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徐永祥:第二次天目山保卫战的见证者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jcc     时间:2015-09-22 08:38:03    「我要投稿

  入伍当兵出去闯

  1926年4月26日,徐永祥出生在清湖的一个贫苦家庭。7岁丧母,9岁丧父,家里一贫如洗。为了生计,年幼的他只好到镇上,给一家山货店做童工,这一干就是9年。

  1942年8月,一支部队来村里招兵。听说这是一支抗日部队,而且当兵能吃饱饭,说不定还能混出点样子,徐永祥决定出去闯闯。

  带着满心期待,徐永祥与同村的一群小伙子,顺利地入了伍。此时他才知道,自己参加的是抗日忠义救国军,总指挥叫马智超。

  徐永祥跟随部队几经辗转,最后驻扎在安徽省宁国县万家桥。一个月的军事训练,让徐永祥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蜕变成初步掌握有关军事技能的军人。

  新兵军事训练结束后,徐永祥被编入调查室。该调查室主任是江山人刘方雄,副主任叫郑海良。由于踏实肯干、责任心强,徐永祥被分配给郑海良当勤务兵,负责生活起居、安全护卫。几个月后,因为战事严峻,警卫任务加重,他被派遣到调查室警卫排,负责调查室的站岗警卫。

  徐永祥所在警卫排的主要任务,是给忠义救国军的调查室做安全保卫,主要在后方活动,相比在前线作战的士兵而言,徐永祥入伍前期的军队生活还算安稳。但这种安稳随着第二次天目山保卫战,发生了改变。

  声东击西打游击

  天目山脉与中条山脉、太行山脉并称为中国战场上的3个游击根据地,它的军事力量集中在接近南京的溧水,且军事行动异常活跃;政治力量在与上海接壤的嘉兴地区,并得到了巩固发展。日本鬼子常常受到各方打击,伤透了脑筋。

  1941年,天目山抗日根据地遭到鬼子的狂轰滥炸,抗日军民并没屈服。敌人更加恼羞成怒,决定大动干戈,在苏浙皖地区分进合击,妄图一举摧毁天目山根据地。从1943年初开始,苏浙皖地区的鬼子开始抽调附近战区兵力,大举进军天目山地区。为此,忠义救国军在浙江天目山地区与鬼子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这就是著名的第二次“天目山保卫战”。

  1943年10月,因前方战事吃紧,徐永祥所在的警卫排也被派遣到前线参战。为了不被敌军发现,部队半夜两点出发,利用夜色的掩护,向目的地进发。当时,下着瓢泼大雨,战士们没有雨衣,只能淋雨行军。

  到达天目山地区后,根据上级指示,徐永祥所在的部队进入指定作战区域,与鬼子展开激战。鬼子无论作战人数还是作战装备,都占据绝对优势。鬼子人数众多,徐永祥和战友们就避开与鬼子正面大规模作战,采取游击战的方式,与敌周旋。“声东击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牵着敌人的鼻子转,搅得鬼子摸不着头脑。鬼子装备先进,飞机、大炮齐上阵,徐永祥和他的战友们就避开白天时间和开阔区域,专挑夜里和林区作战,让鬼子的飞机、大炮变成了“瞎子”。

  诱敌深入巧伏击

  最让徐永祥难忘的是他亲身经历的一次伏击战。在那次战斗中,徐永祥和战友们将鬼子一支100多人的部队,诱进包围圈。当鬼子意识到进了“口袋”后,便像发了疯的野兽,妄图利用装备优势,进行最后的反击。但徐永祥和战友们早就有所准备,避开鬼子锋芒,利用地形优势,分开隐蔽,死死地牵制敌人。等敌人的猛攻停止后,再对鬼子发起猛烈攻击。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在徐永祥周围不断爆炸,子弹在身边呼啸而过,但他毫无惧色,沉着应对。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鬼子开始招架不住,徐永祥所在部队开始向鬼子发起了总攻。随着冲锋号响起,徐永祥和战友们一起冲向敌人,杀声震天……

  在这次战斗中,徐永祥和战友们全歼了鬼子,取得了伏击战的胜利,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10多位警卫排兄弟却壮烈牺牲了。

  经过近1个月的战斗后,天目山保卫战最终以鬼子的溃败而结束。战后,徐永祥跟随部队前往余杭休整。

  抗战胜利后,忠义救国军进行了改编,徐永祥所在部队就地解散,徐永祥也就地转业,回到了家乡清湖镇。

  全国解放后,徐永祥在家做起了贩卖木材的生意。虽然他有参加国民党部队的经历,幸运的是没有遭受过政治迫害,只是曾参加过大队学习,做过义务工而已。

  如今,89岁的徐永祥身体健康、耳聪目明、儿女孝顺。但不幸的是,老伴11年前去世,膝下三子两女,大儿子多年前失散,其余两子两女均在家务农。

  70多年前参军抗战的经历,成为徐永祥渐渐远去却永不磨灭的记忆。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姜层层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