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30日,邮电部发行《桂林山水》特种邮票一套8枚,图名分别为“珠洞剑石”“三山远眺”“九马画山”“古榕白鹭”“西山夕照”“漓江月夜”“瀑水古渡”和“阳朔景道”,图案分别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八大美丽景色。桂林山水自古就是中华诗文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有壮阔的山峦、流淌的江河、耸立的奇峰和绝美的溶洞,镶嵌在碧水蓝天之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鬼斧神工的地貌和瑰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和中外游人,千古留名并流传至今。
《桂林山水》特种邮票第2枚“三山远眺”,图案描绘了桂林“三山远眺”的景色。画面左方一座有个穿透大洞的是穿山,右方一座形似大象的是象鼻山,远处一座形状似军舰、山顶有宝塔的是宝塔山。设计者在狭长的横幅画面上,运用中国画浓墨淡彩的技法,以若隐若现的山影为背景,将三山形态刻画得逼真传神,栩栩如生;清澈的漓江水悠然穿行于山岩之中,江上山影憧憧,舟帆点点,创造出一种山外有山、画中有画的美妙意境。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的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的神奇,首先是形似一头巨象,其次是在象鼻和象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形成了“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鼻山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漓水流贯其间,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如象鼻饮水漓江,景致极佳,唐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代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关于象鼻山的形成有许多传说。相传七位仙女相伴下凡赏世间美景,最小的那位仙女看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常常遇到水患的困扰,民不聊生,心生怜悯,便私自与玉帝的坐骑天象一起到凡间帮助人们疏通河道,不久后被玉帝知晓,便命天将把仙女带回天庭,把坐骑天象化为石山,永不得返回天界,后人便将其命名为“象山”,即为现在的象鼻山。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其实,象鼻山形成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这里属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首先是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被流水不断溶蚀的结果。2022年4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特种邮票一套7枚,其中第4枚邮票便是“桂林喀斯特”。
2023年10月26日,我们随邮电老干部旅游团去桂林象鼻山景区游览,迷人的美丽景色令人陶醉,大自然的造化使人为之倾倒。大家连忙拿出手机或相机,抓住难得的良机,纷纷拍照摄影留念。参观桂林象鼻山时,还让我联想起当年曾在云南西双版纳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亲眼观看过大象的精彩表演,并很开心地骑在大象背上游玩了一圈。参观桂林象鼻山,还使我想起了“曹冲称象”邮票和“亚洲象”邮票。1995年7月1日,中国和泰国发行《中泰建交2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两枚邮票图案均为“亚洲象”。亚洲象性情温和,喜欢群居,主要栖息在东南亚和南亚这些热带地区,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没有国界的,可以在周边国家走亲访友、自由往来。让“亚洲象”充当传播友谊的使者,这正是我国长期坚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政策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