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番薯片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谢水根     时间:2023-02-01 08:57:23    「我要投稿

A11.jpg

  日子过得像白驹过隙一样,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一天在楼道上,碰上了一位从乡下回来的中年妇女,手上拎着一袋油炸番薯片。中年妇女停下脚步,解开袋口叫我尝尝。她说,这薯片是她妈自己种的番薯晒的、用自己家的山茶油炸制的。

  中年妇女的一句话,勾起了我青少年时期对母亲做的番薯片的记忆。

  我家在偏僻的高山上。一日三餐吃的是玉米、番薯和马铃薯,青黄不接时还要吃上苦叶菜等野菜。山上,毛竹、茶叶居多。番薯片、玉米籽、箍桶篾、老茶叶,是家乡最拿得出手的土特产,也是山外人对我家乡称穷的顺口溜。

  我兄弟姐妹八个,为少饿肚子,父亲选择土壤肥沃、坡度稍低的山上多种番薯,还种上最适宜加工番薯片的“枫叶薯”,又称“五十日薯”。“薯”生长期短,长得快,产量中等,水分多,生吃脆嫩爽甜可口,与荸荠相媲美。种植时,父亲多施下猪粪、芒秆灰拌人粪的厩肥。适时培育,浇下人尿加适量的水,让番薯长得更快,品质更佳。

  “枫叶薯”收获后,父母教我们分拣,无破损、最大根的番薯储藏到薯窖里;大根破损的用来晒薯片;选择部分不大不小、薯形完好的番薯为薯种,储藏到薯窖的一角。余下小根的用来烘薯干,剩下的便是猪饲料了。

  “枫叶薯”挖回家一个月后,母亲会看准次日天晴在有太阳的日子晒薯片。白天父母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我们要上学。父母利用中午的时间,用竹篮把番薯拎到门头的大溪里,叫我们兄弟姐妹用筅帚把番薯洗干净,晚上用薯刨将番薯刨去皮。母亲是最忙碌的,要把五六十斤刨好的番薯切成薄度适中的番薯片,幸好大姐能帮上一把。当天晚上,母亲又将薯片放到铁锅里焯至稍熟时,迅速捞上倒在脸盆上,父亲早早准备好茶焙等竹器,我们顾不上烫手,眼疾手快地将番薯片一片片摊到竹器上。刚摊好,母亲又捞上来了。我们来不及歇手,重复摊着。这些竹器具不够,父亲点燃起火把照明,把番薯片摊在河边稍有平坡的大石头上。在母亲最后一锅番薯片焯好后,锅底会沉淀着一层薯糖,我们顾不上烫嘴和上火,抓起一双筷子沾上薯糖送到口里,鲜甜的味道好极了。这天,一家人忙到深更半夜才入睡。番薯片晒干后,母亲放在箩筐里,盖上一层破衣服,储藏到仓库里,以免番薯片受潮。

  番薯片是我们小孩最能吃得上的食品,米糕、花生、瓜子每年要到除夕夜前后家家户户才会炒、加工起来。而番薯片,过了腊月廿日后,母亲就会开始炒制。炒番薯片、炒玉米籽都需要细沙,父亲会在夏天到大溪里捞上细沙备着。炒番薯片的那天晚上,母亲在铁锅里倒下细沙先将其炒热,然后放下与沙比例得当的番薯片。父亲在灶口前添柴火。别看简单的添柴火这活,技巧有不少。在母亲细沙下锅时,父亲就将火烧得很旺,番薯片放下后,母亲一铲又一铲来回均匀双手推着铁铲,那“呼嗒、呼嗒”的刺耳声,显得铿锵有劲。番薯片炒得渐渐变脆时,在母亲的“指令”下,父亲将火渐渐降弱,母亲炒番薯片的火候把握得适时,炒起来的番薯片既脆又不炒焦。炒上一锅后,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深更半夜番薯片炒好后,母亲将其装在一只爷爷的“洋油箱”里,叮嘱我们拿番薯片吃时一定要盖好盖子,别让番薯片受潮。过年吃的东西多,次年开学后,我们把番薯片装在口袋里,跟同学们互相分享着过年的食品。

  母亲的番薯片,我永远无法忘怀。


A3.gif

保护未成年人图.jpg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4581120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017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