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航山根桥的故事

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祝新源     时间:2020-06-17 08:38:35    「我要投稿

  在湖北省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内有一座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天然石桥,两边的桥栏杆上挂满了连心锁,寓意有情人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在清湖街道也有一座“连心桥”,它虽然没有连心锁,却凝结着一对夫妻的真挚感情,它就是航山根桥。

  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有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青年,先后来到江山。女的叫张明芳,浙江大学农学院毕业分配到金华农学院,时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本应从事农业科研的她却阴差阳错地从金华农学院调入江山。男的叫史炳荣,为追随爱人,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调入江山县交通局,从事桥梁设计施工。

  张明芳调入江山后,曾在江山农职校、四清工作队工作了几年,1966年调入清湖中学,先后任教化学、生物等学科。

  清湖中学在清湖基山,地处江山港和长台溪的交汇处,与航山隔河相望。那时去清湖中学,须从清湖集镇绕着航山沿清溪岸到航山根,过一座长五六十米的木桥才能到达。一般的乡村木桥只有四五十公分宽,架在杉木制成的桥架上,相连成桥。因航山根桥是旧时去广丰、玉山商路的主要桥梁,桥面用十几根杉木拼接而成,桥面宽1.2米。过这种简易的木桥,对于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来说是件平常事,但对于在上海长大的张明芳来说,则犯了难:窄窄的木板,桥两旁又无栏杆,河水在脚下快速流动,咫尺距离对她而言却是天涯。她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学校报到,过桥时是央求村里的姑娘拉着她过去的。那份惧怕刻骨铭心,所以她很少上清湖街,非去不可时,则由学校的老师、学生前后搀扶着挪过去。让张老师记忆深刻的另一件事是,每逢下大雨涨大水,清湖一带的学生,靠小渡船过河,上课迟到是常有的事。她时常在想,如有一座宽大的石拱桥该有多好啊。

  1972年春末的一天夜晚,春雨潇潇,张老师腹疼难忍,原来是肚子里的小生命要提前降生,这打乱了她去上海生产的计划。好在那天主持修建清湖大桥的总工程师——她的丈夫史炳荣住在学校。于是,他们合撑一把油布雨伞,拿着一支手电筒,赶往清湖卫生院。平时20分钟的路程,他们居然走了1个多小时。

  “我要造一座桥,让清湖中学的师生从此不再为过河发愁。”那天,史炳荣充满爱意地对爱妻作出承诺。于是,史炳荣向领导汇报,申明在航山根造桥的重要性,并决定采用大桥带小桥的方式,在修建清湖大桥的基础上在航山根建造一座拱桥。得到批准后,紧接着勘察地形、设计图纸等工作迅速进行。鉴于航山根复杂的地质情况,史炳荣采用单孔三肋双曲拱桥的设计方案,跨径52米,宽4米。单孔跨度超过50米的设计在当时来说也是够大胆的,江山还没有先例。省交通厅的专家亲自来到现场,查阅了地质档案资料,首肯了史炳荣的设计方案。施工顺利进行,到1973年下半年,全长70米,高7米的航山根桥顺利竣工。而张明芳老师已于1972年下半年调离清湖中学,去江山中学任教。

  40多年过去,当年风华正茂的这对年轻人已是耄耋之年,但这座充满爱的单孔石拱桥巍然屹立在航山根和基山间,极大地解决了两岸群众、师生行路难的问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伍江涛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