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值得记录的一段历史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胡汉民     时间:2020-08-05 10:36:07    「我要投稿

  古有私塾书院,今有民办学校。近代以降,江山最早的民办学校当属茅坂徐志澄先生创办的志澄初级中学。而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的民办学校则是鹿溪中学。鹿溪中学,对于现在年青人而言,似乎知道的不多;而对于诸如金效军等鹿溪中学毕业的学生来说,则是心中的象牙塔,神圣得很。白首难忘母校情,2017年11月19日,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白发老者聚首江城,庆祝鹿溪中学建校60周年,并商议发动鹿溪中学学子动手撰写回忆文章,计划编撰出版一本记录鹿溪中学创办经历、老师恩情、同学友情的书,而今,《鹿鸣环山——鹿溪中学记实》一书已成,即将付梓,可喜可贺。

  读书,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没有书读,那可是件很痛苦的事。1957年,江山城区小学升初中的生源特多。当时江山城区只有江山中学、文溪初中两所学校,僧多粥少,怎么办,只有遴选入学。而当年又是“成分论”盛行时期,遴选入学的标准不唯考试成绩,而唯家庭成分。这样,一些家庭成分“有问题”的学生只能望校兴叹。特别是一些爱读书、成绩又好的学生,很是痛苦,当然痛苦的还有爱生如子的教育工作者。基于这一情况,当时的江山文教局长傅春龄想出办法,找到江山知名人士,毕业于黄埔四期、国民党起义少将、时任浙江省政协委员的王庚白先生,请他出面创办一所民办初中。

  王庚白先生慨然应之,联络了赋闲在家的江山老教育人郑梦鹿、胡祺清、毛睦阶等同道,在鹿溪之畔借民居创办了鹿溪初中,当年秋季就招收100名学生。这对于即将面临失学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天降甘霖。难怪家庭成分“不太好”的金效军等同学至今对母校念念不忘,对王庚白校长、胡祺清等老师念念不忘。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18年之久的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之谓,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也。对于初中学校而言,同样,教师是极端重要的。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教育学生为人处世。教师的一句话,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这一情况常见诸报端,某某有大成就者每每忆及年少读书时,常说因为某某恩师的一句话,奠定了他立志一生从事某项事业的信念。难怪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时鹿溪中学,无论是在城里还是3年后搬迁到大陈乡下,校舍是极其简陋的,但却有许多德艺双馨的好老师。如校长王庚白先生,虽是将军,却是知书明理之人,参加过北伐,在解放战争时毅然起义;郑梦鹿老师出生于县城知名的书香门第,是当时难得的大学毕业生;胡祺清老师毕业于上海政法大学;毛晓雨老师曾随十八军进西藏、任军宣传部新华社支社见习记者,等等。正所谓名师出高徒,鹿溪中学先后办学10年,毕业学生千余人,毕业生中有令人骄傲的考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优异者,更多的是毕业之后直接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这批有初中学历的青年在当时是很宝贵的,不少人后来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医生、企业家等。

  鹿溪中学已经停办50多年,最后一批毕业生也已年近古稀了。岁月沧桑,人生易老,为了不该忘却的历史,记录下曾经的往事,为后来人提供一份史料,这是值得称道的好事、善事,我想这也是《鹿鸣环山——鹿溪中学记实》编辑出版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

  读书明志,读书明理,读书明事。如今,不仅要让孩子们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而且要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出更多栋梁之才,这是新时代党和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个家庭的期盼。期待江山的学校办得更好!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