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阳光照耀花大门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jcc     时间:2015-08-05 08:51:47    「我要投稿

  1980年10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灿烂,时任江山县委书记董朝才走过卅二都街,走到花大门时,被门前的两个石鼓所吸引。上前端详摩挲了一番后,转身对大伙说:“这户人家以前是做大官的。”从花大门里走出来、走上乡计划生育专管员岗位的周玉婷,那年才25岁,县委书记的话让她半信半疑:“怎么没听父亲说起呢?”

  几天后,周春生从峡口供销社回家休息,听了女儿的疑问,笑眯眯地从里间衣柜里翻出一张包得严严实实、旧得发黄的纸来,小心地摊开,说:“老董说得没错,花大门是太太公从本家族叔手上买来的——这就是当年的买房契,到我手上已经传了五代了。”

  房契上写着,买卖花大门的时间是同治二年,也就是公元1863年。买房人叫周起轩,卖房人叫周尚德;周尚德不是花大门的建造者,建造者是他的爷爷周文光。周文光是乾隆年间举人,曾经在嘉兴等地做过官。

  这是一所耗资巨大的房子。从乾隆六十年到嘉庆二年,每天几十号师傅、徒弟、杂工,进进出出、忙忙碌碌,花了将近三年时间,花大门才竣工落成。

  花大门很大。1952年土改的时候丈量过,占地1400多平方米。花大门有一厅三堂二天井:大门进去是照面厅,从南向北走,依次是上堂、中堂、后堂;堂与堂之间各有一个大天井。

  花大门很气派。大门上方有木制雕花门头,镌刻着各色奇花异草,或一枝独秀,或花团锦簇;或含苞待放,或姹紫嫣红。一朵朵、一束束,无不栩栩如生,据说这就是“花大门”名称的由来。花大门门槛是石砌的,高及膝盖,小孩进出得手脚并用才能爬过去。花大门里大大小小的柱子有几十根,都用整根木头加工而成。靠墙而立的八根檐柱全是石柱子。石柱不怕火烧雨淋、虫蛀霉变,经得起水与火的考验。气度不凡的还有门前的两个石鼓,大门槛两端承托大门转轴的石墩。门前一对大石鼓,立的是等级贵贱。明清朝廷有规定,只有官宦人家的石墩才能雕成圆鼓形;而无功名者,即使富甲天下,也只能雕成方形。两者形似而实不同,行家才能看懂其中门道。

  关于这石鼓,村里流传着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卅二都村民周石法被国民党政府抓了壮丁。经过花大门,押送他的两个乡丁走过去要水喝,并悠闲地坐在石鼓上歇息。周石法心里一激灵,撒开双腿就往大花门里跑。没想到双脚一发力,却摔了个大跟斗——被花大门高高的门槛绊倒了,结果给乡丁轻松抓住,还受了一顿毒打。

  今年7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周春生在花大门前向我们谈起这段往事时,旁边一个中年人还不时补充两句。“他是谁?”我问。“他就是周石法的儿子。”周春生回答说。

  若周文光死而有知,一定会为自己花费了巨资和心血的花大门,被后代“败家子”转卖他人而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其实,这不能怪子孙不肖,天灾人祸不断是直接原因。进入同治年间,周家流年不利。先是文溪边的一片良田,因山洪暴发,一夜间被冲成一片沙石滩,再无法耕种。当年底,家里又发生一场大火,虽经抢救,后堂还是被烧成一片白地。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无钱及时修缮,梁上君子又乘虚而入,见什么拿什么,将周家洗劫一空。偷得周尚德六兄弟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不得不走上卖地卖房的绝路。

  其实花大门的悲剧,更是满清政府从康乾盛世走向没落衰亡的一个缩影。“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贪污腐败越来越严重,苛捐杂税越来越繁多;富人越来越少,穷人越来越多。周文光的子孙们没有一个是纨袴子弟,却依然无法阻止大家族的航船驶向沉没,这是时代的悲剧。

  树挪死,人挪活。周家六兄弟决定卖掉花大门,去江西发展,寻找命运的转机。于是,周氏本家兄弟叔侄收到口头通知:有愿意买花大门的,请告知周尚德兄弟。周春生的太太公周起轩东挪西借,终于凑齐一百一十两银子,成了花大门的新主人。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周起轩都无法从幸福中清醒过来。他常常一遍又一遍地从花大门外走进来,走过照面厅,绕过天井,走到下堂,站住,四面看看。他很想把大门楹联改为“爰得我所”——周起轩读过几年私塾,觉得这四个字最能表达他自豪兴奋的心境。

  周春生今年85岁了,耳朵有些不太灵便了,但只要谈起家谱、谈起祠堂、谈起花大门,老人便耳朵灵光了,说话伶俐了,精气神足足的了。6月中旬的那个星期天,周春生又翻出那张写于同治二年的房契给我们看。150多年过去,岁月无情地侵蚀、消磨着人们对花大门的记忆,曾经的轰轰烈烈、曾经的悲悲切切,都消失在往事随风中;但因为眼前这张发黄的江西永丰绵纸,我们能够用想象去复原花大门的前世今生,去寻找生命的来源和方向。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现实中,活在梦想中,又活在传承里。没有传承的现实是灰色的,没有传承的梦想是苍白的。接棒传承,就是留住我们心灵的悸动。

  国有史,家有谱,村有古屋须保护,不能等到无法挽回的时候才追悔莫及。留住文化,留住历史,才能留住我们的根。

  离开花大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阳光依然很灿烂,把花大门上“瑞应祥光”四个大字照得格外醒目。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姜层层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