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母亲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童海根     时间:2020-12-30 10:22:10    「我要投稿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26个月了,这几天天气晴好,将一些旧物件翻晒了一下。在箱底见到了几件绣品,那是母亲的手笔。

  睹物思人,这应该是在1968年前后在梅城开始学绣花之物。梅城,归杭州建德市所辖,位于新安江与兰江汇合处。当年父亲就在那里从事梅城大坝的建设。

  从老家江山乡下到建德梅城,说不远还真不远,导航显示170公里,自驾两个小时的车程。可对于当时来讲,却是艰难的行程,从乡下走到贺村火车站,乘火车到兰溪,在兰溪再转乘火车到新安江站,下来后搭轮渡到白沙汽车站转乘汽车到梅城。这100多公里路,一天是赶不到的,汽车火车不是自家开的,不是想走就走,之间衔接还有一定的时间,紧赶慢赶也需整整两天的时间。

  当时小弟刚会走,30多岁的母亲带着我们兄妹4个,母亲一只手抱一个最小的,另一只手拎着包,由于难得去一趟,带了不少自己种的农产品,转乘车站之间路途比较远,她也时常换手。我牵着妹妹也拿一小包,还有一个弟弟自己屁颠屁颠跟着跑。到父亲工作的地方,那是件很高兴的事,只要出了家门,心情都会和羽毛一样飞起来。那轰轰的火车声,不再让人觉得吵闹,更像敲锣打鼓般在耳朵里回旋的音乐。特别是到了新安江(也叫沧滩),从火车站走到渡口至少有三四里路,满身都是汗,还没有到江边,那一股凉风扑面而来,张开大口,满满的呼吸,浑身舒服极了。母亲理了理零乱的头发,脸上露出了微笑。过了江的那一边,离目的地就不远了,行程过了大半。那夏天的雾,飘渺如轻纱,时隐时现,时浓时薄,饱了眼福,对我们兄妹几个小屁孩来说,外面的世界太神奇了太精彩了。

  在新安江过夜,疲惫一天的母亲,帮我们洗尽路途尘埃,安顿好我们,最后自己才去洗漱。

  一大家子的生活来源靠的是父亲那微薄的工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母亲开始学绣花。那是在缝纫机上进行的,别看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工序繁杂,要有基本的绘画技能、平面设计能力、手巧脚灵等。

  目前还存留4幅绣品。一幅是母亲初练的习作,有金鱼、公鸡、小人头像及来回的踏线的小板块,线色也单调,其中被剪掉三个圆圈,想必是用来做麦秆扇的面心了。第二幅除了和平鸽外,就是金鱼还有一些未完成的图案。第三幅是两只鸳鸯与几朵花。第四幅绣着两只飞翔的燕子,几枝杨柳随风摆动,并有“爱和平”三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家里原来的几对枕头套,上面绣着各种花鸟,还配上父母的名字。

  命运不由人,因社会动荡不安,加上父亲转换工作地点,由梅城到乌溪江。母亲中断了手艺学习,回到江山也做了一段时日,终究农村没有市场,只好忍痛放弃。回老家后,母亲开始习农耕作,一切从零开始,刚下田干活生产队给记每天工分4分,几年后逐渐提高到6分,手上的活从不差过人家,在生产队干农活一直干到分田到户。在家中什么也都会做,纳鞋、做衣服、屋漏翻瓦片、养猪、养鸡、种菜等等。生活虽然艰辛,但经其手,不仅把我们兄妹5个带大,还培养出3个大学生,一双巧手绣出了精彩的生活天空。母亲常说,“靠山山要倒,靠水水会尽”,唯有手艺一门能赚饭吃,用自己的一双手养活自己。

  一晃50多年过去了,母亲的言传身教成了我人生的基石。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