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张敏 丽兰 小丽     时间:2021-11-08 20:28:25    「我要投稿

  编者按:在11月8日中国记者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特推出这组策划报道,通过寻访3位我市老新闻工作者,在他们身上探寻新闻人的初心,感受那个年代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及奉献精神,让新时代新闻人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践行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老报人蔡怡:用镜头记录时代

  寄语:新闻工作者离不开勤奋和努力,要认真对待每次采访,多看、多听、多思考,善于与人打交道,情商、智商、爱商缺一不可,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身体素质,丰富思维,提高认知能力,增强业务素养,以满足社会和媒体的需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1983年蔡怡一家人在江拍摄的全家福

  一张照片记录一段往事,记录一个年代的故事。生产车间、会议现场、庆典场景……乐享玖龄生态养生养老中心悬挂着一幅幅老照片,记录着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江山发展的故事,这些作品出自我市老报人蔡怡之手。

  1931年10月,蔡怡出生于杭州。因为工作需要,1957年他随省委工作队来到江山帮助县里开展整风反右运动。1958年工作队撤离,当时刚创建的江山报社急需一名美术编辑,原本应回杭州的蔡怡因有美术功底,便服从组织安排暂留在了江山。

  1959年的一个早晨,蔡怡接到报社总编指派的任务,要去坛石镇郭丰村拍一组农村妇女积土肥的照片。原本是总编去的,但他临时有会议,就把约定好的采访任务交给了他。面对这个临时的任务,从来没摸过相机的蔡怡内心充满忐忑。“光圈、焦距、速度,我都给你调好了,你按下快门就行。”总编看出蔡怡的顾虑,安慰他说,“你有美术功底,构图、角度选择没有问题。”说着就将相机和车票交给了他。

  于是,蔡怡第一次拿起相机、单独下乡采访。当地村民早早等候在现场,热情的招呼、热闹的场面立马冲淡了他的不安。他抖擞精神拿起相机按下快门,拍摄了第一张照片——妇女们劳作的大场景。但拍照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拍第二张的时候,我发现快门没有响。”由于对相机功能不熟悉,蔡怡紧张了一下子。通过摸索,他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每拍一张照片都要重新扳动按钮才能再拍下一张,连续拍了几张照片蔡怡就匆匆赶上班车回到了报社。

  蔡怡赶回来将胶卷拿到照相馆冲洗。总编看着冲洗出来的照片后,夸赞他拍得很好。于是连夜选了几张照片,托上海班次火车上的列车员,将照片寄到上海锌板厂制成锌板,在下期报纸的头版刊登了出来。从此,蔡怡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美术编辑、校对、记账员,他还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摄影记者。“美术是我的业余爱好,摄影与它相辅相成。”蔡怡说,“照片能捕捉到每个精彩瞬间,也有助于美术作品的创作。”

  那时整个报社只有8个人,一周出三期报纸,但由于排版、印刷技术还比较落后,蔡怡每天忙着采访、冲洗照片、做美编、校对……干到半夜十一二点是常事。“一期报纸需要很多张照片,报社没有专职的摄影记者,那时我感觉压力挺大的。”逢年过节别人休息,却是报社最忙的时候。年轻时的蔡怡干劲十足,他说:“那时节假日报纸要增版,大家工作都连轴转。我有时48小时不睡觉,报纸出版了才能休息。”

  1961年2月《江山报》停办,1980年《江山报》复刊,蔡怡又回到报社,担任摄影、美编组组长,县里的重大活动、会议,都会出现他忙碌的身影。“有求必应”是很多人对蔡怡的评价,只要有新闻线索,他随叫随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蔡怡曾连续4年被浙江日报评为摄影优秀通讯员。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青年农民也对摄影产生了兴趣。“为什么选这个站位拍?”“拍这个光圈调到多少?多少速度?”……下乡采访时,常有人跟着蔡怡到处跑、到处拍,并且用心记录每次的问题。于是,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创建一个培训班,让有兴趣的农民有地可学;而且报社也缺摄影记者,培养通讯员队伍就能更及时地捕捉到新闻。1982年,在峡口开展了第一次农民摄影培训班,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农民摄影通讯员队伍。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蔡怡白天带着大家实践拍摄,晚上进行理论学习。当时《大众摄影》文图配短评,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因为常年生活没有规律,蔡怡得了严重的胃病;长时间待在暗房冲洗照片,也让他的视力受到了影响。上级领导了解蔡怡的情况后,1984年将他调到江山科协。蔡怡说:“如果不是身体原因,我会继续从事新闻工作。我留在江山是因为报社,我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离开报社后,他并未放弃摄影。

  1991年10月离休后,蔡怡坚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在多所中小学担任义务摄影辅导老师,组建了市老年摄影团体,创办了摄影业余艺校,成立了虎山街道市心社区怡心公益艺术学堂,培养了一批批摄影人才。

  摄影,就是利用光影去书写属于摄影师的诗。对于记者的那段经历,蔡怡颇有感触地说:“相机只是工具,关键是用脑思考和用眼睛去发现。那段时光不仅仅培养了我的新闻敏感性,也让我养成凡事都多听、多看、多思考的习惯。”

早期男播音员徐华蕃:满腔热情尽付与

  寄语:年轻一代的新闻从业者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善于表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用自己的声音和感情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用深刻的道理、生动的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为树立江山形象、促进江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徐华蕃就着3瓦的日光灯在看稿

  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清癯的面容带着和蔼的微笑,个子中等身材瘦削,这是我市早期男播音员——徐华蕃给人的第一印象。

  “我是杭州人,从小在南京长大,能说一口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徐华蕃笑着说,这应该是自己能被选中当播音员的重要原因。1962年底,在当时的市上村小学任教的徐华蕃接到通知,要他到江山县广播站当播音员。经过短暂的培训后,1963年初,徐华蕃成了江山县广播站的一员。当时整个广播站才12个人,一名站长、两名编辑、两名播音员、一名机修工和6名线务员。而19岁的徐华蕃是其中最年轻的工作人员。

  “我们在中山路26号办公。那时的播音室,设在一座木结构房子里,可太简陋了!”说起当时的工作环境,徐华蕃记忆犹新。30平方米左右的播音室里,除了控制台,就是两个小柜子,里面放满了唱片;还有一张小会议桌,供县委领导来了讲话用。播音室层高有3.5米,两只60瓦的灯泡无法提供足够的光线。后来,为了让播音员能看清稿件,增加了一盏3瓦的日光台灯。“这可是当时的奢侈品呢!”徐华蕃笑着说。因为隔音效果差,外面的狗吠声、孩子哭闹声,有时也会随着播音员的新闻播报,一起传送到千家万户。

  “除了早、中、晚三次播音外,上午、下午还有各15分钟的播送广播体操和音乐时间。”徐华蕃介绍,早、中、晚的广播内容除了转播中央、省台的节目,还有气象预报及本地新闻。

  “那时候交通不便、通讯技术落后,当天的新闻是绝对不可能当天就播报的,哪像现在,不但能当天事当天报,重大活动甚至还能现场直播。”徐华蕃感叹道。那时通讯员稿子写好后,要通过邮局邮寄。隔天甚至隔几天邮递员才能把稿子送到广播站,编辑先编好,再送给播音员播送。因此最早的新闻也是头一天的,播送三五天甚至偏远地区十来天之前的内容,是很平常的事。

  因为6点钟就要开始广播,而机器预热需要15分钟,因此每天早上5点半,徐华蕃便起床了,5点45分到播音室打开机器后,第一件事就是拨打气象站的电话,了解气象信息:“那时农民听广播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时间,二是收听气象预报。”

  除了播音员,徐华蕃还身兼财务、仓库保管员、销售、总务、通联等多职,因此,从起床一直到晚上播音结束,他总是忙个不停。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徐华蕃见缝插针地抽时间自学无线电知识。几年后,他从一开始连电容、电阻都不懂的“小白”,变成了修理无线电设备的行家里手。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徐华蕃每天都要播音,全年无休。当被问及会不会因为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而感到疲惫、厌倦时,他连连摇头:“不会不会!那时大家都是这样工作的。每个人都很珍惜工作机会,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1972年离开播音岗位后,徐华蕃干了3年线务员工作,随后因为出色的无线电设备修理技能,又被调到机修岗位,并历任广播电视管理站副站长、音像制品发行站站长、音像管理站站长等职务。改革开放后,因为拿的工资低但手上的技术好,曾有人建议他别在广播站干了,自己出来开个店,销售、修理无线电设备,那样“来钱快”。“我刚开始工作时每个月拿23块钱的工资,几年后涨到28块钱。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我从来没考虑过这样的建议。因为我热爱广电事业、坚持信念,这才在广电系统干了一辈子。”77岁的徐华蕃坐在自家阳台上,眼望着远方,缓缓地,却是坚定地说道。

第一代女播音员戴金仙:悦耳之音入千家

  寄语: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学识、有内涵,要做时代声音的有力传播者,平时要加强学习、积累,文史哲这些方面不能放松。坐在话筒前,播音员代表的不是个人,代表的是党和人民。

年轻时的戴金仙

  桌上放着几张报纸,电视机开着正放着电视……昨日一早,记者来到戴金仙家时,老人和老伴已经开始浏览新闻。两人年轻时都从事过宣传方面的工作,退休多年仍关注新闻。

  上世纪50年代,通讯不发达,为了更好地传达信息,各地建立了广播站。1956年1月,江山县农村有线广播站宣告成立,3月30日正式开始播音。通过选拔,23岁的戴金仙成为站里唯一的一名女播音员。在城关金家巷1号,她将一句句悦耳的声音送进百姓家。

  今年88岁的戴金仙是廿八都镇花桥村人,家中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家中务农,没有条件供孩子上学,虽然村里的小学就在家门口,可哥哥姐姐都没有上过学。小时候的戴金仙就有自己的主见,哭着喊着要上学,母亲只好偷拿点稻谷拿去卖,供女儿上学。小学五年,戴金仙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十五六岁时,戴金仙被父母许配给一户人家当童养媳,但遭到她的强烈反对。她将情况报告给团县委,经过调解,解除了婚约。

  “有一次,县里在保安区选了5个人,准备送到衢州学习3个月。经过体检、文化测试,最后只有我留了下来。”戴金仙回忆道,文化测试的内容是让大家读一本小册子。学习回来后,她被分配到上余区团委担任青年干事。

  1956年,江山县农村有线广播站成立后,因为出身好、吐字清晰,戴金仙被调到广播站工作,所以她对站里的感情特别深。尽管已经过去65年,说起在广播站工作的一幕幕,老人仍印象深刻,脸上始终挂着笑容。那时,广播站只有4个人,1个技术员、1个广播员、1个线路工、1个站长。一台机器、几张唱片、一个话筒,设备简单。人少事多,戴金仙既要播音,又要编稿,每天要坐在收音机前,把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逐字逐句地写下来,再向全县人民播出。

  “每天早上8点左右到单位后,就开始收听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一边听一边记录,准备晚上播出。”戴金仙说,那时候的播放速度较慢,一句话会播放2遍,所以大部分能够顺利记录下来。有时碰到生僻字很难听出来,她也会及时调整心态、较快适应,使其顺利播出。 

  戴金仙播新闻吐字清晰、娓娓动听,她把真情实感倾注在广播事业中。她的播音生涯,几乎没有节假日,在那小小的播音室里度过一日又一日,每天工作达10余小时。那时党的宣传领域主要靠有线广播,无论在乡村的田野,还是县城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广播声。

  戴金仙不仅承担站里的播音工作,还承担编辑稿件的任务。“除了县政府或宣传部要求播出的内容,其他内容要自己准备。我爱人当时在宣传部工作,他们那里有时也会提供些内容。”白天准备要播出的内容,晚上7点,戴金仙开始播放新闻,新闻播放完再播放唱片机里的音乐,直到9点才下班。“那时候年轻,大家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也不觉得辛苦。”

  不久,戴金仙接到任务,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出差2天,去“录音”——带个录音机,把省台的一档栏目内容录下来,再带回江山播出。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她,独自坐车到省城,多次问路后终于找到台里完成任务。“附近的旅馆都住满了,只有一家招待所的团体间还有空余床位,总算有个落脚处。”说起往事,老人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从事播音工作2年后,戴金仙离开了播音岗位,调到妇联工作。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吴鹏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