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张长礼:硝烟磨炼意志 战火铸就光荣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jcc     时间:2015-07-03 08:51:22    「我要投稿

  人物简介

  张长礼,男,汉族,1924年1月生于安徽省泗县农民家庭。1943年7月参加革命,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过1944年冬界河战役、1945年7月水沟头战役、1946年12月涟水保卫战、1947年夏莱芜战役、1948年8月济南战役、1948年冬淮海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1949年5月后参加了解放杭州、萧山、宁波、温州、舟山、奉化、洞头等战役。

  在部队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四等功5次,记优6次。离休后,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离休干部,在杭州定居后,连续两年被评为社区优秀共产党员,每年都参加杭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并多次撰文发表战争回忆录。

  有这么一群人,年轻的时候,他们与日寇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现在老了,却有着一段忘不了的岁月、一批忘不了的人。他们的回忆汇聚在一起,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就是一座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血火丰碑——92岁的张长礼老人,正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为了不挨饿,参加新四军”

  1924年1月,张长礼出生于安徽省泗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和旧中国无数的劳苦大众一样,家里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家人的生计,全靠父亲帮人做长工来维持,“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父亲就只能领着一大家子外出讨饭。”回忆起童年,张长礼颇为心酸。

  母亲去世得早、父亲体弱多病、哥哥外出谋生不久就音信全无、弟弟妹妹尚年幼,于是乎,在姐姐出嫁后,14岁的张长礼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拾柴、挖野菜、剥树皮、采树叶……他千方百计地为四口人的口粮忙碌着,可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

  1943年,村里来了新四军,“人家告诉我,新四军是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而且只要加入新四军,家里人的生活会有人帮着照料,我当时就动心了。”次日,张长礼步行十几里路,找到了地下区委所在地,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新四军,“当时是泗灵睢独立团,后来编入新四军第4师9旅25团,师长是大名鼎鼎的彭雪枫,我被分配在警卫连。”

  刚入伍,张长礼就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每个人发到的衣服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记号,比如说,一个圆圈就代表是团员,五角星就代表是党员,一旦在战场上伤亡,全靠这些记号来确定战友们的身份。”回忆起这段历史,张长礼的记性特别好,他说,当时汉奸多、内鬼多,在连队里做什么事都得非常小心。“即便是同一个班、同一个排的人,也未必知道哪些人是党员。遇到有任务的时候,往往只能用一些特定的眼神、手势来交流和沟通。”

  “上前线,杀鬼子,大家争先恐后”

  由于在警卫连,张长礼的任务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团里的警卫工作,二是看守俘虏。“每天听着前线传来的各种消息,看着战友们出生入死,我可谓是百爪挠心,期待自己也能冲到前线去,多杀几个鬼子。”

  张长礼的等待并没有太久。1943年12月的一天,驻扎在江苏省睢宁县的连队接到任务,在秋集镇有一处日本鬼子和伪军的驻点,里面有1000多人,要设法予以痛击。“那天下着大雪,地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我们下午四五点钟出发,走了30多里路,到达秋集镇附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张长礼说,由于敌人的防御工事很牢固,他和战友们还扛着梯子,准备爬墙进入。然而,一方面因为自己的武器装备太差,一方面因为狡猾的敌人固守地利,前面战友的数次冲击都以失败而告终。战斗持续到天明时分,部队在伤亡30多人后,无奈地选择撤退。“零下七八度,我在雪地里趴了一夜,什么也没干,撤退的时候,鞋子、袜子全湿了。”回忆起这场第一次直面鬼子的战斗,张长礼的语气中充满了遗憾。

  此后,部队转战安徽省凤阳县、泗县等地,经历了数场战斗后,张长礼也逐渐成熟起来了。1945年7月,部队来到山东省枣庄市陶庄,“当地有个煤窑,驻扎着1000多日军、900多伪军,煤窑周边有高高的围墙,还设有电网,防备相当严密。”张长礼说,团里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誓要铲除这颗毒瘤。考虑到敌我实力悬殊,我军兵分四路,趁着夜色挖地道进入煤窑。一直挖到天亮,而后又马不停蹄地将4条地道打通,对敌人形成合围之势。“当我们神兵天降般地出现在鬼子们的面前时,这些敌人完全吓蒙了。通过一番喊话和谈判,最终我们迫使敌人无条件投降。”张长礼兴奋地说,第二天敌人还派过来一架飞机,想侦查下我军是如何将他们包围的。我军发现后,毫不犹豫地将其打了下来。

  “江山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日本鬼子投降后,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1946年12月,在与国民党七十四师作战时,张长礼头部负伤,不得不前往华东第七后方医院休养。“抗美援朝之初,我也报名参加志愿军,但首长考虑到我的身体,拒绝了我前往朝鲜战场的请求。”1950年12月,张长礼开始担任浙江省第一康复医院院总部机关书记,随后又调浙江省第一康复医院精神病防治所任副政治协理员、浙江省第一康复医院第三所任政治协理员。

  1958年12月,张长礼作为浙江省卫生厅检查组成员,来到江山县检查工作。当时,江山的卫生工作相当薄弱,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才。时任县委书记的陶健向省卫生厅领导提出,希望能派几名优秀的干部到江山来,帮助江山将卫生工作搞上去——很快,领导选择了张长礼,让他留在江山。

  到江山后,张长礼先后任江山县人民医院院长、凤林大公社医院院长、淤头医院院长、县中医院院长。这期间,他走遍了全县46个乡镇,无数次自己背着棉被、带着医疗队,走村串户,给群众看病,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1964年1月,张长礼调医药公司任党支书、经理、革委会主任;1977年9月以后,先后调商业局、百货公司、蔬菜公司、水产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任党组成员、革委会主任、副局长、经理、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在十年动乱期间,张长礼遭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和屈辱。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和折磨,他从来没有低过头,他说:“我是一名抗战老兵,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我都记得自己是打过日本鬼子的人!”

  在江山工作生活了36年,张长礼深深地爱着这里,他常常告诉儿孙们,江山就是他们老张家的第二故乡。

  采访札记:

  “漫卷红旗长剑利,兜鍪壮士的卢雄。中华岂能容倭寇,正道人间世事瞳。”70多年前毅然挺立在抗战硝烟中的将士,在浩渺的人海中,正以蹒跚的脚步渐行渐远。在采访中,张长礼不时地为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取得战争的胜利而欣喜,同时又为战火中牺牲的战友和无辜百姓而悲伤。

  如今,身为三等甲级伤残的老兵,92岁的张长礼已经耳不聪、眼不明,写字都会手发抖,但他依然思维敏捷、嗓音洪亮,笑声格外爽朗。他笑称:“中国军人怎能被病魔打倒,当过兵就得有当过兵的样子。”话语间,他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年轻时的抗战歌曲:“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工农军队勇敢前进……”声音一声比一声高,老人紧握拳头,眼神格外坚定。“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杀害无辜的百姓,这是铁的历史,怎么狡辩都改变不了。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姜层层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