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百里须江绿 千古长廊美——兼记沿江古樟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zhoudd     时间:2018-07-26 08:59:39    「我要投稿

  须江全长134公里,哺育全市61万民众,它是江山的母亲河,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须江上游

  峡口以上,从源头浙闽交界的苏州岭北流,入大源溪西流至小源溪折西北至大峦口溪,入峡口水库。上游河段全长42.5公里,沿江两库崇山峻岭,本为古木参天之地。现有的、曾有的古樟也不少,如大峦口凹坞口古樟、东坑古樟、叶家洋溪东古樟、高峰古樟等。

  须江中游

  自峡口水库大坝至清湖毛塘,全长31.5公里,峡口水库水流往下泻,往西北流至峡口溪,在与王村溪交汇处,便是山岩尾。早在商前期,这里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是江山古人类最早的居住地。峡口镇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进乡镇,是千古长廊的起点站,现有百年以上的古樟22棵。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樟就有8棵,如王家桥头古樟等。另有王村古樟、柴村古樟等。镇东南的三卿口古瓷村山清水秀,古桥、古道、古樟、古作坊遗址,样样俱全。三卿口古瓷村为浙西清代遗留的唯一的传统制瓷作坊所在地,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溪水穿村而过。正名文昌桥横卧其上,是古代通往福建的交通要道。位于桥南的后门山古樟(500年)长势优美。在老屋外路边另有两棵后门山古樟。在元通安岭背,山顶也有百年古樟。

  从峡口溪折向北流,至凤林镇,原茅坂乡,弯弯曲曲纵贯全镇至英岸。凤林镇是浙西边界重镇,西部与江西相邻,须江两岸计有23棵古樟。如茅坂大塔地古樟(520年)、水碓淤古樟、周男祠堂岗古樟等。凤里村又有许多古迹如进士牌坊古塔等。从英岸北流便是原淤头镇的万青山,至原淤头镇再往北偏东流,须江贯穿了贺村镇的东部至北端姜家、叶村。须江东岸的礼贤是个古老的地方。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江山县改名礼贤县。县治礼贤镇,至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又更名江山县。究其“礼贤”地名由来,大概与村旁有“鲤沿山”相关,谐音雅化而来,寓礼贤下仕之都。礼贤名扬,柯城将通往江山的大道,称“礼贤街”“礼贤门”等。

  2012年,贺村镇已是全省27个新型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贺村镇荣获“浙江省森林城镇”称号,贺村镇古樟总量为63棵,居全市第二。沿须江两岸有坝贺古樟、姜家古樟、渡船头古樟等。石后千年古樟被评为江山市千年樟树王。

  须江下游

  自清湖毛塘至上余余家村全长31公里。毛塘至祝家坂,西北向东南流经江西蓬、航山根、清湖浮桥、童家、路陈流经清湖镇北部。毛塘为千古长廊中转站。清湖镇现为清湖街道。清湖,历史源远流长,古人类遗址分布很广。4000多年以前有童家墩遗址;商代有上马山遗址(小清湖);商周时期有庙山遗址(乐意)、虎山遗址(清一)、九龙坞遗址(清一)、龟山遗址(乐意);在西周时期,有航山遗址(清三村)。清湖是仙霞古道上的水陆交会中心。清湖是浙西大商埠,起始于东汉;繁盛于唐宋;至明末清初,已成为浙闽赣三省边界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清湖街道正着手打造以“古码头”“小江郎”为核心的休闲度假区、古镇风情村。各行政村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着手进行。清一村着手开发“水下小江郎”;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清二村正修复码头古迹。作为后起之秀的清泉村,在清湖新街只见到花园式的庭院、公园般的村道;川流不息的溪水全在绿荫丛中,清泉村已成为省级森林村庄。清湖街道现有古樟14棵。分布于清溪两岸的有:蔡家村夫妻樟,树龄为500多年,及乐意基头古樟、柴家古樟等。清溪经航山根、上头毛进入小江郎景点。临清溪,依山崖,靠“清溪锁钥”门楼、万安街(仙霞古道陆上起点)老街、寺庙古樟——小江郎古樟,已有近400年的树龄,现正在整治、拆违建,让它展示古樟风采。游圣徐霞客曾三次游小江郎。再往下游,便是童家樟树底,名不虚传,确有近400年的古樟,立于村旁路边。童家古民居村落,至今已有600多年村史。

  须江流经童家,它的东岸便是碗窑乡的塘头、下源口、桑淤一带,往西北流入老虎山麓进入虎山街道。碗窑有古窑遗址和雄伟水库大坝,天水合一的月亮湖,融古今文化于一体,风景秀丽,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碗窑乡本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现有古樟5棵,塘头古樟、东村古樟、桑淤古樟等。童家以下便是路陈村,江畔有个大爿地,那里古樟很多,其中个人宅院旁有棵曾遭雷击的大樟树树龄已有近500年了。自清湖路陈村,流经双塔街道,至上余镇余家村,为鹿溪。自西南往东北直流,宽阔的江上6座大桥飞架东西,自南而北依次为:江山大桥、城中大桥、游览桥、北关大桥、城北大桥、迎宾大桥。直通迎宾村(双塔底黄陈)。市区须江两岸护栏高筑,有长堤供人休闲信步,早晚络绎不绝。长堤内侧是绿化带,古木参天,亭台相间。东有江东林荫道。西有樟树、梧桐相间的江滨林荫大道,绵延不断。市区古城墙遗址、孔庙遗址,几条老街的古迹等,仍展当年古县城的风貌。

  江山市曾荣获“全球绿色城市”称号。虎山街道古樟总量为17棵,其中三桥墩里古樟树龄600年,树冠庞大;这里另有二级古樟2棵,原东门(桥)古樟,近300年,屹立于原东门桥头路边,它见证了这里的沧桑巨变。须江流入双塔街道金家村以后,几乎是流连忘前,因为它的对面便是市中心,市府大院所在。双塔街道古樟总量为45棵,位列全市第三。北关古樟树龄500多年,位于鹿溪中路北关桥西侧闹市区。这里曾有古地名大樟树底。早在1910年,当时的县衙就下令保护古樟。据当地长者说,很早以前这里曾有六七棵,今仅存此北关古樟为江山最美古树之一、又为衢州“百佳”之一,樟树下有标志牌。沿须江北去,有书院里古樟、金家水口古樟、缸甫底古樟、何家古樟、星火古樟等。须江往北偏东直下,至刘家山,进入上余镇北部。上余镇古樟总量为70棵,位居全市各乡镇(街道)之首。大溪滩村,至今有一个名存实亡的古村落名为杨柳爿。至今杨柳不见影踪,取而代之倒是“古樟林立的杨柳爿”。这里有20多棵古樟连成一片,成了我市唯一的一个古樟群,树龄都有300多年,且有许多民间传说。另有金家古樟、上余古樟等。须江流经四都镇的水碓头古樟、下溪沿古樟、溪头山古樟,四都镇的古樟总量为36棵。

  四都镇的水碓头与上余镇的余家隔江相望,余家村是“须江长廊”的终点站。南端的航头自然村,有一座建于1932年的渡船头岗楼,高6.5米,分上下两层,屹立在浙赣铁路江山港高架桥边,现为市级文保单位。百里须江经余家村流入衢江,与常山港汇合。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丹丹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