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风雨莲花山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周辉芬     时间:2021-06-21 08:46:47    「我要投稿

  峡口镇柴村村有座山,美名莲花山,据说此山景色奇特,风光迷人。山上有座寺,大名天心寺,不仅远近闻名,而且历史久远,还有前贤的诗词记载在方志、家谱里,有事迹与故事在民间流传。百闻不如一见,我决定爬上去看个究竟。

  幸亏其山虽美名远播,但并不高傲,一如其名,让人觉得可以一睹其芳泽。曾参与修族谱的中学教师柴国荣对我说,天晴时你也能爬上去,尤其是前几年还修了一条水泥路,如今车也可以开上去了。不过柴老师再三叮嘱我:下雨天你可不要上去,山虽不高,但有些地方七拐八弯,有的路段很陡,下雨天汽车开上去也有风险。

  说起来也很不巧,天气预报当日上午是阴转多云,谁知早晨开始雨就连绵不断地下着。开弓没有回头箭,幸亏有柴文章陪伴我们。柴文章是江山山水青园艺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他虽是柴村人,却也没有上过莲花山。他驾驶着越野车,兴致勃勃勇往直前,让我觉得挺放心的;而且他博识多闻,言谈饶有趣味。他告诉我柴村有个年轻人有考古癖,曾在莲花山顶拾到新石器时代祖先们使用过的石斧、石矢之类。我知道,地方史志及宗谱中均记载,莲花山附近的地山岗、肩头垄等地确实发掘过商周遗址,并出土了许多石锛、石斧、石箭、陶器,尤其是莲花山近处的峿峰塔下建新村也曾发现过新石器时代先人们的活动遗迹。如果,我们仅以偶然的机会,在这座有灵性的山上拾到一枚上万年前人类遗落的器物,那真是上天赐予的远古礼物,意义不同凡响。妄念一动,心中竟兴奋不已。但回到现实,又恰逢一个恼人的雨天,无法尽兴寻觅游玩,实在遗憾。

  不过我们以为下雨天也大有好处,因为路很窄,仅容一辆小车通过。想必下雨天专程上山礼佛的人就少,车辆行人少也就相对安全。

  一路颠簸,终于到达山顶寺庙,才知道我们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大殿边上的耳房里,早已坐满信男信女,烛火辉煌,或聊天或打扑克。一问才知此日是农历七月廿九,乃地藏王菩萨生日也。这些信徒都是附近的百姓,是专门给菩萨做生日的。看来,此庙的香火还真很盛呢。

  寺庙的管理人王庆炳主动给我们介绍情况,据说莲花山唐代就有寺庙,现在看到的寺庙是信徒集资重新修建的,殿内有三尊菩萨,色彩明亮耀眼,显然新塑;包括上山的水泥小路,也是信徒捐资修筑起来的。这就是来自民间精神信仰的力量,也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据说奇丽的莲花山乃观音菩萨去南海做法会时,路过此地掉下来几朵花瓣变化而成。隔着灰蒙蒙的雨帘向莲花峰四面瞭望:远远近近峰峦尤如群星捧月,拱立侍卫;青灰色的雨雾飘渺浮动与天际若合若离,又犹如一朵朵莲花在水烟茫茫的汪洋中若隐若现。正如一首咏莲花山的古诗云:“不逐烟波不染尘,乍看非幻又非真。何年天际风吹落,独立空山万古春。”

  据峿峰柴氏宗谱记载:“此地土名莲花山,离峿峰三四里许。其来历甚远不胜详述。但就近观之,山峰卓立,背北面南,突兀秀峙。界内之山顿跌起伏,缠送朝拜。吾祖讳经字德济者,爱林峦之毓秀,曾于其颠造一个小庙,号曰:上灵官殿。道光年间,经之裔孙又造成中后两堂,前堂中坐关圣像,左置佛龛,右奉经公神主牌位;其后堂装塑释迦牟尼像,两旁排列罗汉。颜曰:天心寺。”以此看来,此庙原名上灵官殿,后来才易名为天心寺。而天心寺原先供奉关圣帝像。关圣帝是柴经先生最为崇拜的偶像。而中国民间原先都有关圣帝庙。

  据郁达夫《仙霞纪险》中说:北面出关,下岭里许,是一个关帝庙,规模很大,有观音阁、浣霞池等建筑。大约从前官吏往来,总是在此庙内寄宿无疑。

  又据柴国荣老师介绍:莲花山本有一座小庙,由一位人缘颇佳的老方丈在此守庙。柴经常约二三知己好友,上莲花山同老方丈谈经论道,极为相契。柴经字德济,乃家中长子,生于景泰庚午年十月初三(1450年),祖上积德,家业殷富,良田百顷。他虽自幼酷爱读书,但无心于功名。他喜爱莲花山风景清丽脱俗,离村庄很近又可以不受俗世的干扰。打听到此山为外地汤姓大户所拥有,遂委托老方丈前去洽谈购买事宜。起初汤氏不肯,有意抬高地价。但柴经钟情于莲花山这块风水宝地,志在必得,于是将保安、廿七都山场卖出,凑足重金,购下此山地权,并把小庙扩建成较大的庙宇,仍然委托老方丈打理佛业。之后裔孙们又遂渐扩大寺庙规模,最终将“上官灵殿”易名为“天心寺”并把它打造成著名的佛教场所。

  莲花山因有寺庙而增添地方风情,寺庙因依托莲花山的风景而吸引了许多信徒与游客。所以莲花山之美名我是很小就有耳闻。

  峿峰柴氏宗谱存有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江山儒学孙祖庚《莲花山天心寺碑记》一文。文中开篇就谈到柴氏讳经字德济者在其颠建“天心寺”并置寺田赡给僧徒,晨钟暮鼓极一时之盛。至乾隆年间又有裔孙太学生光照,召集本房之敏练者六人治其寺田,蓄其租税,草创规模。光照去世后,诸人继其遗愿鸠工选材,在原址上加以营缮。这其中德济公别有寺田一顷,以其收入作为佐修寺之费用。因之资金充实,修成之后更显得院宇宏敞深邃,悉复旧观。

  以此碑记可证,乾隆三十一年之前,该寺已经易名为天心寺了。峿峰柴氏一族,为莲花山和天心寺奉献了数代人的心血与财力物力。他们以宽阔的襟怀和豪爽的义举来建设莲花山的佛教文化事业。人类的精神和文化与美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终成一座名山的灵魂。

  清代毛元坤咏峡口莲花山诗云:“到处芙蓉倚水栽,如何一朵出云隈。山灵想是散花手,故放奇葩顶上开。”佛教名山开的不仅是大自然之花,也是人类的世俗文明之花。

  天心寺香火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峿峰柴氏一直将莲花山视作自己的祖业。然而在“文革”期间,佛像被砸碎,寺庙被拆除,最后夷为平地。不过,“文革”可以轻易砸碎泥塑的佛像,却始终无法清除老百姓心中的佛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是在2015年,又有柴村村民募集资金,在原址重建了天心寺。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