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江山早期教育家——杨文洵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zhoug     时间:2016-01-08 09:24:03    「我要投稿

  杨文洵担任省立第八中学校长时的照片

  日本早稻田大学保存的《舍生原籍调簿》

  近日,日本江山同乡会秘书长郑海洋,向我市领导及衢州日报社等单位发出求助,请求帮助查找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江山人杨文洵先生的资料及他的后代。笔者得知情况后,立即设法查找,分别从衢州市、衢江区、江山市档案馆,衢州一中、江山实验小学校史馆及江西省玉山县仙岩镇等处找到了杨文洵的相关资料,又结合郑海洋从日本发回的资料。于是,杨文洵的求学、工作经历逐渐清晰起来——他是江山最早留学的官派学生、文溪高等小学堂的堂长、两任省立八中的校长、省教育厅科长、地理研究专家,也是江山早期教育家。

  最早留学国外的官派学生

  《江山民国史稿》教育志卷记载:“留学国外者,以大桑园杨文洵,在城王槱始。”在书中录有463人的《各学校毕业生名单》中,杨文洵列居首位,并注明“杨文洵,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毕业。”史料说明,他是江山最早留学日本的官派学生。

  清末,中国陷入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境地,为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中国人开始到日本留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浙江省派出百名师范生前往日本留学,江山杨文洵、王槱通过考试选拔,以完全官费身份出国。

  杨文洵就读的日本早稻田大学,简称早大,创办于1882年,是日本久负盛名的顶尖大学。创始人大隈重信是原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他以“学问的独立”、“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造就模范国民”为办校方针,在他的带领下,早稻田大学于1903年设置高等师范部,1905年开办了中国清朝留学生部(1910年结束),杨文洵便是清朝留学生部的首批学生之一。

  一百多年过去了,日本早稻田校史资料中心还保存着很多杨文洵的档案,有《舍生原籍调簿》、《成绩簿》、《鸿迹帖》等。据《舍生原籍调簿》记载:“杨文洵,籍贯衢州府江山县,年龄24岁,父聚堂。”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七月的《成绩簿》中,记有杨文洵当时的成绩单,他的学号是第14号,他当时所修的课程有教育法令、伦理、教育、心理、近世史,最近史、文明史、人文地理、地图、法制、经济、体育、列强大势等,其中教育85分、文明史92分、人文地理85分,成绩优秀。《鸿迹帖》是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归国前的留言册。里面的字画多是感谢师长、早稻田大学或日本的,杨文洵的留言更具特色,他从《道德经》中摘抄了三段经典语句,落款是“清国浙江江山县留学生杨文洵,呈早稻田大学总长大隈伯爵、同大学学长高田博士教正”,时间是明治四十一年六月上旬,其内容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大隈伯爵即大隈重信,时任早稻田大学总长;高田博士即高田早苗,后于1921年任该校校长。还有一张早稻田大学中国留学生部第一次毕业生合照,杨文洵就在其中。

  文溪高等小学堂的堂长

  光绪三十四年(1908),杨文洵毕业后回国参与编著中学地理教科书。宣统二年(1910)7月,杨文洵任江山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堂长,该学堂前身是文溪书院;光绪三十一年,改为江山中学堂;光绪三十四年,由知县蒯思改中学为文溪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民国政府成立后,学校由官立改为县立。同年5月,杨文洵卸任高等小学堂堂长。在实验小学校史馆历任校长名录中,杨文洵列第三任。

  杨文洵担任校长期间,把从日本留学带回来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经验付诸实践,增设格致等自然科学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科学知识。他开辟操场,围筑垣墙,建造学生膳厅,改建事务室,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他还修建仰止亭,凝聚文化底蕴。仰止亭位于县河西路,也叫八角亭,两层八角,构筑精巧,建筑规模较大。此亭四面环水,八角翘首,唯东面一小桥通往校内,路上行人游客,可望而不可及,也名“皆水亭”。旁边还有四角亭(梯云亭),闲暇之余,石栏上往往座无虚席,不少学生会在此交流学业,各抒己见,文化氛围浓厚。1974年,由于城市改造,原县河被填埋,仰止亭被拆除,但江山人对仰止亭的情感并没有改变。2009年,江山中学决定在城北新校区重建仰止亭,受到了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欢迎。2013年,仰止亭还被写进了江山中学校歌,在一代代莘莘学子中广为传唱。

  两任省立八中的校长

  杨文洵卸任高等小学堂堂长后,调往衢州。民国二年(1913)就任省立八中校长。省立八中是衢州历史最悠久的中学,杨文洵担任校长期间,笃学践履,办学认真,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组织教师参与校务,严格校纪和教育教学要求。他的举措锐意革新,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训练,并缩短了学习年限,改学制五年为四年,废“读经讲经”课,设格致(理化)、博物、地理等课程,拓宽了教学领域;充实图书,添置仪器,辟实验室、标本室,聘具真才实学者任教,一时名流荟萃;对品学兼优、家境清寒学生,则千方百计帮助完成学业,深受学生爱戴。民国三年,他卸任校长,后调任浙江省金衢严区省视学、省教育厅科长,并当选省议员。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杨文洵复任省立八中校长。他身体力行,带领并依靠全体师生,致力于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传授进步思想,先后成立文艺、美术、音乐各种兴趣小组,因材施教,培育各种人才。当时,该校设有中学、师范、小学三部。民国十四年,学校师生上街游行示威,并致电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工商各界,声援由“五卅惨案”引发的反帝运动。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北伐途径衢州,驻扎于学校操场。在任三年期间,共有中学部毕业生274人、师范部毕业生119人。期时,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哲学家华岗,以及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徐以新,均在该校就读。

  地理研究的专家

  杨文洵一直都对中外地理十分感兴趣,《新制外国地理教本》、《中外地理大全》等书都是他的著作。《新制外国地理教本》由中华书局于民国三年(1914)印刷发行,是通过教育部审定的中学校适用课本。《中外地理大全》由他和同学陶孟和编译,共两卷,上卷为中国之部,下卷为外国之部,民国五年(1916)由中华书局出版,受到读者的欢迎,10年内就再版了7次。

  杨文洵对地理的研究及写作水平,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很快就被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的中华书局看中。1927年,杨文洵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之后他又出版了很多著作,有《中国地理新志》、《新中华外国地理》(全一册,初级中学用)、《自然地理》(高级中学用)、《普通教育新地理(教科书)》八卷、《中学地理教科书》、《地学概论》等,可见其在地理方面的建树与贡献。其中,《新中华外国地理》于民国十九年发行,至民国廿三年已13次再版;《自然地理》被称为国内教学自然地理最有系统最切实际的善本;《中国地理新志》是由杨文洵和韩非木等人合编,于民国廿四年首发。他的著作非常畅销,常常供不应求,不断再版。杨文洵虽没直接从事教育工作,但他编写了很多教科书,以另一个方式为教育事业服务。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作为江山早期的教育家,杨文洵的一生都致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在那个思想封闭的年代,杨文洵留学归来的先进思想、办学理念,像一阵春风吹进了家乡的校园,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杰出的青年,推动着整个衢州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今年,是杨文洵留学日本111周年,他用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是江山人民的骄傲!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耕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