古人的名字来,这个人叫周颖。因为正介是周颖的谥号,思远和旁是周颖的爷爷和爸爸的名字,濮阳吴氏是周颖的夫人。这些基本情况我是了解的,这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正介先生墓志铭吗?

拂尘惊现墓志铭

  一回到家里,我便迫不及待地找出《江山县志》《衢州府志》,但没有找到周颖墓志铭。后在周氏宗谱查到了《宋正介先生墓铭并序》一文。我将拍来的礼贤城隍庙里石碑照片与谱载墓志铭进行一字一字对照,竟然完全一致,一字不差。至此,礼贤城隍庙里的石碑,已完全可以确定为正介先生的墓志铭了。

  正介先生,何许人呢?根据《周氏宗谱》记载,周颖字伯坚,正介先生为其门生给的谥号。他出生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正月十五日,卒于熙宁五年(1072)五月十九日。《周氏五坦总纲谱》称周颖为“唐三衢刺史元善公十六世孙,逸士修五旁公长子也。”

  我们先对墓志铭中的部分相关人员进行一些简介。家谱里的墓志铭题目为《宋正介先生墓铭并序》,而石碑的碑额却为《正介先生墓铭》六个篆体字,且碑额由“毛抗篆”。毛抗为清漾毛氏27世孙,谏议大夫毛维瞻之侄、北宋著名诗人毛滂堂兄弟。宋皇祐元年(1049)冯京榜进士,历官朝奉郎、尚书职方员外郎、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兼劝农使、上骑都尉、祠部郎。

  墓志铭由周颖表弟祝绅撰写。祝绅字搢之,娶丽坦周氏为妻。曾受业于赵清献公(赵清献是周颖的贵人),得其精髓,第宋庆历六年(1046)进士,秘书郎、提督山东学政。生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五月十二日,卒于绍圣三年(1096)三月十八日。祝绅与鲁国公祝常为胞兄弟,祝常与周颖一同受业于安定胡瑗。

  墓志铭写明由房叔周彦崇立石。周彦崇字奉之,陈留县(河南)主簿,兼沟海河道牧地等事,生于宋明道二年癸酉(1033),终于元祐五年庚午(1090)。

  周颖房弟周仲容,37岁时为周颖挑选下葬日期为十一月十五日,葬地为齐礼乡五里原,位于其父周旁墓左。生于宋景祐三年(1036),终于绍圣丙子三年(1096)。

正介先生真实身世

  根据纸质和石质周颖墓志铭记载,周颖字伯坚,世居衢州江山县礼贤镇,祖父周思远、父亲周旁均未从政。先生幼时便不随俗流,与别人家的孩子有所不同。成年后拜安定胡瑗学习儒学,并成为一名鸿儒,四方俊杰将他作为道德和正义的偶像和楷模加以崇拜。

  宋庆历(1041-1048)中,周颖首次参加乡试,便中了举人,并被派送于礼部任职。于是,静心在仕途中进取,立志于圣贤的理论,终于成为一位博学之人,经常被请去府学讲学。而听他讲课后的诸生,通经古籍,有很多人后来担任不同部门的高官。周颖得到当朝士大夫一致称颂仰慕。资政殿大学士赵抃、湖州太守章伯镇、翰林学士沈文通、明州太守钱君倚、馆阁顾子敦、直讲姚子张、秘书省王世美,都对周颖特别尊重。

  陈相国为两浙安抚使,阐述前人的言论,尚虚下位。以书荐当代贤儒安定胡先生,而校天下名士十一人,周颖排在名单的靠前之列。

  熙宁年间(1068-1077),神宗下诏书,访求举拔天下隐士,使郡推荐。听说当时家乡有头有脸的及德高望重的人数百列状,群推周颖为举首。皇帝下诏敦遣续食,赴舍人院。试经术及时政得失论策数千言,考入优等进士第五,除秘省校书郎,后知温州乐清县。大家都说乐清有周颖这样有素养人去担任县令,利民之术可以得到施展,是百姓的福音。不幸,周颖未至治所,便于熙宁五年(1072)五月,以疾终于婺州寓舍,享年六十有三。

  婺州苏紫微素未相识,亲屈问疾遣医。致尊仪甚恭笃,乃命津置归里。棺殓之费尽资於故人。因此,十一月十五日葬于江山齐礼乡五里原先君之墓左。

  周颖娶濮阳吴氏,是当地一位有知识的人。男三人,长开先(1035-1069),早精文学,常摘取郡荐,早于父死三年;次正先、三复先,亦修士业。女五人,皆已出嫁。正介,乃朋友裁其行实而推称之。

衢州府志和宋元学案里的记载

  《天启衢州府志》载:“周颖字伯坚,进士,校书郎,祀乡贤。受业安定胡公瑗,以行义称。与赵公抃、李公觏交游。(赵)抃为谏官,(周)颖尝移书曰:当公心事君,平心以待物。无以难行事强人主,无以私喜怒坏贤士大夫。(赵)抃以书进仁宗,喜欲用之。熙宁(1068-1077)初,诏举节行材识。守胡逷以(周)颖荐,乃召试,赐进士第,授校书郎。王安石礼敬之,问新法如何。(周颖)对曰:歌谣甚盛。(王)安石喜扣其辞,(周)颖高诵曰:市易青苗,一路萧条。(王)安石不乐,出宰乐清。(周)颖气岸雄豪,行事似张乖崖。门生私谥正介。”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一记载,礼贤周颖、郎峰祝常、伊川程颐同学于胡瑗。学案里有《校书周正介先生颖》传,内容和府志大同小异。有《正介先生集》(一名《伯坚文集》)传世。

  汪浩主修的《江山县志》载:周颖“祀乡贤”。宋朝的时候,江山县学内原来建有“三贤堂”,分别奉祀周颖、徐揆、徐存三人。淳熙十二年(1185),金华邵浩来江山任知县时,将三贤堂改为“景行堂”,增祀毛注、毛樐,并请朱熹作《景行堂记》。

萃贤亭唱和传佳话

  周颖建造的“萃贤亭”,为当时文学所宗,尝与文人学士会于所建之亭,名曰萃贤,共赏湖山胜景。至清代,历经岁月风霜的萃贤亭,梁木出现倾圯之势。周姓贤人踊跃捐钱,共襄修整。道光二十四年(1844)起工,并于当年冬月竣工。1984年,该亭仍保存完好,并被礼贤乡(现并入贺村镇)作文化站用房。此后,萃贤亭被人为拆除。

  《名胜志》载,萃贤亭在江山县礼贤镇,邑人周颖建。王安石、蔡襄、欧阳修、王安国、范缜、梅尧臣、吴光、韩维、韩绛、王祺石、杨休、苏舜钦、刘湜、萧公才、李天临、吴宗复、邵必、李际、曾巩、皇甫澄、余藻、张大有皆有诗。周氏谱牒记载,萃贤亭之诗,其由郡邑志书而登,而诸谱牒里只有欧阳修、苏舜钦、梅尧臣三首。按名胜志记载,当日之题赠游咏凡二十二人。虽然王安石因青苗之讽,致周颖出宰乐清,然其翰苑之才自堪千古,亭之盛也。会稽山阴兰亭之会,其人才为如何,今年湮代远。诗词虽逸,姓氏犹留。

萃贤亭

欧阳修

君家富山水,占地作高亭。

坐听溪流响,能令醉客醒。

阳生群木秀,寒入乱峰青。

吾族东南美,人贤地益灵。

寄题周源家亭(萃贤亭)

苏舜钦

君家有虚亭,跨涧复面山。

泉声碎环玦,清绕窗户间。

潜鳞俯自钓,嘉树坐可攀。

我思醉其上,与子开尘颜。

微吟对一枰,放此白日间。

寄题周源员外衢州萃贤亭

梅尧臣

昨朝江南客,语子川上亭。

有时飞雨来,不见前山青。

卉萼人未识,鸟响日可听。

既将迟贤者,无使童仆扃。

题周著作萃贤亭

蔡襄

君家作虚亭,独得江山清。

四向各有适,万趣合自呈。

夜深虫鸟息,渐闻泉石鸣。

日高烟霭去,始见峰峦生。

之人务佳尚,意与贤豪倾。

中盘瀹薇蕨,傍砌颠瓶罂。

毫端潜造物,局上暗投兵。

乐游时景迈,薄宦身事萦。

种花行老色,驯猿无故情。

萧散复后期,外尘殊可轻。

  北宋礼贤周颖,拜理学先驱安定胡瑗为师,与程颐为同学,得其真传。南宋南塘徐存(杨时弟子),为胡瑗四传弟子。《宋元学案》:“江山向无儒宿,其学统自正介先生周颖受之胡安定,而(徐存)先生继之。”周颖,是一位值得好好研究的历史人物,他是我们江山的骄傲。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4581120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017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