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最后的古城墙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zhoudd     时间:2016-11-14 08:38:35    「我要投稿

    

  西塘边的城墙石

 

  江山自唐武德四年(621)设县,及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从唐设县至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的九百多年间,江山并无城垣,只“左溪右山,宛然一聚落耳”。

  江山有城墙的历史始于明朝的余一龙,明嘉靖四十五年婺源人余一龙因仕授官,被吏部尚书毛恺荐为江山县令。余到任后,以民为本,为政不务苛细,一以民事为重,因矿寇之扰,议建城亘,调度各有方略,民乐子来,不半载告成,这是江山有城廓的最早记载。余一龙以珉石筑城,石色柔和,光泽似玉,又因城形似树叶,故江山老城又称“石城”或“玉叶城”。城池泱泱,纵横有度,“袤五里,高二丈余,厚一丈五尺,长一千余丈。”这是老城容量的记述。据图谱,江山老城辟有九门,由东而南逆时针旋向,分别是通昌门、通禄门、通宁门、通安门、通化门、通兴门、通贤门、通福门、通和门。然而岁月沧桑,风刀霜剑,曾经的城廓已随岁月的流逝化为乌有,逶迤的城亘也已难觅萍踪,关于老城的描述只能从泛黄的典籍中找到蛛丝马迹。但人们对老城市的眷念不消,对老城的深爱不减,并化为深深的情结,成为魂牵梦萦的依恋。

  寻访老城的踪迹我们从东门开始。东门紧挨须江的岸边,鹿溪渠便偎依在这里,这是一处繁华的地段,水陆交融,是城市的热地,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相传文武百官出入江城,皆喜欢从东门进出,也许是为了讨一份旭日东升,紫气东来的彩头。鹿溪渠是江城的血脉,渠水引自须江,从通禄门、通宁门,出北关,经余家坂,到白渡坂,再回归须江下游。鹿溪渠是人工河,它分流了须江,排洪解涝,功不可没,更重要的是它增添了城市的灵气,让广袤的城北良田有了丰沛的灌溉水源。

  大东门片区是旧城的富庶之地,在这里我们停下了脚步,此时大东门正在拆迁,颠覆性的拆除,又一片老城将消失身影。无力挽住城市变迁的步伐,但依然为老城的逝去扼腕叹息,面对夷为平地的断垣残壁,满目苍夷的景象令人凄凉,麻木了这样的情景,不知该是欣喜还是悲凉。面对瓦砾,伫立并凝望即将消失的老门楼,一块斑驳的老门牌总是挪不开我的视线,“大东门,35,一九五○年”,门牌上面还有一行细字,除“江山县”三字外已无法辨认,门牌实在太老,满身尘埃,中间也已经完全裂开,而钉在门牌上的钉子虽锈痕斑斑、不堪一击,然死死地紧抱着那堵老墙不肯分离。门牌由薄木片制成,长约十几厘米,上面的文字是用毛笔直接写上去的,也许这是江山解放初期最早的门牌。望着这块孤寂的门牌,它眼巴巴地守望在这里,煎熬着将致的末日,蓦然我觉得它不是一张普通的门牌,而是一个见证岁月的沧桑老人。它不应该落在这里,而应被请进城市的博物馆,因为它目睹了这个城市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迁。突然心里掠过一丝萌动,为什么城市拆迁就不能有取舍呢?留一些地标,留一段记忆,这样多好。我漠然了,深深为即将逝去的大东门致意。

  走出大东门,我们不敢停歇脚步,怕稍一迟缓便与这座老城失之交臂。沿鹿溪渠而下,只想寻老城更多的萍踪。然而走了漫长的一段路,竟连一块旧城墙的砖石也没能找到,这是怎样的苍凉!老城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离这座古城甚远,纵然就在它的骨子里,却依然无法嗅到它的气息。

  越过城中路,我们继续沿鹿溪渠下段前行。忽然,不远处的两座小桥映入眼帘,我知道其中一座的名称,而另一座我却浑然不知。于是寻访了周边的老居民,都是些古稀的老人,但他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法道白这两座桥的来龙去脉和它们的名称。这不禁让我感叹,历史竟如此悠远,历史又如此短暂,在他们七十年的光阴里,已忘记了这两座小桥的前世今生,而江山老城至少有1300多年的历史,他们又能记住多少呢?心灵再一次被震撼,好在有识之士为我们填补了空白,使我们能从典籍中重拾城市的这些记忆,我也从典籍中找得到了这两座桥的答案,它们分别是中秋桥和通宁桥。中秋桥近南,较为简朴,原名钟秀桥,因谐音而成了中秋桥。通宁桥趋北,由红岩石垒成,为双桥孔,因在通宁门边而得名。鹿溪渠因这些桥而便捷,并增添了别样的景致。

  由鹿溪渠西折,便可到老城的北部,按图索骥,我们在市政府的后院找到了“水星楼”的旧址,但高高的城阁和耸立的城墙再也没有了,只在冥冥的地下还埋藏着古老城墙的石基。好在有专家的引导,不然我们绝没有这样的慧眼能找到这个地方。在古城墙的石基旁,我们看到了一口老井,高高的井圈布满划痕,井圈上的字已经模糊,但仔细辨认还能认出“民国三十六年,程永森建造”的字样,看来这老井的历史并不长。由井而水,上善若水,把这口井与掘井人联系到一起,我们听到不少故事,程永森是江山老城酱坊的老板,因做善事,常被人们提起。看来做善事是会被人们纪念的,就像这古老城墙的根基和老井一样为岁月所沉积。做善事真好!

  离开了北门的老城墙基,我们又向城西出发,在西山脚下的西塘边我们找到了一段老城墙,它紧靠着环城西路,紧挨江山二中的西大门,这就是老城西面通兴门的古城墙,是江山唯一幸存并屹立的古城墙。如果仅从外面看,你绝不知这就是古城墙,因为墙体的外面已被粉饰,俨然是堵普通围墙。只有当转到它的背面,才能洞察到庐山真面目。古城墙有2米多高,呈梯形状,顶宽1.2米,底宽2米,长度还不到17米。城墙的珉石呈长方体状,方棱有度,长1.4米、高40公分、厚60公分,由于岁月的磨砺,风雨的侵蚀,古城墙已变得斑驳陆离了,有的被风化,有的已断裂,老态龙钟的样子,足可证明它的苍老和远古。墙背上有些荒草,枯萎凄凌,瑟瑟打抖,只有一棵无名树,坚强地冲出砖石的裂缝顽强地展枝,用苍老的虬枝努力地绽放生命。我惊诧于这生命的绝唱,认定这就是古城墙的灵魂。再往前走,寻到了老城的南面,可是再也寻觅不到老城的萍踪,寻遍了整个老江城,才知道环城西路西塘边的这段老城墙是江山城唯一幸存的古城墙。

  朔风猎猎,冬季已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期待来年的春天,这幸存的古城墙能有生命的奇迹!岁月留痕,这段古城墙,它是老城的记忆,它是老城的根。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丹丹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