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新闻中心>头条
家长微信群: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zhoug     时间:2016-11-29 08:40:26    「我要投稿

  时下,我市中小学不少班级纷纷建立了家长微信群,这方便了老师与家长、家长之间的交流,但也引发了不少尴尬。

  家校联系的重要渠道

  新学期已过去大半,孩子就读于中山小学一年级的李女士,对家长微信群里的成员有了初步了解,由于孩子在同一个班级,遇到问题家长之间可以相互咨询。“孩子的班主任很负责,每天都把各科的作业内容发在家长微信群里,第二天会有反馈,针对不同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还会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联系。”李女士说,多亏了老师的细心,自己和孩子才得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如今,孩子的学习逐渐进入正轨,李女士也越发重视通过微信群和老师的交流沟通。

  城东实验学校的申屠老师,对于家长微信群促进家校联系的作用,也深有体会。平常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都会通过学校公众号发送,“我们只需把公众号的内容分享到家长微信群里,各位家长就能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知道了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此外,学校的家委会组织了什么活动,家长们也会通过“美篇”等相关APP,对活动当日的图片、文字进行编辑,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发到各自的朋友圈及家长微信群里。“这既起到宣传推广作用,也有利于家长间信息共享,有利于家校的和谐沟通。”申屠老师说。

  太过闹腾让人吃不消

  张老师在我市一小学担任三年级班主任,说起家长微信群,她喜忧参半。“家长微信群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但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有些家长经常在群里晒自己孩子的照片,爸爸晒完妈妈晒,还要“征求”其他家长的意见,其实就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夸赞。有些家长太过热情,老师每发一条通知或信息,家长们纷纷“列队”点赞,这就导致后面的家长要往前翻好久,才能找到相关内容,而为了避免家长漏读信息,各科老师往往要重复发送同一内容很多次,“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另外,很多家长喜欢随时随地@老师一下,“我们上课的时候根本不会看手机,下班了还要无休止地回复家长们发过来的问题,感觉已经没有上下班的区分了。”张老师说,其实若真有重要事情,打电话更简便。

  在市民王女士的手机上,打开家长微信群,随意往下一拉,记者看到更多的是诸如“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之类的语句,数量之多,几乎刷屏。不管老师发了什么内容,总有几位特别积极的家长会率先发言“感谢老师”。对此,王女士颇有怨言。这样的客套话,将真正重要的信息淹没。情况往往是,每当自己空下来打开家长微信群,就发现有几十甚至上百条未读信息,一条一条翻回去,才发现自己浪费了好几分钟时间。“他们每次都要发这种‘感谢老师’的话,虽然自己很抵触,但怕被误会成自己对老师有意见,迫不得已只能随大流。”王女士无奈地说。

  家长应以平和心态面对

  姜先生在我市一事业单位上班。说起家长微信群的“热闹”场景,他也深有感触:“有些家长不仅是父母加进来,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群里,孩子一有良好的表现,五六个人轮番在群里‘显摆’。还有的学生家长,明明是一家人,却偏要在群里聊天,聊的还是自家的私事。”姜先生认为,老师建群的初衷,是方便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家长们在使用微信群时,应多为别人考虑,不要一味刷屏,更不要为自家的事情而刷屏,“毕竟,还有其他的展示渠道。”

  张老师则认为,家长“列队问候”,其实未必是真心想问候老师,只是看到别人做了,若自己没做怕被老师“视为异类”从而影响了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其实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我们不会因为某位家长在群里特别活跃,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孩子身上,也不会因为某些家长较为沉默,而对其孩子置之不理。”张老师说,家长和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家长大可从容、平和一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上,毕竟,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耕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