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山不争高自成峰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zhoug     时间:2018-10-31 08:29:55    「我要投稿

  有位教授,因一次讲学,便对江中念念不忘,他就是浙大历史系教授郭世佑。

  1998年下学期,郭世佑作为特邀嘉宾,来江中参加衢州市中学历史研讨会。讲座之后是座谈会,郭世佑在会上提到了一本书: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时,王兴盛校长悄悄站起来,从书架上拿来这本书,说:“我们几年前就买了好几本黄仁宇的书,像《万历十五年》《赫德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和《中国大历史》。我们还在教师大会上推荐阅读。”

  郭教授向王校长投去赞赏的目光。

  座谈会继续,郭世佑说着说着,提到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王校长再次站起来,从书架上找来这本书,并评价说:“是的,我也很喜欢这本书,读了两三遍。”郭教授更加敬佩这位其貌不扬的老校长。

  当王校长第三次起身,准备去书架上找来郭教授又提到的一本书时,被郭教授劝阻了。他站起身来,向在座的专家、学者和听课教师提议:“让我们暂停座谈会,看看江中教师阅览室还摆了哪些宝贝,以作今后阅读书目。”

  在江中阅览室,郭世佑他们看到了许多好书佳作,还翻阅了江中自行创办的《小荷》杂志和《江中教育》,前者是学生习作园地,后者是教师教科研阵地。王校长说,理想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能思考、会动手,而不是只会解题、背书的书呆子;理想的教师是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而不是普通教书匠。江中鼓励师生多读书、多写作,并为他们的学习尽力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而“请进来,走出去”是有效途径。江中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行各种讲座,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

  郭教授回去后写了一篇文章,《一所重点中学的人文气象》,发表在当年《浙江教育报》上。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王校长第三次去取书之后,我在报书名时开始有些迟疑了。王校长和他的老师们的博学开始动摇我的轻松自信。我越来越感到,眼前这位朴实如数学公式的长者、谦和有加的校长,他所积累的历史知识与人文底蕴,他所认同与运用的价值体系,远在一般人之上。在来江中前,我就知道江山中学,知道江中教学质量很高,知道江中人读书很拼、教书很拼,校长经常要在9点钟后去教室“赶”学生回寝室,10点钟后去办公室“赶”老师回家。现在,我还知道江中是一所孜孜以求人文精神的学校。

  时人莫小江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郭世佑似乎明白了,江中为什么能在浙江省有那么高的知名度。第二年秋天,郭世佑竟将女儿从老家湖南益阳中学转学江中,因为他相信女儿在这里可以发展得更好。

  谈起往事,王校长告诉我,郭教授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此后江中又请他来校作了《世界意识和新世纪人才》和《教师素质问题》等多场讲座。

  郭世佑现在是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访问教授,但他一直与一些江中保持着联系,关注着江中的发展。

  去年秋天,我陪同老校长在江中校园里走了一圈。初秋的暖阳照在文溪桥上,照在文溪桥边那块3米多高的灰褐色石笋石上,把山石上“至诚至爱”四个大字照得熠熠发光,那是王老校长当年题写的,凝聚着他的为人原则和教育思想。2000年,王校长因为年龄原因离开了校长岗位,离开了江中,但“崇尚科学,重视人文”的办学宗旨留下来了,好学乐学的传统留下来了,每周一次的青年教师学习班留下来了,江中大讲堂留下来了。

  谢谢,今天的人们因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以才看得那么远。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耕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