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故乡的河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谢水根     时间:2020-09-30 10:09:32    「我要投稿

  岁月悠悠,多少往事随之而淡忘。唯独故乡的山山水水,让我刻骨铭心。

  我的故乡在大山里,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百鸟筑巢,自由飞翔……房子右边有一条清冽明净的河,河道转个弯,大门前又是河。那条河,乡亲们称它为大溪。大溪不大,溪面宽处20多米,窄处七八米,河床高低不平,落差悬殊。这条大溪,是故乡的母亲河。距大溪10多公里的东西两面,几十条山涧水汇入大溪,形成了长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

  我在这条大溪里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只要不下雨、涨水,大溪就是我们的乐园。夏天,我和小伙伴在溪里任性地玩水、打水仗;衣服湿了脱掉晾在石头上,接着抓小虾、抓石斑鱼、捞螃蟹。我四五岁时正逢“食堂化”年代,炊事员在溪里用竹篮洗马铃薯时会漏出些小的马铃薯。有的小马铃薯会沉到深一点的水里,我们潜到水里捡来小马铃薯,煮起来充饥。

  大溪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有一年,下了一天一夜的滂沱大雨,山上发生了泥石流,被冲下来的不少树木堵住了大溪。顿时,肆虐的洪水冲上了道路,村里仅有的一条出行道路路磡瞬间倒塌,生产队的仓库危在旦夕。生产队队长临危不惧,带领社员用木头、毛竹挡住洪水,保住了仓库。

  大溪发脾气的日子毕竟不多,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惠泽。故乡一直没有通电、通机耕路,没有碾米厂。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村里利用河床的落差,沿山筑起了小渠道,建起了发电站。村民们碾米、磨玉米粉用上了机器,方便多了。

  我们从大溪汲取养分。自14岁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后,除了寒冬,我每天都用竹筒带上用大溪水煮泡的茶,劳累了喝上几口,氤氲茶香驱散了疲倦,很快又精神抖擞,浑身是劲。中午回到家,去大溪里洗上一番,那凉爽直抵心间。参加工作后,每逢休息日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大溪边走走看看,特有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大溪波光粼粼的流水久久不息,养育了一方儿女。小山村民风淳朴,村民锐意进取,青年们投身国防、教育、创业等队伍中。本世纪初,乡亲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大溪,走出大山建起了新的家园。

  如今,故乡山更清、水更绿、天更蓝。大溪也成了我市61万人民饮用水的源头之一。我每年回故乡祭祖时,总要到大溪边坐坐,喝几口甘甜的大溪水,与大溪叙叙离别情。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