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制乐器 奏响婺剧音——记衢州市民间工艺大师周芝军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林莹 危波     时间:2023-05-08 23:57:42    「我要投稿

A11.jpg

  一双巧手铸乐器,余音袅袅奏江郎。石门镇界牌村的周芝军不仅是一名民乐演奏者,更是一位制作乐器的“匠人”。凭着对婺剧的热爱,周芝军在民族乐器制作上埋头深耕,至今已有十多年。

  “做笛子一般是采用生长五年以上的老竹子,苦竹为首,也用紫斑竹。”近日,在江郎山脚下的知音乐坊,记者见到了正在挑选材料的周芝军。从堆满了整个房间的竹材,足以看出他对乐器制作的痴迷。“选用的竹子最好是在立冬后、立春前砍下来,再锯成小段放室内阴干三年以上,这样既不会发霉,也不容易裂掉。”周芝军说。

  选竹犹如大浪淘沙,竹子的密度、弹性关乎最终成品的品质,得从原料开始层层把关,方能成上品。“我们一般都是选择圆一点、竹节长一点的竹材,最重要的是看纤维密度,密度越高硬度也就越高,拿在手上很有分量。”谈话间,周芝军将一根竹子扔到地上,听到发出和铁棍落地般的清脆响声,他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瞧,这就是好材料!”

  选好的竹材,要经过烘烤、校直、防裂处理,再根据每根竹子的质地划线定调。由于厚度、口径不同,每根竹子生来就定好了音调。如何让音色圆润饱满、高低有度,就是独属制作者的诀窍。“一根竹子,不同的部位也有不同的厚度,所以每个气孔打进去后都要重新测量内径,再调整气孔的位置。”孔的位置决定了音准,每一刀下去音色都会变化,十分考验耳力和手力。“要做一支好的笛子,就要这样精雕细琢,慢慢地一刀一刀调整。”周芝军的声音虽轻,却掷地有声。调好音的竹笛,还要经过接老头、镶牛角上漆、砂光、打磨等步骤,方能成为一支“素笛”,若想锦上添花,还可以上底漆、刻字、扎线。从竹子到竹笛,大大小小要经过三十多道工序。

  竹笛声声脆,沁透人心间。完成了制作,周芝军也忍不住吹奏一曲。1980年出生的他,在同龄人追求流行音乐的时候,却爱上了婺剧的婉转悠扬。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根竹笛,周芝军也在民乐道路上绽放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光彩。

  “我读书的时候学的是汽修,毕业后自己开了家汽修店,因为太喜欢婺剧了,就一边开店,一边和民间的老师傅学习笛子、唢呐、二胡等乐器的演奏。”周芝军告诉记者,学会吹奏后,他觉得市面上买到的乐器不趁手,于是自己找来了材料,琢磨乐器制作,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2016年,周芝军获得“衢州市民间工艺大师”称号,这更加坚定了他在民乐道路上的决心。2017年,他还奔赴杭州专业学习乐器制作。

  “2019年从杭州回来后,我就全身心投入到了乐器制作中,主要做笛子、二胡、板胡、唢呐、先锋号这些婺剧里常用到的乐器。”周芝军说,像婺剧专用的乐器先锋号现在很少有人会做了,面临失传的境地。“我还是会一直做下去,不想让这些老手艺消失了。”闲暇时,周芝军也会跟随石门婺剧团参加演出,剧团也大多使用他制作的乐器。“大家也都说我做的乐器比较好,他们很满意。”周芝军腼腆地笑笑,“也有很多来自金华、上饶的婺剧老师专程到我这里,让我为他们定制乐器。”周芝军亲手制作的乐器载着他的梦想走南闯北,也让婺剧之音愈加嘹亮。

  “接下来,我想把乐器做得再仔细一点,音调好一点,再把技术水平提升一个台阶。”周芝军说,现在他唯一的梦想是把石门传统婺剧和手工乐器的名气做大,让婺剧爱好者和年轻一代用上最好的乐器,让婺剧这门传统艺术代代相传。

■ 林莹 危波

A4.jpeg

A3.gif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4581120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017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