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开在手心里的“花”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郑春芳     时间:2022-02-23 09:11:15    「我要投稿

江山发布A1 .jpg

  有一种花,不是开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不是开在清澈见底的溪水边,也不是开在清幽寂静的山谷中。这种花,漂在油锅上,颜色金黄,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这种花,捧在手中,掰一块入口,松脆香甜,令人回味无穷。这种花,是一个萦绕在童年梦中甜甜的记忆,是一抹散发着传统民俗的年味,是一缕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这种花呀,是用勤劳的巧手制作出来的幸福之花——薯花。

  第一次见到薯花,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由于爸妈工作忙,奶奶又特别想念我,年底时,就让爷爷到北方的小城里把我接回老家过年。

  老家在塘源口乡的一个山村里,那时交通不便,坐完火车坐汽车,坐完汽车还要走很长很长的山路。走山路时,爷爷就给我讲红军的故事。爷爷指着前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告诉我:当年粟裕领导的红军挺进师,就是在这些山区里跟敌人打游击战,把敌人拖垮打败。我听得很入迷,完全忘了赶路的疲劳,两个小时的翻山越岭,我不知不觉就坚持下来了。

  终于到了老家的小山村,村庄被重重叠叠的大山包围着,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在一条泥巴路的两边,散落着一栋栋黄泥墙老屋。在一座古旧的宗祠外墙上,还留有当年的红军标语“当红军最光荣”。

  我们还没进院子,就听到里面欢声笑语,原来是奶奶和几个邻里亲友围坐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做一种美食。场面很热闹,我被吸引过去。只见一张张柔软的方形面皮,随着剪刀上下飞舞,再经过细细的捏拿翻折,转眼就变成了一朵朵花儿,有的像橘子,有的像枕头,有的像花楼,样式纷繁,精致典雅。

  我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什么花?奶奶说是薯花。我又问为什么叫薯花?她说,这种花是用打过霜的红薯做出来的。哦,薯花,一种开在手上的花,多好听的名字!多漂亮的花!

  一旁的爷爷告诉我,经霜的红薯挖回来,放在家里风干几天,变甜后,洗净、去皮、切条,蒸熟后和豆浆糯米粉混合在一起,不断搅拌搓揉,再拿到蒸锅上蒸。将二次蒸好的薯花粉趁热倒在面板上,继续揉、杵、压,揉成一个不粘手、糍实而有劲道的面团为止。再用擀面杖擀成大薄片,切成巴掌大小的方形面皮。

  爷爷一口气讲了好多繁琐复杂的工序,我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明白了做薯花是需要花好多好多工夫的。

  奶奶把捏好的薯花摆在竹匾上,用筷子在花尖处点上红色做装饰,再拿到外面晒。一匾薯花在阳光下竞相开放,熠熠生辉。

  几天后,奶奶把晒干的薯花搬到厨房,爷爷坐在灶膛口往里添加柴火,火光把他的脸映得通红。奶奶将薯花夹进油锅里,顿时满屋飘香。为了防止炸焦,奶奶用筷子不停地搅动翻滚。那一朵朵浮在油面上金黄金黄的薯花,好像一池美丽的睡莲,十分诱人,看得我直流口水。看奶奶将薯花捞出后,还没等沥干油,我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朵,嘎嘣嘎嘣吃起来了。我闭着眼睛细细品尝,香甜酥脆,直入心怀。那一刻,薯花这就是人间最好吃的食物。

  我一边吃着薯花,一边坐到爷爷边上,缠着他继续给我讲红军挺进师的故事。爷爷兴致勃勃地往我口袋里揣上几朵薯花,领着我去走了一段当年的红军路。那香甜松脆的薯花和爷爷讲的红军故事,都是那么令人回味无穷,足足萦绕了我的整个童年。

  时光飞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老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崎岖狭窄的山路,已修成了平坦宽阔的盘山公路。那座古旧的宗祠经过修复后,改成“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河道两旁石砌的墙壁上,图文并茂地写着当年红军在这里发生的故事。随着红色研学路线的升温,村里通过讲好“红色故事”,深挖“绿色宝库”,因地制宜建设了4公里长的“红军路”。曾经一穷二白的“高山村”,一跃成了中国传统古村落,成了省级美丽特色精品村,吸引了许多旅游团队前来观光,带动了乡村特色农产品的销量。传统美食——薯花,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抢手的旅游小吃。

  乡亲们的生活富裕了,薯花也由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变成了人们的日常点心,或者用来招待客人。但是,过年送薯花的传统习惯依然没有改变。春节期间,有亲朋好友来拜年,回礼时,奶奶就会放入米糕、花生、薯片等,最后在上面放上几朵灿烂的薯花,既漂亮又得体。小小薯花,开出的是幸福祥和,传递的是浓浓情谊;小小薯花,让年味更加回味无穷,让生活更加甜甜美美。

江山发布A2.gif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