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春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来源:今日江山    作者:del_user_4407     时间:2012-02-12 18:23:14    「我要投稿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监督下,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创新破难,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87.7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01.04亿元,年均增长13.5%,增速连续11年超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由7.33亿元增加到16.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4.43亿元增加到10.0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9%和17.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43.56亿元增加到98.48亿元,年均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9.46亿元增加到65.82亿元,年均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3792元、6177元增加到22704元、10887元,年均分别增长10.5%、12.0%。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稳固。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加到430.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6%。工业园区形成“一体两翼、一区多园”开发格局。莲华山工业园纳入省级产业集聚大平台。山海协作示范园初具规模。筛选确立“4+X”重点培育产业,“4+X”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6%。亿元企业增加到56家;10亿元企业集团达4家。我市被列为省电光源、输配电、低碳木业产业基地,荣获中国木门之都称号。成功创建省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普示范县。

  农业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成4.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2个现代农业综合区、18个特色精品园列入省级创建点。农林牧渔产值达36.26亿元。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投入14.3亿元用于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新增耕地3.17万亩,完成168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重点产茶县、果菜无公害十强县等称号。

  服务业发展体系更加完善。突出建设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服务业增加值增加到64.94亿元。江郎山申遗成功。廿八都古镇和清漾毛氏文化村均创成国家4A级景区。江山虎物流基地、驰骋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建成运行。建成农村连锁门店1640家。引进温州银行,成立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期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218.74亿元、198.89亿元。

  招商实效大幅提高。五年来,引进市外资金115.42亿元。成功引进总投资40亿元的大唐江山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国光啤酒与世界500强英博集团、虎山集团与中国建材、三友电子与雷士照明等合作发展。丽人木业、中数科技等项目成功引进并建成投产。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1266万美元。

  向上争取积极有为。全市累计谋划提出3680个项目,53个列入省以上重点项目库。16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58个项目列入国家新增投资项目盘子。全市累计获得上级各类补助资金37.74亿元和带帽土地指标4679.84亩。成功争取杭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途经江山并设站、江山货场搬迁整合至上铺。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五年来,共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29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5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06亿元。黄衢南高速建成通车,杭长客专江山段顺利开建,成功争取两趟动车组在江始发。完成46省道外移、黄衢南高速衢州南互通至江山北接线、220千伏清漾变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城市功能加快完善。五年来,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73亿元。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16.9万人,城市化率提高到47%。深入推进绿化提升、文化融入、功能优化“三化提升”工程。完成9个老城小区改造和江贺经济走廊城区段整治。城北精品景观带、西山健身公园等景观建成投用。城区新增绿地110.51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6000个。东岳路、江滨南路等18条城市道路建成。


  幸福乡村创出品牌。开展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建成66个中国幸福乡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和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深入实施农房改造建设、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等工程。拆除旧房16746户。完成253个省级整治村建设。下山搬迁安置13990人。培训新型农民10.2万人,转移就业7.76万人。建成287个行政村农民饮用水工程主管网。建成乡村康庄工程及联网公路266.3公里,农村公路通村率、硬化率均达100%。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6条。实行乡镇、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成12个集镇污水处理站。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在全国县级市率先推广CIS城市品牌形象标识,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江山”旅游主题口号。举办三届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第六届华东旅交会暨江郎山申遗成功庆祝大会、首届中国古镇(廿八都)文化保护论坛等重大节会。确立8月2日为江郎山世遗保护日。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绿化模范市及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生态市等系列金名片。

  就业社保全面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成投用。新增城镇就业2.46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级试点稳步推进,发放养老金1.44亿元。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实现并轨运行,累计报销344.16万人次、报销总额3.62亿元。4.7万人次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206名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2789名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发放各类救助救济资金2.46亿元。建成廉租房435套。完成6773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

  教育卫生快速发展。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基本完成教育布局调整。投入4.5亿元,撤并34所学校,新(扩)建城北中学等24所学校,完成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和校舍安全改造。“轻负高质”素质教育全面推开。江山中专、市职教中心分别创成国家改革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校。开通学生接送车线路128条,投入3.15亿元,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人民医院扩建做大。建成市公共卫生中心,新(改)建8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文体等事业齐头并进。文化艺术中心一期投入使用,城规馆、博物馆建成免费开放。江山婺剧、廿八都木偶戏等列入国家非遗名录。我市被授予首个中国村歌之乡称号。峡口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全国文明乡镇。《今日江山》实现扩版,创办江山新闻网。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电视广播“村村通(响)”工程顺利完成。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实现亚锦赛、全运会、全国残运会奖牌零的突破。落实人口计生政策,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县。完成两轮“811”环保三年行动,被评为省“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市。殡葬改革稳步推进。气象、人防、通信等事业都得到了新发展。

  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在衢州市率先建立“一办三中心”,完善招投标平台,深入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贺村镇成功列入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完成新一轮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统筹建设城乡社区,由21个乡镇(街道)、555个村分别缩减为20个、295个,新设立3个社区。公务员津补贴全面规范。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绩效工资稳步实施。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妥推行。

  服务切实加强。启动实施“幸福江山连心服务”工程。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停征或减免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撤销衢江公路江山收费点、205国道峡口收费站。审批平均时限缩短到2.25天。实行项目推进“六个一批”制度。深入开展服务企业、中层干部群众满意度评议等活动,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民生365”服务站、便民服务中心,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管理更加规范。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累计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2610件。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扎实推进平安江山建设。及时稳妥处置“10·28”重大交通事故、“6·19”特大洪灾等突发公共事件。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深入治理小金库、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55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98万元。


 

  今后五年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绿色崛起、科学跨越”要求,以产业高端化为引领,以项目投入为抓手,以城乡融合为方向,以绿色发展为途径,以民生幸福为核心,以和谐稳定为前提,以执政为民为根本,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创新举措,创先争优,保持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产业与生态互促共赢、经济与民生协同推进,加快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幸福江山”。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8000美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跻身全省中等发达县市。

  经济结构显著调优。三次产业结构由9.5:58.2:32.3调整为6:58:36左右。主导产业更加明显,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率达55%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3%以上。

  民生保障显著增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全面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3‰以内。新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全省最幸福的城市之一。

  生态文明显著进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步伐明显加快。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78立方米以内。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达到上级下达的要求。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8.4%以上,林木蓄积量年均增长5%以上。建成全省生态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

  社会和谐显著增进。公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6年。民主法制更加完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社会治安不断加强,社会秩序更加良好。建成全省最平安的城市之一。

  改革创新显著加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初显成效。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管理绩效明显提高。浙闽赣三省边际县域发展高地进一步凸现。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产业高端化为引领,更大力度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筑大平台。推进莲华山工业园、山海协作示范园及高新园区的设施联网、开发连片,实现工业平台与贺村小城市、城南新城“镇园互动、产城共建”。培育大产业。突出工业主导产业培育重点,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加快培优做强、拉长产业链,着力打造一批百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化工、建材等传统特色产业。做强大企业。支持优质企业引进风险投资,加快上市步伐。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江山。到2016年,力争新增产值超20亿元企业5家、上市企业2家。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基地。

  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启动江郎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谋划建设江郎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成市区旅游集散中心、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二期项目。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城南物流市场集聚区,加快江山铁路货场整合迁建,推进江山综合物流中心等项目招商建设。精心培育一批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和特色专业市场。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完成南门商业步行街区、西山休闲街建设,着力构建大南门核心商圈和特色街区。大力培育和引进商贸商务龙头企业。加快完善农村流通网络。

  着力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两区”扩面提质,培育壮大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土地开发复垦、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有效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农房抵押贷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二)坚持以项目投入为抓手,更强有力地夯实区域发展后劲

  毫不松懈谋划推进项目。全力抓好项目前期。加强向上对接,争取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规划盘子。重点要对接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谋划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丽江上高速、杭金衢城际铁路、江山江航道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力加快杭长客专江山段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五年内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着力破解要素制约。继续加大低丘缓坡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闲置用地盘活力度。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科学抓好煤电油运供给和调度。

  坚定不移强化开放借力。坚持招商选资。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积极搭建项目推介、风投对接、组团参会等招商平台,主攻“大、好、高、外”项目。完善同乡联谊会、商会工作机制,深入挖掘“江山人经济”。做大开放型经济。加大外向型经济扶持力度。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加强出口基地建设,积极争取设立商检、海关办事机构。鼓励本地企业吸收国外资本参股、增资扩股。深化对外合作。落实省委、省政府山海联动发展措施。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区、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鼓励支持出口优势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三)坚持以城乡融合为方向,更有品位地建设山水家园

  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品位。深化细化规划。细化完善城南新城规划,强化规划控制。加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专题研究与设计,提高城区重要区块详细规划覆盖率。加快完善功能。加快城北现代化新城建设,大力改造提升老城区,继续推进城区“退二进三”,力争完成江化主体工程搬迁。深入实施“三化提升”工程。突出抓好城市水系建设,完成江贺经济走廊整治提升,加快文化艺术中心二期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管理。推进智能楼宇(小区)、数字城管、无线城市、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等建设,积极打造智慧江山。优先扶持发展城乡公交,着力缓解行车难、停车难。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加强小区物业管理。

  着力培育小城市和特色镇。加快建设小城市。完善细化贺村小城市控规及特色产业培育等专项规划,推动贺村由中心镇向小城市跨越发展,努力将其建成江山城市副中心。适时启动跨江发展,加快老集镇区改造,推进功能设施与莲华山工业园互补共享。积极做强中心镇。完善峡口省级中心镇扶持政策,优化提升生态工业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加快推进水岸江山、三卿口古瓷村保护与开发等项目建设,抓紧扩容水香畈市级下山搬迁小区。培育提升一批特色镇。科学筛选一批重点特色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精特色优势,完善功能设施配套。

  着力提升幸福乡村建设实效。推进创建扩面提质。深化五村联创和单村创建,启动幸福社区、幸福乡镇(街道)创建,不断扩大创建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到2016年,新建成中国幸福乡村100个左右。突出创建资源整合。以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为主抓手,加快自然村撤并、空心村整治,培育提升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心村、示范村。到2016年,力争拆除旧房3万户以上,下山搬迁1.5万人,培育25个中心村。加快城乡共建共享。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四)坚持以绿色发展为途径,更加扎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屏障。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深化园林城市建设,力争创成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深入实施平原绿化“十大工程”,努力打造“森林江山”。加强山区、库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发展循环、低碳、绿色经济。加快推进省级低碳木业产业基地、新型电光源产业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发展骨干企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绿色企业审核。鼓励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完善生态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环境容量交易制度,稳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完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治机制。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及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加强生态环保监管。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面开展“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有序推进城区和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整治。完善江山港生态用水调节机制,确保流域水质达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重点行业、企业能耗管理,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抓好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节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猪生态化养殖模式。强化环保执法工作。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制度,提高产业准入标准。完善环境执法监管机制,严厉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探索建立环境违法黑名单制度和公开曝光制度。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合作和科普工作,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科技孵化器。全面加强专利申报和保护。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创成省科技强市、质量强市。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扶持培育各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增强科技人才支撑。畅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百人计划”和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五)坚持以民生幸福为核心,更大决心地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切实完善就业社保体系。扎实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加强职工维权帮扶网络建设和劳动执法监管。完善社保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大力发展慈善爱心事业,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加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关心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卫生工作。加快省教育现代化市创建。推进新一轮标准化学校建设。优化提升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扶持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和平安校园建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创成省卫生强市。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培养农村卫技人才,实现全市行政村(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民营医院。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统筹发展文体等各项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力争创成省文化工作先进市。完善城乡公共文体设施,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江山人文精神,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创成省体育强市。完成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优教。积极发展老龄事业。高度关注青少年成长。继续加强双拥、统计、气象、移民、外事等工作。


  (六)坚持以和谐稳定为前提,更高水平地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统筹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利保障、应急管理、监督制约等社会管理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城乡规划、户籍和农村社区管理制度。加快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退出机制,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抓好城乡基层政权和社会组织建设。力争全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切实加强平安江山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建设,深化社会治安整治、打黑除恶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安全整治,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面铺开“六五”普法,有序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公民权益保障、法律服务和援助等工作。深化“幸福江山连心服务”工程,加大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力度,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城乡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农民工公寓建设,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救助。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业稳健发展。

  (七)坚持以执政为民为根本,更严要求地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高效服务强化执行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治庸治懒治散,促进行政服务强能力、提速度、增效率。严格绩效管理,完善科学合理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强化行政问责,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大力倡导真抓实干,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突破常规激发创新力。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大力提倡开拓创新,突破思维定势,鼓励以先行抢占先机、以先试闯出新路,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精心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依法行政维护公信力。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大力推进阳光行政,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听证和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提高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坚持廉洁从政,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厉行节约规定,强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加强乡镇、部门、条块之间的协同配合。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绿色崛起、科学跨越。坚持发扬民主,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作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2012年主要预期指标和重点工作

  2012年主要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今年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拓展提升产业平台。围绕强健一体、拉开框架、完善配套三大重点,加快建设江郎山大道、淤头至莲华山工业园公路,完成205国道贺村立交工程,打通园区与园区、园区与城镇连接通道,促进工业平台连片开发。推进大唐江山天然气热电联产一期项目,动工兴建110千伏敖坪变。争取建立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启动实施东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规划,加快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基础设施配套。突出休闲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商贸商务业,细化完善规划。

  二是坚持不懈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在“4+X”产业基础上,精选确定工业主导产业培育方向。制定实施主导产业差异化扶持政策,严把项目准入关,集中资源要素促进工业转型提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连片流转,新增土地流转1.2万亩。做好服务业规划深化和转化工作,推动项目落地。

  三是齐心协力推进项目攻坚。抓细抓实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计划。完善市领导挂联、目标责任考核、审批手续代办、问题项目集中交办等工作机制,全力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年内安排“四大百亿”工程项目73项,当年计划投资45.64亿元。主攻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力争全年实际到位资金32亿元以上,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3个。

  四是坚定不移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创建,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编制实施城南中心商务区、城市公共交通、地下空间等规划。完成乡镇、行政村和城乡结合部规划编制。突出功能性、民生性项目建设。开展江贺经济走廊贺村段整治提升。抓好贺村小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20个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年内下山搬迁2000人。农房改造争取拆除旧房8000户以上。

  五是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00人。推进社保“一卡通”建设。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抓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四进工程”。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职业病防治工作。抓好文化资源普查、农家书屋建设。加快推进“三沿五区”坟墓整治。

  六是毫不松懈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实施“幸福江山连心服务”工程。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民间融资整治规范。启动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新机制。

  年内为民办好十件实事

  一是新建1000个城区公共停车位。二是加快老城区改造建设,综合改造2个老城小区等。三是完成250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救助。四是完成3.7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五是实施交通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六是建设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七是实施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八是完成云宾、江东等菜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九是完成乡村邮政设施改造建设。十是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医药设施建设。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郑小林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4581120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017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