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乡大陈村箍桶匠徐田土: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林莹 毛毓凡     时间:2023-02-15 11:15:14    「我要投稿

  择一事,终一生。在大陈乡大陈村,有这样一位老人,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古稀之年,仍怀着一颗匠心,坚守着一方小小的作坊,延续着“箍桶”这门技艺。他就是箍桶匠徐田土。

  2月13日,在大陈古村景区旁,记者见到74岁的徐田土正在制作饭甑,只见他拿起挑选好的杉木板,先用斧头粗加工,修出需要的形状,再用大平刨进行平整。“我20岁开始学箍桶,跟师傅学了三年才自己动手做,到现在已经有54个年头了。”徐田土告诉记者,以前的箍桶匠都是走街串巷、上门做活,后来生意少了,他便开了一家小作坊,制作器皿,谁家的木桶漏了、锅盖呲了,他也帮着修修补补。

  箍桶匠也称圆木匠,是旧时民间专门制作与修理日用木桶或木盆的工匠。圆木匠的技术含量要比普通木匠高一筹,他们需要利用圆周率计算出所需木桶的周长,从而计算出桶墙木板的数量和尺寸,至于如何将木板两两组合、一次到位,则全凭木匠的经验。“像这两块板,拼接的时候中间要留一条小缝,没有缝就会漏水,箍桶就是难在这个地方。”徐田土边说边比划着。

  在器物打磨的过程中,没有捷径可走,一个普通的饭甑,就需要三天的工期。随着刨花滑落,原木的清香在空气里弥漫,木板也逐渐成型。修整好的木料,还要经过钻眼、割边、圆底等工序,再用竹子做成的篾钉一块一块拼接在一起,组装上圆底和盖子,套上花箍,用砂纸细细打磨,才能做到滴水不漏、历久弥新。

  徐田土的作坊不大,除了摆放制作好的成品,就是堆着还未开模的杉木,不时也有好奇的游客走近瞧瞧看看。“我就是吃‘饭甑饭’长大的,味道和电饭煲里煮熟的就是不一样。”游客成海清拿起一个饭甑说。

  用饭甑蒸出的米饭低糖松软,更适合儿童、老年人食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便宜美观的塑料和金属制品逐渐占据人们的日常生活,箍桶这个行业日渐式微。不忍见到手艺就此失传,徐田土仍然选择坚守在小作坊里,用时光这柄刃,打磨着一颗匠心。

  人生不过百年,匠艺却穿越千年,它跨越时间的维度,感知先人的智慧与文化。“有人来找我学,我很欢迎,希望这门手艺不要失传。”徐田土常常笑称自己是大陈乡的最后一位圆木匠,他的语气中有些不舍和落寞。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何望赟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4581120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017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