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张村——《张村乡志》序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黄鼎业     时间:2022-09-21 10:38:13    「我要投稿

  2021年9月,听说张村乡要编纂《张村乡志》,对我这名长年在上海工作的游子来说,非常高兴和激动。

  张村乡是一个风水宝地,是生我、养我的家乡,从孩童、青少年,一直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哺育我成长。如今,我虽是88岁高龄,但张村乡的黄氏宗祠、周氏宗祠,张村乡的古涵洞、古民居,张村乡的太阳寺、琚源寺,张村乡的万钟桥、景星桥,张村乡的独秀峰、荷叶山,张村乡通往遂昌、浦城的古道,以及张村乡的民风习俗、民谣民谚等等,至今仍历历在目,最忆是张村。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张村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楼林立,街道整洁宽敞,农业特产丰富,文化亮点纷呈,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幸福。近几年来,广大干部群众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奋发图强,务实创新,使张村乡变得更加富有,更加美丽,更有诗意,更有魅力。

  志书是严肃、科学的资料书,是继往开来、服务后代、垂鉴后世、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情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张村乡党委、政府以超前的历史眼光和文化意识,下决心将编纂乡志作为这一届党政班子的重要工作,这是时代的重寄,人民的厚望。

  张村乡是江山市东南部的重要乡镇。尽管峰峦重叠,溪河曲折,但山水风光艳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辈出。千百年来,其独特、丰富的红色文化、宗祠文化、寺庙文化、边界文化、古道文化、生态文化,令人惊叹、羡慕。

  张村乡历来有勤耕崇学的优良传统,从宋代的集义书院到清代的黄瑞状元,从古代的8位进士到如今的100多名大学生,无不展示张村乡民众孜孜不倦、好学上进的精神。新时代正需要将这好传统、正能量一代代传承下去,一代代发扬光大。

  编纂《张村乡志》正是这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精神追求,这是张村乡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张村乡有史以来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编纂这部乡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挖掘、捜集、整理大量资料,需要多次进行筛选、提炼、打磨和修改,需要一支有水平、有激情、能吃苦耐劳的文化人队伍。

  听闻《张村乡志》聘用戴明桂先生为主编,我十分赞成放心。戴明桂同志是我的老乡,与他多年保持联系。他于浙师大毕业后,长期在江山市机关工作,退休后,又从事《江山市志》《江山年鉴》的编纂工作,有丰富的编纂经验。更可喜的是,他是土生土长的张村乡人,对家乡有特殊的感情,有浓浓的乡愁和情怀,由他组织一批文化人来承担这一文化工程,一定能成功的。

  最后,我期望《张村乡志》,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这支编辑队伍的努力下,编出有特色、有高度、有深度的乡志。同时,也希望家乡在新时代实施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变得越来越繁荣,越来越美丽。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吴鹏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4581120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017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