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探寻缸甫底陶器厂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jszwq     时间:2018-09-11 09:09:38    「我要投稿

  缸甫底陶器厂初建于明代,1984年的《江山县地名志》载:“明代,有茶壶北者来此建窑烧缸,初名窑岗,后在窑下搭茅草铺烧缸瓮,改名缸甫底。”明代的缸甫底陶器厂在原赵家乡窑里村缸甫底自然村,原名“江山陶器厂”,由于厂址设在缸甫底,所以得名。

  明代,缸甫底地段有三个土窑,即上窑、下窑、外窑。上窑是江西人黄氏烧缸瓮陶器的窑,下窑、外窑是刘氏烧土瓦片的窑。由于刘氏烧的土瓦片经营不善,后来黄、刘氏携手联合建窑烧缸烧瓦,选址现缸甫底山,而得名缸甫底缸瓦窑,直至解放初期,这座缸瓦窑仍然是黄、刘氏家族私立窑,到了1955年才转为集体缸瓦社,1958年5月转地方国营陶器厂,1959年6月转鹿溪公社陶器厂,1961年1月与三卿口瓷厂合并改为江山陶瓷器厂,经营了3个月后又分离,改为江山陶器厂。

  今年8月中旬,我去了趟缸甫底,找到了现年79岁的老厂长刘江修。刘厂长激动地说,他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祖辈就把烧制缸瓦的真本事传给了他,选泥质、踩踏泥坯、筑泥条、盘筑器型、上釉、叠窑、焙烧等技术都很上手。可惜,现在已没人做这行,厂房也被征收了,两条老窑床杂草丛生,残损特别严重,已无人问津。老厂长说,宋末元初,高祖父刘希贤是上饶县令,看中了江山秀丽的山水风光,于是就从江西上饶迁到江山城雅儒坊定居。元末明初,曾祖父刘伯友又从雅儒坊迁至缸甫底,以烧土瓦片为生,后来又学会了烧制缸瓮。烧制缸瓮粗看技术简单,其实得环环相扣,泥质好坏决定缸瓮出窑的产品质量问题,制缸瓮泥是选用深约30厘米以下的田泥,这种田泥较为细腻、石子少,不用淘洗,只用人工直接踩踏即可。他说,烧制缸瓮有三个环节最难,一是泥条盘筑成器,一口“千斤缸”,1米多高,口径、底径均很大,若想完完美美地成器,必须分三步实施:先要将器底、腹部下半段盘筑完成,其次是盘筑成型腹部上半段,然后捏口沿,全部晾至半成干,再将三段坯一气呵成,通过木棒内外拍打才算完成器型坯胎;二是坯胎上釉,成器后的坯胎,要通过晾晒,去除八成水分,然后进入坯烧、上釉、晾晒、上釉阶段;三是套烧,套烧掌握火候很重要,坯烧温度一般掌握在900至1000度左右,上釉后套烧温度不能超过950度,否则器表就要挂釉。烧制缸瓮的釉大多是用当地的铁矿石磨成浆作为釉料,如遇到釉料紧俏,只能去江苏宜兴等地进釉料。

  缸甫底陶器厂原规模非常大,占地面积约有1万平方米,总体布局合理。厂区分两大块,作坊区设龙窑、作坊房、练泥场、晾坯房、燃料放置处、出产成品堆积点,龙窑以约15度斜坡,窑床坐东北向西南,设置在后山山脊上,作坊房等置于半山岗腰上,与龙窑相近,设计科学。办公区设在主干道边(现205国道),西距须江、衢州至江山古道不出500米,给产品外销带来便利。

  缸甫底的两条缸瓮龙窑,山左边那条短的是黄、刘氏合股的窑,建于明末清初,约长40米,残损较严重,现已无法焙烧。右边是刘氏家族窑,这条龙窑长约50米,宽4米,40多个窑室,龙窑前徙后平,前段窑室由于窑温低,一般焙烧土瓦片,后段(第四室以后)开始套烧缸瓮等产品,窑温较高。缸、瓮产品有20多种:有千斤(十担水)缸、七担缸、五担缸、三担缸、一担缸、方长缸等,有石二瓮(一担零二斗)、七斗瓮、五斗瓮、三斗瓮、山楂瓮、万和瓮,以及酒潭、粥罇、火熜罇、船灶等。刘氏家族窑每年要剖烧80至90窑产品。产品除销往临近的金华、衢州、兰溪,还远销江西、甘肃、青海等地,每年10月到次年春节期间,是产品出销的最旺盛时节。

  缸甫底陶器厂非常有文化底蕴,值得人们追忆,那天去老厂长刘江修家,路过厂门口,发现村里正在提升烧制缸瓮文化品牌,厂区门前墙壁上彩绘了当时作坊里拉坯、制陶的情景,主题是“陶韵”。对此,期望有识之士能为保护好烧制缸瓮文化传承让条可行之路!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郑雯倩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