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悠悠马灯情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祝龙光     时间:2020-10-28 09:38:02    「我要投稿

  一盏小小的旧马灯,却有着极不平凡的经历。它是20世纪30年代红军挺进师转战江山、戎马仙霞的历史见证;它凝聚着工农红军与江山人民患难与共、血肉相连的深情厚谊。如今,这盏马灯被珍藏在博物馆陈列橱里,供人瞻仰。这普通而又极不平凡的马灯,令人肃然起敬。

  这盏小小的马灯,曾是红军挺进师二纵队的照明灯。那是1935年3月,由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主组建的红军挺进师,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领下挺进浙江,第一站便抵达江山,并留下二纵队游击活动于江(山)遂(昌)浦(城)边境。从此,这马灯伴随着红军首长浴血奋战,创立了可歌可泣的业绩。纵队长李重才、政委洪家云点着它,伏案查看地图,细心分析敌情,周密部署作战方案;高擎它,昼伏夜袭,足迹遍布仙霞岭下的山山水水,并取得夜袭周村独龙殿、攻打保安乡公所,以及奔袭衢江汽车站等战斗的胜利,令敌人闻风丧胆,给穷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拎着它,连夜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与大龙岗下不少村庄的地下党员和贫农团骨干促膝交谈,与山区农民建立起鱼水深情,赢得当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使游击区的范围不断扩大。这马灯,不愧为红军挺进师二纵队的指挥灯!

  这盏小小的马灯,还记载着另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1936年初的一天夜晚,80多名红军指战员驻扎在双溪口的红岩顶。突然从福建浦城方向来了500多名敌军,正一步一步向红岩顶逼近,准备封山搜山,企图将该部红军一网打尽。周村外东坑的青年农民郑天有、郑天旺是一对堂兄弟,早在两年前红军先遣队北上抗日途经他们家乡时就接触过红军,红军遵纪爱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行动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红军挺进师到廿七都后,他俩便积极参加联络站和贫农团的活动。当得知敌军夜袭红军的消息后,他们心急如焚,便以松明作灯,连夜翻山越岭,抄小路赶到红岩顶向红军报了信。红军战士安全转移了,敌人扑了个空。对此,红军指战员十分感激郑氏兄弟,特地将这盏马灯送给他们。从此,这马灯无形中成了他俩与红军联络的信号灯!

  自从有了这盏马灯,郑氏兄弟夜晚出门替红军送情报或参加贫农团活动,更加方便了。同时,他们也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他们提着这盏马灯,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情报、作向导,成了忠实的红军联络员,一直坚持到抗战全面爆发,红军回浙南平阳北港集中整编,后开赴皖南编入新四军的战斗序列为止。哪怕是国民党对廿七都实行疯狂围剿的紧要关头,他们仍忠实履行着联络员的职责。兄弟俩十分珍惜这盏马灯,当得知红军纵队长李重才和已调离二纵队的政委洪家云相继在福建浦城庆元山和党溪茶坪与敌作战中牺牲后,更是化悲痛为力量,将马灯擦干净后细心保管好,珍藏在最安全的地方。1959年,兄弟俩将这盏跟随他们20余年的马灯交给有关部门,作为珍贵的革命文物展出。对于郑氏兄弟为革命的辛勤付出,党和人民没有忘记。20世纪80年代,我市有关部门将他们作为红军失散人员,落实了生活待遇。

  一盏普通而平凡的马灯,见证过红军冲锋陷阵的历史,见证过人民军队与江山人民的鱼水深情。作为党和红军光荣传统的标志,作为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愿你永放光彩,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