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索面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王文英     时间:2022-04-20 14:19:03    「我要投稿

  婆婆的厨艺实在是不敢恭维,但她煮的索面却美味无比。

  多年前,我和父母第一次去常山,准公公招待我们的是:每人一杯热气腾腾的新茶、一碗香气扑鼻的索面,还有一畚斗晒干的花生。吃完索面,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又是一大桌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父亲很满意:常山人的热情远近闻名,亲身体验后感觉更不同。后来才知道,花生是从邻居家买来的,午饭是请了村里最好的厨师烧的。但那又怎样呢,父亲就觉得这样的人家实在、诚意十足。于是,这门婚事就定了,我也成了常山媳妇。

  婆婆长得人高马大,手大脚大,头大脸大,宽阔的额头上,刘海梳得整整齐齐。她笑起来时还挺亲切,但大部分时间脸上没有表情。她不善言辞,脾气也不坏,就是少了点亲近感,干起活来慢条斯理,开口闭口都是一口地道的常山腔,我基本听不懂。公公正好相反,黝黑瘦小,思维敏捷,待人和善,情商极高,江山话也说得非常流利。

  婆媳之间,矛盾难免,但每次公公都能巧妙化解。他有两个法宝:第一个法宝,就是在背后讲家人的好话。结婚二十多年了,每当我回到常山婆家,左邻右舍都会投来羡慕尊敬的目光,有的当面就点赞:“你公公说你很孝顺,很有文化……”第二个法宝,就是让婆婆烧一碗索面。在我们家里,没有什么矛盾是一碗索面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能,那就来两碗。

  索面曾是给皇帝的贡面,在以前的常山农村,只有生日、大年初一、上梁归新屋这些重要的日子才能吃到,再者就是小麦收割后,农户们会拿新麦粉去兑换些。公婆待我如贵宾,我们每次回去,婆婆就会给我们烧索面。

  那时候,从江山出发,中巴车要颠簸1个多小时后才到达婆婆家。每次从门口水井里打来水洗好脸,回到屋,就看到桌子上已经摆着一只青瓷大碗,里面白如银细如丝的面条,被碧绿的葱花肆意点缀着。青的碗、白的面、绿的葱、红的辣椒,靓丽鲜艳,朝气蓬勃。筷子就横搭在碗口,热气袅袅。索面独有的香气钻入鼻孔,口水已是三千尺。赶紧拿起筷子把面挑松,在满满的汤水里搅拌一下,再轻轻夹起几根,伸高了手臂,再放下,“哧溜”一声送进口腔中,咸鲜香软的圆细面条,暖暖地缓缓地流淌到胃里,幸福感瞬间充盈全身。“哧溜哧溜——”一碗面条连汤带水很快被吃个精光。婆婆在一旁,微笑洋溢在脸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肯定更简单更直白的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婆媳之间便有了美好的纽带。我坐月子时,每天下午的加餐就是索面,下面再卧个鸡蛋,既安抚了胃又催奶。有时加班晚归,公公总是提醒婆婆:“快下一碗面!”有了这碗索面,我和婆婆的关系愈加融洽。

  煮索面是很方便的,用常山野生茶油或者猪油、醋、葱、姜末、辣椒面等佐料打底;一锅水煮开了,舀出一大勺滚烫的开水冲进佐料碗中拌匀,再把索面丢进锅中煮两三分钟,翻腾一会儿,即可夹出面条,浸入汤碗中,索面是咸的,不用放盐。 

  每当家里有人受风寒感冒时,婆婆都会煮一碗索面,加足葱姜辣椒。感冒的人热乎乎地吃下,然后蒙上被子发汗,效果奇好。女儿也很喜欢吃索面,小时候学着《西游记》里孙悟空吃面的样子,夹起长长的面条爬上椅子,一脸惊诧地“哇哇”直叫。

  婆婆的索面,如同公公婆婆的生活态度,用心用情用智,为儿孙们树立了家风传承的榜样。一碗索面,让我们即便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也时常相互惦念。这份浓浓的亲情,也如索面一般,悠长而隽永!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徐冬云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0-4581120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017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