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除了乡情,还有校结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zhoudd     时间:2016-12-07 09:05:01    「我要投稿

  1980年8月建成的三层教学办公楼

 

 

  如果你12岁从乡下来到县城,进了一所中学,18岁从那里毕业,接着就离开家乡万里漂泊,求学、寻梦,从他乡到他乡,五十年游子浪迹天涯,很少甚至从未再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母校在你心中的地位,必定无与伦比,无可替代,无法清零。因为这六年,对你实在是太重要了。除了乡愁,还有校结,母校的情结。它深深地、深深地埋在每个学子的心中。

  故乡忆,最忆是母校。

  忆江山,能不忆“江中”?你曾经在那个江山的最高学府江山中学,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六年时光。

  那一年,你刚退休。第二天,你邀约了几个初高中的同窗好友,在江山火车站会合,要结伴到三千里外的三亚去玩了。老婆们连说疯了、疯了、真的疯了,骂你是罪魁祸首。因为你们都已不再年轻,没有资格任性。

  你们决定不乘飞机,打一折也不乘;你们坐火车,坐最慢的火车,享受旅游的愉悦。你们要暂时告别柴米油盐、告别妻女儿孙,一起检阅共和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欣赏祖国的美丽河山。

  铃声响了,开始检票。旅客们通过闸门,像鸭子啪啪啪地朝车厢拥去。你们说慢慢来,不怕,有位,卧铺,还都是下铺。老婆扶着围栏踮着脚尖叮嘱你:记得饭后吃二甲双胍。你说,放心吧,你说一百遍了。回去吧。你们一齐向老婆们挥手。

  “咣当”一声,列车开动了,你们回到了十八岁。

  有四十多年没有见面了,要谈的太多了,儿子、女儿、老婆……总之一切。经过半个世纪选择和沉淀的同学情,最真,最诚。三千里铁路线晃晃悠悠,在开往十八岁的列车上,母校共同的话题,伴随着你们一路呼啸前行。

  你们相互叫喊着各自的小名和外号,禁不住大呼小叫,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着、启发着,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中学时的种种趣事轶闻。

  你还记得,在熄灯铃响过以后,和谁谁谁一起在昏暗的路灯下争论数学难题。你说,那时候大家的学习都很用功,但并不是奔高考去的,因为最终上大学的连百分之十都不到,甚至一个班只有两三个。

  你记得寒冬腊月在大操场的晨练,还有值日生从大缸中分给你的一瓢洗脸的温水。

  你记得到溪东的陈家安农场劳动,你和一个同学抬着一桶肥料过须江浮桥,内心怕怕的,担心一脚踏空。那同学的名字却怎么也记不起来。

  你记得1958年在校园的菜地里炼钢铁。

  你记得去山区往学校背木头,你记得去仙霞岭的深山老林挖葛根,一种困难时期的粮食代用品。有同学插嘴说,现在可值钱了,比米还贵。

  你记得到敖平去宣传,你不会唱歌跳舞,只好和同学说相声;到丰足公社去插秧,那时叫支援农业,抢收抢种,简称“双抢”。有同学又插嘴,说他最怕蚂蟥。

  你记得操场的东边,是一大片菜地。有一天,你走了进去,看见教生物的陈福炎先生正在捉菜虫。就是在那天,你才知道那果实叫番茄。那年代,江山还很少有人见过这洋玩意儿。

  你记得1960年……

  你记得在县河的拐角处,有一个亭子,四周遮挡着,不让学生们进去,似乎很神秘。高年级学生吓唬初一的小弟弟,说里面住着科学怪人,白胡子很长……你现在知道,那是“仰止亭”。

  毕竟老年人的记忆已经不再周全,你甚至记不起当年是怎么解决学生的喝水问题的。问其他同学,也始终不得要领。

  你们忽然争论起来:江中的苏式教学楼究竟是一幢还是两幢?后来你参观校史馆,才知道起先是一幢,几年后又造了一幢。

  ……

  你们的回忆自然会提到老师,书记祝日光、校长刘信善、冯法高、李仁、方明通、沈琳敏、毛仲缪、杨怀仁、陈春华、郑鸿友……每想起一个老师的名字、每提到一件他们的往事,都是你们对老师的一次致敬。他们大多已经作古,但却活在你们的记忆中。半个世纪以后,学生们还能记得老师,是对老师的莫大慰藉。

  对了,你说,你的同学们都记得传达室那个工友余其本,有家长带什么物品比如番薯、咸菜等,正逢上课时,就交在传达室,托付老余转交。他会认认真真地记下哪个班的谁谁谁,然后妥妥地送到那位同学手中。

  你记得在你靠窗的座位上,能看到外面的走道。每当上午第四节课快要下课的时候,你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那可是肚饥的年月肚饥的年龄啊。你总是注视着那走道的拐角,在心中暗暗责怪老余太负责认真,为什么不早点出现,一瘸一拐地走向那段废钢轨,然后挥动随身带着的那只小榔头,让钢轨发出学生们盼望已久的下课的钟声。

  ……

  学校就像一辆有魔法的列车,许多人上去了,许多人下来了。当这些啷当少年背着梅干菜、地瓜干,从郎山须水间上了这趟“江中号”列车,整整六年,且行且长大,走下“江中号”时,似乎已经成了另外一个人。从江中走出的一个个青年俊彦,在各个领域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其中有些还成了社会的中坚和精英。

  你的一位比你低两届的学弟,当年因为家贫,上学时置办不了铺盖,不得不与你同寝室的一个同乡搭铺。你也由此与他结识。他曾经告诉你,有一年,因为交不了学杂费正要辍学时,是母校的领导拉了他一把,悉数免除了所有费用,让他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当他成为一名军人后,他以勤奋工作来感恩他的母校,他不仅工作出色、才气过人,还以廉洁而著名全军,最终成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成就了一个从农民到将军的奇迹。

  你的一位校友,曾经是你的同事,你曾经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你深切地体会到他勤勉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此,他深受上级的好评,在同事中有口皆碑。后来,他因出类拔萃的工作脱颖而出,成为党的一名高级干部,走上了人民政府副省长的岗位。

  你的一位同届同学,本是农家子弟,在农业大学毕业后,不忘初心,在农技岗位上服务农民,十余年尽心尽力,深受农民爱戴,众望所归,他被推上了政府的领导岗位。后来在担任一个师范大学的校长书记后,他为这个大学的茁壮发展竭尽洪荒之力,硬是让她壮大了数倍,并提升到“一本”招生线,进入了著名高校行列。

  你的一位同班同学,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电力部门第一线摸爬滚打三十年,事业卓然有成,最终坐上了某省电业局总工程师的头把交椅,并成了一名终身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全国劳动模范。

  还有更多你缘悭一面的“江中学子”,学弟学妹们在神州大地、异国他乡,播送真善美,燃放正能量。你从这些佼佼者的身上,看到了一个共同点,即母校打上的烙印:勤勉做事,踏实做人。一个勤,一个实,正是江中一代一代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是江中的无字校训!

  江中六年,管了你们六十年。

  那一天,江中的现任副校长,带领你和古今文化研究会的朱会长一行走进新校园。大广场、校史馆、科技实验楼、报告厅,教学楼……校长告诉你,学校现在总结的“江中精神”是:团结、勤勉、进取、求实。

  你感慨良多。你说,你老了。在你的记忆中沉淀的,是老江中的记忆。你永远忘不了你的老江中。现在,江山中学已经被连根拔起,安置到一个风光更加绮丽的地方。她还是你心中的老江中吗?不是。你还爱她吗?更加。因为,通过校长的介绍、参观了校史馆,你相信,她的躯体虽然已经换新,但是她的精神没有改变:除了教书,还有育人。

  是的,育人,比教书其实更重要。

  因为“教育”这个词,本来就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丹丹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