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文人陈鸿寿与江郎山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zhoudd     时间:2017-12-08 09:05:16    「我要投稿

  江郎山俗称“三爿石”,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历史上很多名人如姚崇、张九龄、白居易、苏辙、陆游、辛弃疾、朱熹、徐霞客、郁达夫等,都留下了游江郎山的踪迹或诗篇,但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刻过两方与江郎山有关的印章,却鲜为江山人所知。

  喝茶或收藏、研究紫砂壶的人,往往都知道紫砂壶中有稀罕的“曼生壶”。这个“曼生”就是陈鸿寿。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曼公、老曼、恭寿、胥溪渔隐、种榆道人、夹谷亭长、阿曼陀室等,浙江钱塘县(今杭州)人。他古文修养很好,书法篆、隶、行、草皆能,又善画花卉兰竹,曾任江苏溧阳知县等职。传世有《种榆仙馆集》《桑连理馆集》《种榆仙馆印谱》等。

  陈鸿寿于嘉庆七年(1802年)十月客居邗上(扬州地区)时,刻了“江郎山馆”和“江郎”两方印。

  “江郎山馆”的边款原文为:“吾乡浙东有江郎山,为四明、天台之亚。顷游邗上,康山草堂文叔主人,宝一拳石,秀横独出,平冈迤逦,中夹溜涧,疑有水声潺然,出于石底。同人嗟赏弥日,或谓石状正与浙之江郎山俨肖,殆具体而微者。主人以恰与姓氏合,遂袭其名,并颜读书处曰江郎山馆,属予刻印,以充文玩。嘉庆七年十月十又八日,曼生并记。敏求室主藏,丁亥乍秋,吴仓石、徐襃海同观。”

  文中记叙了陈鸿寿的友人文叔把读书处取名“江郎山馆”的始末。文叔有一石头盆景,形状像浙东的江郎山,“秀横独出”,有“平冈迤逦,中夹溜涧”,看了此盆景,令人产生想象:“疑有水声潺然,出于石底。”边款上又有后人的补充内容:丁亥(1947年)秋,篆刻家吴昌硕和徐三庚观赏了这方印,时为“敏求室主人”所藏。此印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通高7.5厘米,纵3.3厘米,横2.9厘米。边款寥寥数语,描画出了江郎山的美景,颇有文学价值,正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称赞江郎山:“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文中说江郎山在“浙东”,因为古以钱塘江为界,江山属于浙东。此印边款的字用单刀直凿而成,富有神韵。

  再看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江郎山馆”和“江郎”这两方印印文。从上文可知“文叔”姓江,“江郎”就是指他了。“江郎山馆”是朱文印,“江郎”是白文印。这两方印的印文用的是汉篆,方整规矩;章法是浙派印常见的均匀布局;用细、碎的切刀和短细的冲削刀刻出,刀刃锐利,锋芒显露;细处如游丝,粗处如竹节,险劲憨拙。

  当代篆刻家孙慰祖在《陈鸿寿年表》中记载:“十月,南归客邗上。在康家草堂刻“江郎”“江郎山馆”印,款记同观者张丈寿宾、叶君生白、张君子贞、袁二又凯、寿二伯宁、吴二兰雪等。”嘉庆七年,岁次壬戌,是年秋,35岁的陈鸿寿赴京朝考,所以《年表》中说“十月,南归”。从中可知这两方印均为嘉庆七年十月陈鸿寿在康家草堂所刻。

  著名画家江寒汀(1903—1963)也收藏了一方陈鸿寿的“江郎”印章,印面“江郎”两字与上海博物馆藏的“江郎”印略有不同,三面边款。江寒汀的女儿江圣行认为,陈鸿寿刻了两方相同内容的印章(见王人梁《物有所用》一文,载于2013年7月20日《新民晚报》)。

  陈鸿寿的篆刻师承浙派的黄易,成就颇高,他因此被后人列为“西泠八家”之一。他治印运刀具千钧之力,印文苍茫浑厚,得自然天趣。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评论陈鸿寿的篆刻是“巧七而拙三”。陈鸿寿自认为“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时见天趣”,故其书画篆刻“皆以资胜”。对于篆刻,陈鸿寿觉得“此事不自为可传”,所以其作品自己并不留存,连印稿也不存,倒是友人郭友梅替他汇集了一部《种榆仙馆印谱》。陈鸿寿看到这册印谱还是挺高兴的,“言之若甚欣感者”,但他没等到印谱正式出版就去世了。

  清人蒋宝龄的《墨林今话》称:“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楷古雅有法度,篆刻得之款识为多,精严古宕,人莫能及。”陈鸿寿的印章边款,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给今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作为颇有天赋的艺术家和风雅文人,陈鸿寿在诗文、书画、篆刻、制壶、竹刻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他与江山或江郎山的关系,值得我们了解和探讨,当然也有待有识之士更深入地研究。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丹丹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