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新闻中心>头条
裴家地茶叶飘香 自然天成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yumm     时间:2013-04-10 07:42:21    「我要投稿

  村庄简介

  村名:保安乡裴家地村

  一村一品项目:茶叶,产品有江山绿牡丹、毛岩茶

  经济状况:全村有135户人种植茶叶,人均年收入12500 元,全村产值200多万元

  经营模式:“合作社+茶厂+基地+品牌”

  

    “这是近两个月的发货单,最大的一单是嘉兴客商订购的150斤绿牡丹。”近日,记者在裴家地茶叶专业合作社门市部,见到了身为裴家地村村主任和合作社社长的王岳华,他一边拿出厚厚的一沓快递发货单,一边泡上一杯芳香四溢的绿牡丹,为记者讲述他和茶的故事。

  分散式经营受制于“商”

  作为江山绿牡丹的发源地之一,裴家地村拥有海拔高、土质好、昼夜温差大、雾浓气清等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1982年,江山绿牡丹从这里问世,被评为中国名茶,名列第二,其生产的茶叶,无论在形状、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都独树一帜。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环境,裴家地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靠山吃山,和茶叶打交道。然而各家各户的粗放型加工,缺乏精湛的加工工艺,加工的茶叶良莠不齐,影响了品质,卖不了好价钱。“老百姓守着‘金土地’,却过着穷日子。”

  当时在外面做茶叶生意的王岳华对此感受颇深,“村民们只能在家坐等客户上门,收购商可以随意压价,甚至有时候农户竞相出售,会出现相互压价的情形。”也就从那时开始,王岳华有了办加工厂想法。

  “合作社+茶厂+基地+品牌”

  2006年,王岳华成立了村里第一个茶叶合作社——裴家地茶叶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130多户茶农,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统一收购茶青、统一加工和销售茶叶,提高了茶叶“身价”。2008年,合作社又投资60多万元,办起了村里第一家通过质量安全QS认证的标准化茶厂。

  去年,裴家地村春茶茶青产量5吨左右,直接经济收入200多万元,比2005年增加了两倍多。去年5月,通过村两委的努力,96户农户同意流转毛岩山107亩林地,并包装成低丘缓坡项目,向上争取资金。今年,合作社又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在原有茶园规模450亩的基础上,新建250多亩白茶核心基地,让农户更好地种茶致富。

  创立自身品牌,是裴家地村茶叶产业华丽转身的重要砝码。由于早年品牌意识不强,“江山绿牡丹”、“裴家地”等商标被人抢先注册,如今想要拿回难度很大。合作社决定重新培育一个符合本村村情的品牌。2008年,合作社统一注册了江山绿牡丹发源地的“毛岩”牌商标,并在市区设立门市部。

  走上品牌化道路的“毛岩”茶,先后获得第二届国际名茶金奖和中国精品名茶金奖等奖项,销量一年比一年大,不仅畅销省内各地,还远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品牌打响了,茶叶“身价”也不断攀升。去年,裴家地绿牡丹每公斤最高售价达3000元,均价达到700元。

  “毛岩”茶长盛不衰的秘诀

  “毛岩”茶之所以能卖高价,王岳华有秘诀。裴家地地势高,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茶园生产不用化肥农药,并坚持给每户茶农免费提供菜籽饼作肥料。为保证茶叶质量,采摘的茶青做到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芽长于叶;坚持早采嫩摘,雨、露叶不采、瘦小叶不采、病虫叶不采;清明前采摘,谷雨后结束,且每年只采一次茶,为的是保证茶的香醇和口感。

  不仅原材料好,制作工艺的也极为关键。摊放、杀青、轻揉、理条、轻复揉等多道工序,均由村里有着数十年经验的炒茶能手严格把关。“毛岩”茶还保留着炭火烘烤的传统技艺。这样的方法虽然费工费时,却是保证茶色翠绿、香气清新、滋味甘甜的关键所在。

  据统计,去年全村茶产业产值达到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通过发展茶叶这一特色产业,裴家地村在先后被评为市“富裕乡村”、市“特色农业茶叶专业村”、“中国幸福乡村”省“森林食品基地”,2012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农办命名为省“双强百佳”行政村,这是江山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村。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余明明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