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江山建县1400周年座谈会精彩发言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     时间:2021-12-17 12:40:22    「我要投稿

  编者按:2021年是江山建县1400周年。拥有1400年建县历史的江山,美如画卷、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沧桑巨变,孕育出了江山人身上“敢闯敢拼、勇敢坚毅、崇学重教、重情重义”的精神和气质。11月22日,江山建县1400周年座谈会召开。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及老领导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和研究领域,围绕江山“前世今生”作了交流发言。现撷取部分精彩发言,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指引发展,为我市争当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示范添砖加瓦。

  江山人文与江山精神

  ◎ 祝瑜英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山人对江郎山情有独钟。我们江山人爱江郎山的正气、清气、傲气和硬气。山川之气,钟于人文。人的精神和山水高度融合,历经千百年,化育成风俗,代代相应,便形成一方儿女独特的性格。宋人辛弃疾的一首诗生动概括了江山人的性格:“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江山人众多的英雄品质,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硬”。这个“硬”不仅指江山人为人坚如山石、刚正不阿,也指江山人说到做到、初心不改的诚信品德,还体现了江山人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一个“硬”字统领,便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落到了实处。

  回看江山历史,彪炳江山人硬骨头精神的事迹比比皆是。从官场上看,宋代的祝允哲、祝梦熊,明代的徐霈、毛尚书、余一龙等等,充分体现了江山人忠贞爱国、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浩然正气。

  从商场上看,清末民初清湖公泰酱园的吴新民、城关仙霞旅社的王寿昌、药店老板王晋绅等,充分展示了江山商人勇于开拓、诚信经营、重义轻利,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双过硬的儒商精神。这些儒商美德也植根于基层。比如江山船帮,这些人发迹于唐宋,盛于明清。他们团结奋斗、诚实信义,用竹竿撬动了经济动脉的同时,也开通了众多的“江山村”“江山弄”“江山街”。

  江山人勇于开拓、艰苦奋斗的精神历来过硬。解放前,一批批江山人前往衢州开荒,现在衢州老城区的小南门村、大南门村、官庄、礼贤街的很多居民都是江山移民的后裔,如今沈家还有大片的江山方言区。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从30年前的弹簧大军到现在的消防大军,全国到处可以看到艰苦创业的江山人,可以看到抱团共济的江商商会。

  建县1400年来,江郎精神被官方、家族和乡风民俗长久地宣扬着,造就了江山人顶天立地、清正刚直、诚实守信、铁骨柔肠的可贵品德。

  在纪念建县1400年之际,我们是否应该检查一下,一千多年来江郎常高、须水长流、天地未变,江山人变了吗?在经历无数运动折腾和商品大潮冲击之后,江山人的“胆”是否还清,生性是否还硬,生活富裕起来的江山人是否还吃得起苦?我们的弹簧大军已经消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弹簧质量不过硬,我们今天的消防器材质量是否过硬呢?我们应该警惕,应该积极弘扬优秀的乡土文化,让可贵的江山人精神发扬光大。

  (作者曾任江山市副市长、衢州市政协副主席)

  江山千秋 人民万岁

  ——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以江山为例)

  ◎ 王 旭

  习近平同志三到江山,直接指导江山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省委书记期间,曾于2003年7月26日、2004年10月10日、2006年8月15日-16日三次来江山考察指导工作:

  第一次是2003年7月26日,冒着酷暑,先后来到浙江虎山集团、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看望一线职工。

  第二次是2004年10月10日,到凤林镇白沙村考察下山脱贫工作,还考察了天蓬畜业有限公司。

  第三次是2006年8月15日-16日,先后来到双塔街道城北社区、贺村镇丰益村等地,就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开展调研。

  我有幸参加习近平同志在城北社区调研的接待工作,留下两点深刻印象:一是平易近人毫无架子,二是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城北社区,习近平同志一行视察了居民小区,考察了社区的居民活动室、警务室、阅览室等场所,就基层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和街道、社区干部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习近平同志说:“一个省的工作,千头万绪,最后要落实到社区,要落实到农村,要落实到我们基层,这里也是跟群众打交道的最基层,它又是一个自治组织,同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你们来传达贯彻,就是一个桥梁纽带,战斗堡垒,这个很重要。像你们讲的,绿色社区、安全港湾、温馨家园,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你们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5年开始的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前奏曲。习近平同志视察江山以后,江山市委迅速行动,出台一系列举措,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为后来的江山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习近平同志三到江山,直接指导江山的新农村建设,夯实了江山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这才有了今天江山乡村振兴工作良好开局。

  (作者曾任江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雅言古韵江山腔

  ◎ 赵普义

  江山方言来自北方,来自中原西部。在汉代扬雄的《方言》里,我们可以找到41个与江山话相同的词语,其中属中原西部的有29个,占71%。

  江山方言形成于两晋时期。江山人民经受的天灾人祸在方言中留有信息:“胡人杀胡人,胡人杀掉见太平”“国公国婆,黄巢杀我”“咸丰八年”“逃长毛”“过孙传芳”“逃日本人”“蚱蜢挨、蚱蜢叫”。

  “胡人杀胡人,胡人杀掉见太平”,讲的是“五胡乱华”事件。西晋末期的永嘉五年(311),匈奴汉国人攻陷洛阳,杀死3万多人,抢尽财宝宫女,烧坏皇宫,挖掘晋室祖坟,史称“永嘉之乱”。从西晋末到南北朝的100多年时间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残杀,中原地区哀鸿遍野,血流成河,史称“五胡乱华”。建兴四年(316),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东晋建立,建都建邺,即今南京。大量的汉人逃往南方,《晋书》卷65《王导传》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

  许多中原汉人来到江山地域。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又有许多北方人陆续迁来江山。北方中原地区人民大量迁入江山地域,人口成为绝对多数。他们所持的语言与江山原住民所操的语言碰撞、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汉语方言——江山方言。这次人口大迁徙,为唐武德四年江山设县准备了重要的人口数量条件。

  江山方言有典籍可查的先秦两汉时期古词语共有345个,其中汉代的有168个,占48.7%。不难理解,如果某个时代的古词语特别多,那么紧接着的时代就是方言的形成期。而紧接汉代的时代是晋代。

  江山方言全浊声母全部送气,如,pp[b]是p[ph]浊音,不是b[p]的浊音。专家们认为这是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南下移民从中原西部带到江南的旧音,而且认为唐五代时西北地区已有全浊声母读为送气清音的方言。江山全浊声母送气并没有清化,说明是西晋“永嘉之乱”后就从中原西部过来了。

  江山方言历史悠久存古量多,在汉语方言中极为少见,具有极高的语言研究、欣赏、利用价值。江山方言作为非遗项目的交流工具,本身就是重大的非遗项目,是江山人民的语言文化瑰宝。江山方言伴随着江山人民走过1700多年(江山设县前300年形成)的历程,是联系江山人民感情的纽带,要保护好、传承好江山方言!

  (作者曾任江山市文化局局长)

  撤县设市促千年古县发展更辉煌

  ◎ 杨芝荣

  1987年上半年,浙江省民政厅吴敌处长来江山指导民政工作时提供信息说,浙江已有7个县撤县设市了,萧山县也在申报中。他认为江山地处三省边界,衢州地区还没有一个县级市,这符合民政部布点精神,只要基本条件具备,撤县设市很有希望。至于建市的条件,除了城市的辐射条件外,主要是经济发展、城镇人口、市政设施建设等情况,并透露已批下来的市,工农业总产值都在7亿以上。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徐仁敏县长立即召开会议,汇集申报材料,讨论申报条件。大家一致认为要抓住我县地处浙西边陲、三省边界、台侨胞众多这些独特的建市条件。当时匡算工农业生产总值按不变价统计仅6.5亿左右,但如果把水泥按销售价统计,就可达7.5亿元。为增加城镇人口的比例,又特报批了几个建制镇。为了增添城市风貌,除加快公园和游览桥建设外,又新开通了市区一路公交车。写好申报报告和编辑好录像汇报资料后,提请县委常委会审查、讨论。县委同意申报,并确定由时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我和羌悟成副县长负责,带领有关人员上北京申报。

  申报小组于8月中旬出发,先到浙江省民政厅汇报。由于民政部行政区划处的朱处长正在兰溪家中为父治丧,而他是专管的关键人物,我们立即研究决定,由府办副主任周根德同志回江山汇报,另派人员去兰溪,其余成员按原计划上京申报。等周根德汇报后,徐仁敏县长立即去兰溪拜访,把朱处长邀请到江山,汇报情况并陪同参观视察,得到朱处长的认可。我们申报组人员到民政部,递送了申报报告,约请陈司长观看了录像汇报。陈司长是浙江丽水人,他认可了我们的报告,并表示等朱处长回来研究后报请国务院审批,让我们回去“等待好消息”。

  申报后等了几个月还没有信息,于是,县委书记叶锡宏率领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于11月下旬二次进京。到了民政部,朱处长说:“江山的申报报告分管副总理已批准,正由民政部代国务院起草文件,你们回去就差不多可收到文件了,可准备撤县设市的庆祝会了。”大家听了非常高兴,在北京就讨论起撤县设市庆祝活动的筹备工作了。

  我们回县不久,省委办公厅即电告我县,国务院于1987年11月27日,同一文件批准萧山、江山两县撤县设市。1988年元月5日,我市召开了隆重的撤县设市庆祝大会,同时须江公园、江滨游览桥建成剪彩启用。江山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作者曾任江山县县长、江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华游圣徐霞客与江山古道山川

  ◎ 周少雄

  据现存《徐霞客游记》所载,徐霞客曾先后三次探游江山烟霞山水,写下多篇文章,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特殊而宝贵的历史遗产,至今润养、造福和影响着江山。

  约略而言,对徐霞客的江山游记,值得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审美慧眼。要学习徐霞客,做一个欣赏美、懂得美、追求美的人,培养和打造一双“审美的慧眼”,挣脱生活的粗鄙化、硬砺化和快餐化,真正地拥抱、融入和更好地建设党的十九大指明的美丽中国、美好生活,不负山河,不负时代,不负故乡、祖国与民族。这对于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和走向新时代,意义深远。

  二是科学考察。徐霞客在寻胜探险中,考察探索水源山系和大自然奥秘,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学成就。他深入多地,弄清来龙去脉;亲身实践,知晓成因事理。徐霞客不畏艰难,忘我投身野外探险与科学考察,梳理清楚和研究发现仙霞山脉的内在体系、结构特点、地质地貌及其自然奥秘,他的江山游记具有古代地学科考的重大价值,足以给后人研究、垂范和启迪。

  三是人文精神。徐霞客立志奇异,他把自己的人生、家产甚至性命都扑到旅游考察之中。后人应大力弘扬徐霞客的这种人文精神,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追求真理,跳出世俗的外在束缚,升华生命的灵性境界。

  江山在2021年3月正式成立了市徐霞客研究会,聚集全市人才精英,举起徐学研究旗帜,得到了省徐霞客研究会和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的全力支持。呼吁结合乡村振兴和共富发展,高度重视与积极推进霞客文化村的创建。霞客古道、霞客博物馆、霞客文化长廊、徐霞客浮盖山游线图、霞客名言录(或墙绘)、霞客研究村级分会、霞客小学(研学基地)、霞客游江山乡土教材、霞客故事讲解员、霞客谣(江山腔)、霞客文化广场、霞客栈站、霞客亭、金竹纸坊、霞客茶、霞客庙会等,今后都可以成为发掘霞客资源、注入霞客文化、弘扬霞客精神的具体项目或载体。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

  振兴江山工业经济

  ◎ 何日森

  江山建县1400年,也是解放72周年,撤县设市34周年。

  现在,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指标。如果全省按100个县(市、区)计算,江山GDP在全省的排名:2000年78位、2010年60位、2015年62位、去年是70位;同样的年份,对应的工业产值排位,江山分别是:78位、60位、67位、71位。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发现,近20年来,江山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地位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同时,说明一个道理,工业经济与GDP高度相关,江山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落后在工业。工业落后,没有人气,商贸业也好不了。

  这些年来,江山的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事业、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等,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浙江是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江山作为全省26个山区县(市),如何跟上全省的发展水平?必须更加重视工业经济。工业强市建设仍是今后江山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欧派公司的创业史可以给我们三点启示:

  一是江山经济内生性强,民众创业热情高。政府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如何鼓励和引导创办实体经济,把民众的创业热情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工业的竞争最终是企业家的竞争。企业家的素质有多高,决定企业能走多远,政府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三是只有夕阳的产品,没有夕阳的产业。产业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产品的附加值有高低之别。

  对传统产业有个理念问题。以建材为例,一提起水泥,有人就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这是落后的观念。这几年,江山三家水泥企业每年的税收、利润10个亿。传统的一条日产5000吨熟料的水泥厂,需三四百名员工;如果升级改造,上一条日产1万吨的新生产线,只需80名员工。与之配套的矿山,老的观念就是“放炮、破坏生态”;现在矿山开采不用炸药,全部机械削切开采,跟切豆腐一样,开采之后覆绿造地,而石灰石从矿山到生产车间,皮带廊输送,全封闭生产,很少有污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不忘江山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江山工业经济一定能振兴。

  (作者曾任江山市人大经济工委主任)

  仙霞古道与江山人精神气质形成

  ◎ 何蔚萍

  唐末黄巢起义,刊山七百趋建州,开辟了仙霞古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的学生罗德胤,把清湖码头、峡口古镇、廿八都古镇,整个仙霞古道放到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宏阔的时空背景中来研究探讨。他说,从清湖码头到福建南浦码头这120.5公里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唯一的一段陆上交通线,中华文化就是沿着这条交通线,从泉州出发,走向欧洲、非洲、美洲,走向世界。

  这条丝绸之路经京杭大运河到杭州,在杭州转钱塘江,钱塘江出发的船到我们江山清湖码头是最后一个码头,这个船就叫江山船。到了清湖码头,货物卸下来用扁担挑,走120.5公里,到福建南浦码头入闽江到泉州出海。1000多年以来,江山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

  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给江山带来了什么?

  多少文人墨客从此经过,留下了400多首唐诗宋词。这条仙霞古道,其实是一条古道诗路。为什么廿八都古镇,有142个姓氏13种方言,它的建筑风格集浙式、闽式、赣式、徽式甚至欧式,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成为天然民俗博览馆,一块文化飞地?就是因为它就在仙霞古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万商云集、文化荟萃之地。

  因为仙霞古道,才有了江山船帮及10万挑夫。江山为什么会出65个国民党将军,要从历史、地理、人文原因来分析。1949年国民党撤退时,除65个国民党将军外,记录在册的有4500多江山人前往台湾。这大量的军界人士中,有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之际本着救国救民之心投奔国民党政府,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铁路公路兴起、钱塘水路衰退之后,千年古道上的10万挑夫为谋生路而转型。因为挑夫这个职业某种程度上属于半军事化管理。这些年轻人不怕死,肯吃苦,忠诚,敢于负责任,而这些秉性恰恰又和从事特务工作的要求相吻合。整个抗战时期,江山没出过一个汉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年的仙霞古道,塑造了江山今天的风光形胜,风土民情。塑造了与众不同的江山人性格。忠诚勇敢不怕死,家国情怀有担当,胸怀大世界,敢为天下先。

  (作者曾任江山市副市长、省文化厅文化产业与科技处处长)

  江山如画 岁月如歌

  ◎ 徐青

  1400年前,江山设县时称须江,至于原因,古代地理志书和衢州府志、江山县市志记载有两种说法。说法一:以溪命名。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说法二:以名山+名泉命名。以县南有江郎山、北有须女泉,故名。

  本人考证认为说法一以溪命名更合理,其理由有4个方面。一是记载以溪命名的史料时间早,最接近江山设县时间。唐代《元和郡县图志》,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的《旧唐书》,宋代《太平环宇志》记载,“唐武德四年置衢州,分信安县南境置须江县。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而记载名山名泉命名的史料最早的是明代《弘治衢州府志》,成书时间为弘治十六年(1503)。二是记载以溪命名的史料更具权威性。《元和郡县图志》是汉民族现存最早的古代总地志,是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旧唐书》为后晋天福五年(940)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史料来源比较丰富,其史料来自实录和唐人所修国史。《太平寰宇记》为宋太宗赵炅时地理总志,乐史撰,是继《元和郡县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上述史书均为国家级权威地理志书。而记载名山名泉命名的史料全部出自部分衢州府志和江山县志。地方志书的编写,常由于史料查找困难、不方便考证,而多采用照录的方式进行记载,常出现前人错了后人就跟着错的情况。三是地方志书也曾对以名山名泉命名的说法提出质疑。《乾隆江山县志》就对此作过考证,其《沿革志》记载:“须江,武德四年分信安置,以城南有须江。案:县以鹿溪水名须江,而名不因须女泉。”四是古县名以名山名水取名较为常见,但以山名与泉名结合的方式命名的比较罕见。

  须江县改名江山县的时间毫无异议,志书、史书记载基本一致。唐武德四年建县,名须江县。于后唐长兴二年,即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由吴越王钱镠将“须江县”改为“江山县”。《江山地名志》记载:“五代吴越宝正六年,吴越王钱镠以县南有江郎山,改名江山县,此为今县名由来。”清代《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江郎山,县南五十里,山高六百寻,一名金纯山,一名须郎山。有三峰皆耸秀,俗呼江郎三爿石……钱氏以此山名县”。钱氏既以江郎山改县名,又为何不改为江郎县、须郎县,而改为江山县呢?据考究,“江郎山”很早前的名称就叫“江山”!据《隋书·志·卷二十六》记载:“信安有江山、悲思岭。有定阳溪。”这是能找到最早有“江山”地名的记载。

  (作者系江山市档案馆馆长、史志研究室主任)

  江山县旧治有没有迁移礼贤

  ◎ 徐江都

  据历代江山县志记载,江邑初创于唐武德四年(621),称须江县;唐长兴二年(931),改为江山县;宋咸淳三年(1267),改称礼贤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又复谓江山县。此后,一直称江山县,直至解放。从须江县—江山县—礼贤县—江山县,其间各历史阶段,县治到底设在哪里?学术界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说法:

  观点一:公元621—931年,江山称须江县时,县治在今治(即城区,暂称为“须江”,下同);931—1267年,须江改称江山县时,县治仍在须江;1267—1276年,江山改称礼贤县时,县治迁徙至礼贤;1276年复称江山县时,县治回迁须江。其轨迹为:须江—礼贤—须江。1990年版《江山市志》采此说。

  观点二:江山称须江县、江山县、礼贤县时,县治均在礼贤;直至复称江山县时,县治才迁回须江。其轨迹为:礼贤—礼贤—须江。康熙四十年《江山县志》采此说:“须江县,江山县,礼贤县,以上县治皆在今之礼贤镇。”

  观点三:江山称须江县、江山县、礼贤县,直至又复称江山县时,县治一直就没有动过,均在须江。笔者持此说。

  明天启《江山县志》载:宋咸淳间,江山改礼贤;元至元十三年,复称江山,迁旧治。从上引“复称江山,迁旧治”句就可知,在礼贤县之前,是有“旧治”的,这个旧治,显然不是礼贤,而是“须江”。

  据此,第二种观点须江县、江山县、礼贤县,“以上县治皆在今之礼贤镇”的说法,就站不住脚;起码,唐武德四年至宋咸淳三年这段,县治就不在礼贤。现只要再证江山改称礼贤县这段的县治亦在须江,则第三种观点就能成立。

  隆兴元年(1163)五月,南宋御史周必大归庐陵,他在日记中记道:“过江山县,避雨海会寺。雨不止,复行。晚抵礼贤镇,投宿太平寺。寺极破弊,长老善参来谒。”从上文十分清晰的“县”“镇”“寺”诸词就可知当时的县治不在礼贤,太平寺也不是县衙(寺极破弊)。而隆兴元年要比咸淳三年早一百余年,进一步证明:咸淳前,县治不可能在礼贤。

  封建时期,建立县治,必具阴阳二司、文武二庙。阳司即县衙门,阴司即城隍庙;文庙即孔子庙,武庙即关帝庙。这是儒教思想上处于统治地位的体现,是作为一个县治,不可或缺的建构。礼贤作县治,虽有太平寺、城隍庙勉强算阴阳二司,但文武两庙不全,可见不具县治规制。而建在今治须江的孔庙——“旧在县治东二十步,南向俯河,沿河为墙。庠生周颖曰夫子面墙非所宜,请撤之。”(据天启志)周颖,北宋仁宗朝人,熙宁初进士,授校书郎。这里提到的孔庙、县治都在熙宁前,都比所谓礼贤设县早200多年。

  上文所言之“县治”,即江山县署。“县治之西”之文庙,至今遗迹犹存(即今人武部址)。达鲁花赤马合马,元至元十一年(1274)任,其时,传说中的礼贤县尚未从礼贤迁回,如果这个“徙于县治之西”之“县治”,指的是礼贤的话,那么,礼贤就应该有文庙的遗存才对。遗憾的是,礼贤至今未发现有文庙的遗迹。

  故据以上论据,我们得出“江山于南宋咸淳三年改名礼贤县,但县治却未作迁徙”的结论。

  (作者曾任江山市文化馆副馆长)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吴鹏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