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王兴才:希望做篾手艺能传下去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谢水根     时间:2020-07-02 08:54:14    「我要投稿

  6月29日,笔者慕名来到市区北关桥附近的一家店铺前,看到了正在忙碌的篾匠师傅王兴才。

  “我干这行已有40个年头了。”今年54岁的王兴才,家住双塔街道路垄村。兄弟姐妹7个人中,他排行老六,身材却最矮小。父母担心他干不了重体力农活,便安排他学习做篾,好有手艺养活自己。他听从父母的安排,15岁那年跟上余镇的一位篾匠师傅学艺。师傅对他很好,像父亲一样细心教导他,学艺第一天就教他修补技术。

  每编打一件篾器,都要经过锯、剖、拉、撬、编、削等多项工序。“篾匠修补容易,编打也不难,其中最难学的是剖篾。剖篾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王兴才说,初学时,手被篾刀弄伤是常事。

  说话间,他停下了补簸箕活,从三轮车拖斗里拿来一根两米多长的毛竹,左手捏住竹子,右手把篾刀按在竹子上端的断面中间,左手往篾刀背上用力拍下去,“啪”一声响,双手握住篾刀用力按下,刹那间,竹子分成两爿。王兴才按照不同的用途,把竹片剖成均匀的篾片。他说:“不论是篾片还是篾条,宽度要均匀,尤其是篾条,每条一定要一样宽,这样编起来的篾器才美观。”

  篾匠在制作篾器的过程中有很多环节,比如锯料、剖竹、剖篾片、刮丝篾、编打,要用到篾刀、锯子、刨子、手钻、篾针、刮刀、钳门、丘凿等8种不同的工具。他笑着向笔者“科普”起制篾知识:“竹子劈成篾片后,最外面带着竹青表皮的那层叫青篾,柔韧且结实;不带表皮的篾片叫黄篾。篾片不同,用途也不一样,如箩筐、畚箕的受力部位,就要用青篾来编制。”

  “这些技术在做学徒时,就学透了。”王兴才跟师傅学了整整3年,师傅悉心指教,自己勤学苦练,学习一年后,剖篾等技术他已经样样掌握得得心应手。第五年,他的手艺能独当一面,就开始在上余镇一带上门到农户家中做篾。农业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后,农户篾簟、箩筐等篾器需求量大幅增加,篾匠日工资上涨到2.5元,之后又涨到5元、7元,他还将两名徒弟带出师。“那些年收入蛮好的。”回想起当年,他脸上露出了笑容,颇有自豪感。上世纪80年代末,篾匠日工资提高到15元,王兴才每日奔波在做篾路上,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篾器的替代品不断出现,长期吃香的制篾行业开始衰落,很多篾匠也改了行。钟情老行当的王兴才于本世纪初来到市区封门桥,摆起了修补篾器的地摊。“那几年生意不错,多的时候一天能挣300多元。”王兴才直爽地说,城里有不少人是从农村来的,大多有篾席、畚箕等篾器,“用习惯的篾器虽然有点老旧,但他们舍不得扔掉,因而修修补补还有生意可做。”凭着精湛的手艺、热情的服务以及公道的价格,王兴才修补生意还算不错。

  从事篾匠几十年,尽管如今修补生意不如之前好,但他依然放不下老本行,几乎天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工具和毛竹、篾片、白藤等材料,辗转在市区的溪东、南一街、江滨等地段,为市民修补畚箕、篾席。他说:“我这把年纪了,只要身体允许,这活我要一直做下去,也想有人将这一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