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希望这项手艺可以传承下去”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姜晨蕾 杨雪     时间:2021-11-05 14:52:24    「我要投稿

  很多人小时候家里蒸米饭的饭甑、挑水的木桶、洗脸的面盆等生活用品都是木制的。如今这些木制的生活用品已基本被塑料制品、合金制品等替代,而制作这些木制生活用品的手工艺人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贺村镇万青山村,有这样一位依然从事箍桶的手艺人。他叫缪忠礼,今年76岁,是目前附近几个村里唯一的一位箍桶匠。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17岁那年他跟随师傅学艺,至今已经箍桶59年。

  “学手艺那会儿是很苦的,经常会受伤,不小心刨掉一块肉是常有的事。”回忆起做学徒时的经历,缪忠礼感慨万分。由于常年从事手工箍桶,他粗糙的双手已满是老茧,手上若隐若现的伤疤,无不诉说着老手艺人谋生的不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箍桶是个吃香的活儿。人们家里的锅盖、饭甑、面盆、水桶……这些生活必需品几乎都是木制的。缪忠礼说,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天要加班到深夜。那时,箍桶匠的日工资是一元六角,对比当时的其他手艺人来说,算是很高的收入了。

  箍桶使用的木材也有讲究,一般用杉木。因为杉木分量轻,不容易腐烂变形,比其他木材更经久耐用,是制作器具最合适的材料。“只要使用得当,用两代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缪忠礼笑着说。

  从一块普通的木头到一件成品,其中需要经过开料、砍削、推刨、钻孔拼接、套箍、落底等十几道工序,其间需要用到刨刀、斧头、锯子、削刀……光工具就有50多种。像缪忠礼这样的老师傅,一天也就只能做出一两件成品。一个木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深藏奥秘。每块木板的弧度、切口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多大的桶要配多大的角度,这些都要依靠箍桶师傅自己的眼力和多年的经验来判断。只有一片片角度合适的木板,方能箍成一个滴水不漏的桶。

  尽管现在生意大不如前,但缪忠礼仍然放不下这从事了数十年的老本行。现在,他经常骑着电动三轮车,辗转凤林镇、石门镇一带的老街上售卖擎盒盆、饭甑、木桶等器具。“上门找我定制木桶的也不在少数,我一个月能制出20多件,挣点生活费是足够了。”缪忠礼相告。

  “只要有人愿意来学箍桶,我就会毫无保留地把手艺传授给他。”缪忠礼表示,现在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个箍桶传承人,让这项手艺可以传承下去。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吴鹏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