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听妈妈的话

来源:    作者:jszwq     时间:2019-06-12 08:44:55    「我要投稿

  妈妈离开我们快百天了。这几天,爸爸通知我们兄弟回老家祭奠妈妈。我想,还是写些文字,记下妈妈常常教导我们的话,或许,于己于人有些益处。

  “小时穿破衣,大时穿绸衣。”这是小时候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我是1968年出生的,上面有大我5岁的大哥和大3岁的二哥,我是老三,下面还有一个小我2岁的弟弟。在衣着上,我穿的大多是两个哥哥穿旧的、缝缝补补的衣服。因为只有过年才有新衣穿,所以很是盼早些过年。平时,穿带补丁的衣服我也会不高兴。这个时候,妈妈就常说:“小时穿破衣,大时穿绸衣。”意思是说小孩子穿破旧衣服不要难为情,只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就能自己买绸衣穿,那才值得骄傲。妈妈的这句话说得多了,我们兄弟也渐渐入脑入心,不再怕穿旧衣服。现在,我们兄弟确实个个都买得起绸衣,妈妈的话也变为现实。我常想,“小时穿破衣,大时穿绸衣”这句话的主要意思,还是说做人要先苦后甜,这与妈妈常说的另一句话“小时苦不算苦,老来苦才真苦”的意思差不多。

  “力气是泉水,去了还会来。”这是妈妈常对大哥说的。我大哥1980年高中毕业后,18岁就参加生产队劳动。那时评工分,大哥当年就拿9分工。记得哥哥每每收工回家,总会向爸爸妈妈说,有的人脑子很“活络”,出工不出力;有的人磨洋工,常常找借口偷懒。这时,妈妈就会说,古人说“力气是泉水,去了还会来”,年轻人做事不要怕出力气,不要怕流汗。妈妈是这样教育我们,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她在生产队里拿的是7分工,这是当时生产队里妇女劳力的最高工分。

  “吃饭要把牢碗,饭粒要吃干净,不要掉地上,否则要遭雷公打。”这是吃饭时妈妈常说的话。妈妈出身于书香门第,外公是当地学校的校长,家教很严,“不奢侈浪费,节俭过日子”就是其中一条家训。所以,妈妈每每在吃饭时,都要唠叨这句话。我们兄弟也牢记这句话,不浪费粮食。

  “人无打算一世穷”,这是妈妈在我们成家立业后常说的话。我们兄弟4个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爸爸当教师一个月粮票只有30斤,妈妈在生产队出工,分配口粮也少。为了让我们能填饱肚子健康成长,妈妈费了不少心思。开始是让爸爸去买番薯米(新鲜番薯剁成小粒后晒干)、番薯片,后来政策放宽了一些后,就在山地开荒种番薯。妈妈一般早上是用番薯片煮粥,中饭和晚饭就把番薯米放在饭甑里白米饭的上面,先吃“难吃的”再吃“好吃的”,这就是“先苦后甜易,先甜后苦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有时我们兄弟不想吃番薯了,妈妈就变着法子,做南瓜饭、萝卜饭、蚕豆饭给我们换口味。妈妈还引用农村的通俗说法“节约要从米桶顶做起,到米桶底就迟了”。在那个农村家庭普遍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由于妈妈的精打细算,我们一家加上爷爷共7口人,从没挨过饿受过冻。我们家甚至还常常接济亲友、借米油给邻居救急。

  妈妈教育我们的话还有不少,如“贪小利失大事”“人要心好、树要根牢”“只要日日归,不要大大堆”“当官一时,做人一世”“冷莫缩,穷莫愁”等等。

  妈妈虽然读书不多,但却很有文化,这是妈妈生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外公外婆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要抓好家庭教育,重视好家教好家风的传承。我想,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郑雯倩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