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篾匠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谢水根     时间:2022-06-15 09:34:55    「我要投稿

  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穷苦出身,没有上过学,自己的名字还是在旁人多遍指导下才认得的。他也没有学过什么手艺,家在大山里,天天与泥巴、竹木为伍。

  那年代的篾匠师傅很吃香。“修补编打易学会,剖篾技术含量最高最难学。”这是老一辈的篾匠师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勤劳好学的父亲,凭着苦练和毅力,把自己练就成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剖篾能手。

  小时候,常看父亲剖篾。他剖篾用的刀是普通的柴刀,在每次剖篾前,父亲会把柴刀按在磨石上磨锋利。剖篾时,左手握柴刀,右手拿着毛竹,将毛竹根拄在牢固的物体上,用柴刀弯咀口朝毛竹尾口用力一勾,然后将柴刀塞进毛竹裂开处,左手握刀柄,右手握刀背,双手齐用力按下去,毛竹上半部便裂开。紧接着,放下柴刀,左右手各握住半爿竹,双手同时用力向左右甩去,“啪”一声脆响,毛竹裂开两爿。

  然后,父亲按用途不同,把竹片剖成均匀的篾条,捅掉竹节,剖去篾黄。捆柴火用的篾片,要厚一些,打篾链用的,篾片要薄要软。剖软篾时,一爿篾条要剖开八层。剖第二层时,父亲右手拿在篾条上端口,左手握柴刀对篾条口稍一用力,锋利的柴刀口很“听话”,乖乖地钻进篾条里。剖进篾条二三寸后,父亲用柴刀柄塞进篾条里,然后握柴刀的左手与拿篾条的右手轻轻用力不停地相撞着,只听见“宽嗒、宽嗒”的响声,十来秒钟后,一爿竹条剖成了两爿。在剖笫三层时,柴刀剖开竹条口后,父亲用嘴巴咬住上一爿竹条,右手拿住下一爿竹条,用嘴巴与右手撕开竹片,在撕到竹节时用刀剖一下。这次剖开的竹片成了细软均匀的八层篾。这般的剖篾技术,连经验丰富的老篾匠都感叹不已。

  父亲娴熟的剖篾技术,得到邻里乡亲的称赞和青睐,也给乡亲们带来了便利。父亲乐于助人,只要邻居有需要,自己再忙也会挤出时间给他们剖篾。那年代,农户家里不少木头用具是用篾条箍的,这篾条称“箍桶篾”。像箍尿桶的篾条易腐烂,而尿桶没了箍,尿水会溢出,请别的师傅来没那么方便。每当这时,邻居们就想到了父亲。印象里父亲几乎有求必应,手里的活再忙也从不耽误邻居,有时候现剖或将自己家中备用的箍桶篾给邻居用。而这些,父亲从来不图任何回报。他说,这是举手之劳,邻里之间能帮的就帮一下。

  故乡是大山区,长期没通电没通机耕路,造房子一直是泥墙木结构。建房户在泥墙夯至2米高时,会择一个黄道吉日“竖柱”,摆上几桌酒席,邻里乡亲前来贺喜。“竖柱”那天,木匠师傅把加工好的木柱、楣叉组装好,在十多名身强力壮的亲朋好友帮助下将屋架竖起。在“竖柱”过程中,需要很多软篾辅助用。请篾匠师傅来剖篾既不方便又要花钱,邻里乡亲大多会叫父亲帮忙。每当村上有农家建房“竖柱”,父亲就被请去剖篾。记忆犹新的是,只要听说父亲被“竖柱”的农家请去剖篾了,我们兄弟姐妹都兴奋不已,因为父亲每次剖篾回家都会带回平时难吃到的花生、水果糖等食品。

  勤劳一生又善良的父亲,在82岁那年的一天中午,躺在我身上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今已有15年了。有些关于父亲的记忆已经模糊,但父亲剖篾的往事成了我难以忘却的记忆。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杨雪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4581120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017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