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左坑——徐霞客的遗憾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zhoudd     时间:2016-05-13 08:43:07    「我要投稿

  康熙《江山县志》江山胜景左窝图

  重修宝陀禅寺青石碑

 

  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次游历江山,在其传世经典著作《徐霞客游记》中留下了不少江山史料。如今,清湖码头、江郎山、仙霞古道及关隘、廿八都古镇、浮盖山北麓江山片区等五处,被认定为第一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大大促进了江山旅游业发展。《徐霞客游记》中的《闽游日记后》,还清楚地记载着一个名为“左坑”的景点。左坑在哪里?左坑又有什么可游?左坑有没有开发价值?带着悬念,笔者开始查找史料,并实地探访。

  崇祯庚午年(1630)七月三十日,徐霞客在《闽游日记后》中这样记载:过江山,抵清湖,乃舍舟登陆。循溪觅胜,得石崖于北渚。崖临回澜,澄潭漱其址,隙缀茂树,石色青碧,森森有芙蓉出水态。僧结槛依之,颇觉幽胜。余踞坐石上,有刘对予者,一见如故,因为余言:“江山北二十里有左坑,岩石奇诡,探幽之屐,不可不一过。”余欣然返寓,已下午,不成行。

  这篇日记记载的是徐霞客第三次到江山,他在清湖下船后,顺着溪流寻访到北面水边的一石崖名胜,遇到一个叫刘对予的人,两人盘坐在一石头上,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从交谈中刘对予得知徐霞客的爱好,便向他推荐江山县北的左坑景点,并称左坑很适合探寻,徐霞客对此十分感兴趣,只可惜时间不够,没能成行。据《闽游日记后》记载,崇祯庚午年,徐霞客本不想外出旅游,而在福建漳州当司理的叔叔多次托人邀请前往,才于当年七月十七日启行,其目的地为福建漳州,在江山没有安排长时间停留,只是闲散时间顺路停下旅游。他在清湖过了一夜,第二天就匆匆冒雨南行了。左坑虽然未成行,但从徐霞客借用刘对予的话“不可不一过”,可以看出徐霞客对左坑非常向往,没成行也是留下遗憾的。

  志书记载中的左坑

  左坑在哪里?百度地图可找到大陈乡大唐村有个地名叫“左坑洞”,可江山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地方,难道这还是个景点?要是景点,怎么没名?

  查阅史料,令我大吃一惊,左坑在衢州旧府志、江山旧县志均有详细记载。查衢州现存最早、编于明代弘治十六年(1503)的《衢州府志》,左坑洞记载如下:县北二十里。初,有岩窦,时闻乐声,民扶土,得嵌空处伛而入,洞六七所,有石佛、石乳、石田,至者如听龙吟虎啸,辙怖欲出。岁旱则祈,安定郡王令矜名其洞以显应。有定庵在其前。再查江山现存最早、编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江山县志》,翻开便有一张江山疆域总图,图中标有江山的44个都及一些重要的桥梁和景点,图的左上角就清楚标注着“左坑”,还画有两间房子。该志记载:左坑洞,知县汪浩改名“左窝”。在县北二十里翁岩山之下,有岩窦,时闻乐声。居民寻声而上,得嵌空数处,环拱如带;巅有两涌壁,工巧绝伦。前结定庵,祀观音大士,余若宝盖石、莲花台、趺坐龛、十丈屏、洗钵泉之类,其景甚多。其县志主纂、江山教谕宋俊赞曰:阴崖万窍,龙蟒所居。广严音乐,大文以舒。该志卷一舆地志·山川,还有左窝的胜景图。

  再查1564年编的明代嘉靖《衢州府志》、1623年编的明代天启《衢州府志》、1711年编的清代康熙《衢州府志》、1813年编的清代嘉庆《常山县志》,都对左坑有记载。1873年编的清代同治《江山县志》除文字记载外,在卷之首第10页也有江山县志胜景图之左坑!

  实地探寻左坑

  查到《徐霞客游记》和衢州旧府志、江山旧县志的记载,笔者对左坑的好奇心与日俱增。为探个究竟,2015年冬,先后三次慕名前往探寻左坑。第一次正值柑橘采摘时,驾车从市区出发,经大陈,至常山县青石镇砚瓦山,右转到大唐村方家自然村,大约行驶20公里,停车一问左坑洞,老少皆知,下车再走几百米就到了。洞在半山腰,是个石灰岩溶洞群,呈带状分布,洞口有形状各异的钟乳石,洞内有流水。正在山脚下橘地里采柑橘的老爷爷,停下手中的农活,向笔者介绍起左坑洞来。一打听,老爷爷姓方,名汪家,曾任村领导。方爷爷在介绍了岩洞之后,边叹惜边摇头地说:“我这块橘地,文革前便是规模宏大的左坑寺旧址,明朝皇帝朱元璋曾到过这里,并赐名为宝陀寺,这是块风水宝地啊!以前香客不断,特别是每年庙会农历6月19日,全村农户家桌子都被寺庙借用。杭州的灵隐寺曾仿造该寺建造。只可惜宝陀寺文革时给毁了,村里还有寺庙的旧石碑、石匾呢。宝陀寺的匾在村原加米厂里。”据《康熙江山县志》记载:宝陀寺,即左坑。元至正八年(1348)建,寻毁。明万历间(1573-1620)重建。四方祈福者甚众。该志共收录江山41座寺庙,唯有该寺加注“四方祈福者甚众”,可见当年香火之旺。村原加米厂就在村徐氏宗祠后面,回到村中我们就急着找人开门寻找,可什么也没找着,时间不早,只能回城了。方爷爷还告知,以前方家人去县城全都走新塘坞的,很近。虽寺庙已不在,但左坑洞确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关于寺庙的说法我只能半信半疑。

  几天之后的一晴天,笔者再次驾车前往探寻,这次经新塘坞,车停岭里自然村,步行经乌龟石头根,翻过方塘岭,沿清澈小溪下行一公里,左坑洞就到了。这条步行的山路和田间小道不宽,但全程均有石头铺设,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三座古石拱桥,其中左坑寺下的两座分别称长老棚桥和水碓桥,古道的感觉油然而生。一路上奇山怪石随处可见。半路正遇70岁的村民毛金良,他一边为我们引路,一边为我们介绍。他说,左坑洞正位于一条龙的龙头位置,两条路正好是两条龙须,龙身是经常山青石到衢州,而龙尾在柯城区航埠镇。左坑洞对面的山分别有一面大钟和一面大鼓,传说龙听到钟鼓声就停在这里了。在方家自然村村口,左边为狮子山,右边为象鼻山,方家村有狮象把门,十分吉祥。临别时,毛老自信地对笔者说,“这地方总有一天会热闹起来的!”

  两次从不同的路线探寻左坑,给了笔者直观的感受,可这些都是口口相传的。为寻找更有说服力的本地文字记载,去年底,笔者第三次进村探寻。方汪家爷爷对左坑寺很了解,因事先便同方爷爷取得联系,来到村里查找十分顺利。很快就在村中一小寺庙找到了一块“重修宝陀禅寺碑记”的青石碑,又在废弃的加米厂里挖出已磨损严重的宝陀寺青石匾,还在村委办公室查到了一些当地家谱。这些对笔者来说如获至宝!均认真地一一拍了照片。

  皇帝敕封的左坑寺

  回到单位,急切开始对碑文进行研究,左坑寺也即宝陀寺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渐渐清晰起来。

  从废弃的加米厂里挖出的宝陀寺青石残匾,长170cm,宽86 cm,厚5 cm,右上角已破损,中间大字也磨损严重,但庆幸的是还留下很多文字。匾额上方中间“敕封”两字特别清晰,匾名繁体的“宝陀”两字依稀可见,而“寺”已基本被磨平,落款“访士徐国光敬书”也清楚,最可惜的是右上角的破损没能找到时间信息。令笔者兴奋的是“敕封”两字,敕封是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官位、财物、奴婢、妃妾、其它头衔,是帝王制度的专属词汇。这可让笔者产生更加浓厚兴趣,难道正如方爷爷说的同皇帝有关?是哪个皇帝敕封的?答案就在“重修宝陀禅寺碑记”中!

  “重修宝陀禅寺碑记”青石碑,碑高175 cm,宽60 cm,厚8 cm。据方爷爷介绍,此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出钱100元,从农户家收购回来放在现小寺庙里的。小寺庙里供奉着四尊佛像,靠墙摆放着的青石碑就在佛像边。碑额重修宝陀禅寺碑记字体为小篆体,抬头为“赐进士方林郎知江山县事辛酉(1740)……邱肇熊文”,邱肇熊,字西重,江西宜黄人,乾隆丙辰(1736)进士,辛酉至癸亥(1742)任浙江江山县令,升云南嵩明州转黑盐井提举、琅盐井提举。落款为“浙江处州府松阳县儒学教谕毛廷梓篆额,浙江衢州府学生员戴圣绅书开,乾隆八年(1742)癸亥新秋月吉旦敬立。”碑文上部清晰,下部有些破损脱落,共15行,每行约50字,文中写道:“邑中林壑之胜著名者十而为之冠……,左坑一名左窝,取邵子安乐之义,明永乐时敕建宝陀寺。”至此,宝陀寺的来历找到答案了,是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敕封的。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为朱元璋四子,1402年至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人称其为永乐皇帝。左坑同皇帝有关,这并不只是民间传说,而是有历史依据的。对于左坑的名胜地位,乾隆六年时任江山县令邱肇熊称为“邑中林壑之胜著名者十而为之冠”,左坑徐霞客没能成行,确是三次江山之行的最大遗憾。

  古诗文中的左坑

  三次左坑探寻,找到了很多新线索,再翻查史料,又发现有很多左坑、左窝、宝陀寺等在古诗文中记载,大大丰富了左坑的内容。

  在江山县志中找到一篇重要记文《左窝记》,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江山县令汪浩所撰。记文按语曰:左窝者即旧志之左坑也,坑为深堑,人方虑其坠陷,奚名胜,为是山下峻不矗,状类馎饪,中敞豁如箕,康节所为以安乐名窝也。余故易坑以窝云。这就是县令亲自改名的原因,并道出其洞与寺所在地形像只簸箕。对美景的描写更是惟妙惟肖,触景生情。记曰:岿然南向,山脊匀圆如弯弓,脊下有泉一泓,为士人取水雩祷处。面山孤挺一峰,如香炉,与寺门对峙……心怡者久之,伛偻达阁后,筼筜森翠,鲜碧一洗尘容。仰视则岩崿绣错,瑰玮万状,常闻滴沥声不绝。中方幅石壁如大璞,两旁有洞如艇,深广如之,夏秋水渴可通人行。壁高二三丈许,结为华盖,如大士之宝座。左壁有孤石,秀削如人立,俗谓为大士现身,将无然。其间窟窈下垂者,复疏密有度,蒙茸陆梁之状,蔑如也。而其玲珑奇诡,则固难以言似。

  至于岩石的形状,记中说有像方珪的,有像圆璧的,有像马面的,有像象首的,有像龙蛇蜕骨的,为玄熊蚺舕的,有像蛟虬盘屈的……汪浩还引用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的“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诗,提问:“若此者十日五日能之乎?”“此真画者也,然则真画者其将能之乎?”借以赞叹大自然造化而成的左坑如一幅山水画。文末汪浩还感叹:“所惜以泉石胜赏处,荒村野落中,为白苇黄茅所湮没,而仙客骚人不闻托迹也。”

  300年前汪浩县令亲自为左坑改名,并撰写600多字记,足见此地、此寺、此山、此水的非同寻常了。左坑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文。明施幼学《宝陀寺》诗中写道:薜萝岩石古,风雨佛堂幽。清钱塘金绍昌《左坑宝陀寺》诗中写道:玲珑窥乳窦,空响时滴沥。洞壑沓然深,仙灵邈难觌。王锦霆《左窝寺》诗中写道:数仞翠屏和月卧,一泓香钵带云移,幻态岩边看不尽,留题深愧色丝辞。刘佳《左窝寺》诗中写道:再拜掷灵筄,吉语赐第一。刘佳历任江苏奉贤、溧水县知县等,嘉庆十三年参加乡试,举全省第六。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徐霞客旅行只带“一杖、一袱被”,旅伴只有顾姓仆人和僧人静闻,外出常宿营在寺庙里。徐霞客对洞穴情有独钟,仅在其游记中记载的洞穴就有357个,其中他亲自入洞考察的达306个。至此,左坑有洞、有寺,就不用为刘对予向徐霞客推荐左坑景点找原因了。

  静待开发的左坑

  结合史料、碑文和实地探访,左坑是“不可不一过”的胜地,其开发价值很大。

  左坑位于大陈乡大唐村,该村溶洞较多,洞壑幽深,钟乳石累累,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离左坑洞不远有大唐洞,《康熙江山县志》记载:去左坑洞二里,历石磴而下,可坐百余人,石床丹灶具在,旁开一窦,执炬而入,有石佛、石狮、石象、石伞、石田,田限上有仙迹,至深杳处,石塞其门,人不敢入。该村还有湖山坑洞,据1990年编的《江山市志》记载:1981年5月,县文管会与浙江省博物馆自然部共同发掘,获豪猪、熊、大熊猫、中国犀、巨獏、鹿、水牛、豹、羊等12种动物化石牙齿116颗,确认为第四纪晚更新纪大熊猫、剑齿象群动物沉积。大唐村还有保存较好的徐氏宗祠,抗战时期,300多人的江山北乡保甲自卫委员会在此开会宣布成立,并于1943年受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令褒奖。大陈乡境内除丰富的石灰石外,还有石煤、紫金石等矿产资源,青石和景观石丰富。大陈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美丽乡村、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A级景区大陈村。

  左坑也位于江山—莲塘—新塘坞—大唐的古道上,沿途旅游资源丰富。有四亿多年前的寒武——奥陶纪遗址,该遗址已于2011年7月被国际地科联批准建立为我国的第十枚“金钉子”,称之为江山阶“金钉子”,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有民国四年(1915)曾获世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的石灰石、石灰窑旧址。有华市林、石棺、象鼻石等形状各异的“海底世界”景区。沿途村庄民风淳朴,民俗突出,并有千余亩观光林,游人可体验夏摘枇杷、秋摘柑橘的农家乐趣。目前,从新塘坞到大唐的矿山公路也已打通,也为游线开辟打下基础。

  左坑及其周边可以说旅游资源丰富,当前江山市正在大力推进旅游富民二次创业,2015年江山市领导多次提出,江山旅游要在做好核心景区建设的同时,加大发展以大陈为中心的北部休闲旅游,启动全市域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而左坑的保护与开发正好可与江山旅游发展设想一致,可为丰富江山旅游资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左坑,这是大自然留给江山人民的财富,是历史积淀深厚的宝地,是徐霞客江山之行留给后人的悬念,也该被认定为“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让当年旅行家徐霞客的遗憾成为当今江山旅游的又一宝贵资源。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丹丹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