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郭沫若与江山姑娘徐亦定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yumm     时间:2015-03-04 08:56:03    「我要投稿

  诗集《瓶》的封面

  市心街经堂右巷2号徐亦定祖宅(沈天法摄)

  梅花呀,我谢你幽情,

  你带回了我的青春。

  我久已干涸了的心泉,

  又从我化石的胸中飞迸。

  我这个小小的瓶中,

  每日有清泉灌注,

  梅花哟,我深深祝你长存,

  永远的春风和煦。

  这段诗节选自著名诗人郭沫若1925年3月9日写的《献诗》(组诗《瓶》的外一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用优美的诗句,向“梅花”献上了自己的满腔爱意,并隐约诉说了一段恋爱故事。诗中的“梅花”到底是谁?诗人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写成组诗《瓶》和同题散文《孤山的梅花》的呢?这一直是中国诗坛乃至整个文坛关注的一个悬案,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为了破解为一悬案,笔者查证到,诗人蒲风1936年4月在日本拜访郭沫若时,特意问他:“《瓶》的组诗是如何创作出来的?”郭沫若回答说:“全是写实,并无多少想象成分。”笔者认为这是事实。另外,上海文史馆沈飞德先生曾采访过郁达夫先生夫人王映霞,王女士向他介绍说,郭沫若诗中的“梅花”就是与笔者同乡同宗的徐亦定。笔者因而对此悬案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采访了杭州市和江山市的多位相关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对此悬案作了一番新的探究,终于查清了来龙去脉。

  宝石山上的邂逅

  1924年冬天,32岁的郭沫若带着日本妻子安娜(佐藤富子)和3个子女从东京回国,住在上海环龙路44号一间不大的房子里。1925年2月6日(农历正月十四),郭沫若收到一封杭州友人寄来的信,邀请他到杭州西湖赏月观梅。他本想带孩子同去游玩,但因当时军阀混战,担心路上有危险,后来还是自己一个人前往。

  到达杭州后,郭沫若先在旅馆住了一夜。2月15日上午,他在徐葆炎等友人的陪同下,去攀登宝石山。为了增加旅游的欢乐气氛,徐葆炎还叫上了在杭州浙江省立女子中学校读书的堂妹徐亦定。徐亦定原名徐逸庭,1907年出生在江山县城关镇市心街经堂右巷2号的一个书香之家。另据江山史书记载:徐亦定的祖上曾出过一位叫徐霈的大人物,徐霈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拜著名理学家王阳明为师,为王阳明之得意门生,深得“致良知”哲学之要旨。嘉靖二十年(1541)中进士,之后入仕途,历任两湖监察御史、朝廷监察御史。嘉靖二十七年(1548),内阁首辅夏言与陕西三边总督曾铣受奸臣严嵩陷害,先后被斩。徐霈激于义愤,冒死上书朝廷抗议,结果遭罚廷杖,血染朝衣,继被远谪贵阳。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嵩父子遭黜,忠臣徐霈又被朝廷召回,历任河南学政、广东左布政使。隆庆初年(约1567)徐霈借病辞官回乡,于江山县城北郊的大樟树底一带创办“东溪书院”,他亲自主讲王阳明理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因其德行学识名噪一时,被人尊称为东溪先生。徐霈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以当时极稀有的90岁高龄辞世,其生前还著有《世德乘》《道器真妄诸说》《东溪文集》传世。

  徐亦定少女时期就读于江山县西河女校,毕业后被保送到浙江省立女子中学(现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前身),郁达夫的妻子王映霞当年就是徐亦定的同班同学。

  出生在四川乐山沙湾镇上的郭沫若很会爬山,他一个人最先爬到了宝石山顶东侧的保俶塔边。虽然宝石山不高,但山路陡峭,身为大家小姐的徐亦定爬到半山腰就气喘吁吁,停住了脚步。而站在山顶欣赏风光的郭沫若发现山腰间掉队的徐亦定后,就主动跑下来拉她上山。到山顶后,郭沫若又拉着徐亦定绕着保俶塔走了数圈,并问她学校和学习情况等问题,徐亦定也用知识女性的话语作了回答,让郭沫若感到很有好感,觉得颇有共同语言。徐亦定曾读过郭沫若的《女神》诗集等文学作品,所以最初她对身边这个大诗人是有仰慕甚至有紧张的感觉。后来看到郭沫若主动下来拉她上山,还亲切与她交谈,感到他既有学识又平易近人,心情也就显得轻松多了。

  在宝石山中部,有个黄色的建筑群叫抱朴道院,抱朴道院在葛岭半山腰,亦称葛仙庵抱朴庐,相传为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设炉炼丹修炼之所,为西湖周边三大道院之一。郭沫若在徐亦定等陪同下,观看了院内的“文曲星”等塑像,并喝了龙井茶,又向西进发了。

  游了宝石山,一行人又往前去灵峰观梅。他们到灵峰后,不巧梅花还没有开,这让郭沫若心里有点惋惜。随后,他们又带着试试看的心情,前往孤山一带赏梅,结果发现梅花仍没有开放。大家在放鹤亭内站了好久,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去,但当郭沫若看到眼前的徐亦定时,只见她白里透红的脸上像开着两朵花儿一样,心想“这不就是两朵盛开的梅花吗?”他的心情又高兴了起来,觉得不虚此行。

  郭沫若、徐亦定等从孤山出来后,便在平湖秋月上船,游了西湖阮公墩、湖心亭、三潭印月等风景区。已近黄昏时分,郭沫若特意和徐亦定等在汪庄(今西子国宾馆)附近的湖边下船,上岸后就走进了白云庵。

  对这段游程,郭沫若后来在《瓶》的第一首诗中是这样描写的:“我们又曾经在那日的黄昏时分,渡往白云庵里去,叩问月下老人,她得的是:‘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我得的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们在月下老人像前求签的过程,对一般的男女来说是一条界限,只有恋人才可以这样做,或许是友人见他俩如此亲密,而有意甚至是带开玩笑成分的“撮合”,加之后来郭沫若写的组诗,足以说明他俩(主要是郭沫若)已从相识往相恋方向发展了。

  郭沫若一行从白云庵出来后,就在西湖边的一个饭店里用了晚餐。席间,郭沫若看到桌子中间的花瓶里放着一枝纸制梅花,他的眼睛有时望着那枝梅花,有时望着坐在身边的徐亦定。此情此景,诗人好像诗兴已在腹中风起云涌,只是没有纸笔,他暂时没有在现场将诗写出来。

  因这天是星期天,徐亦定是浙江省立女子中学的住宿生,按规定一定要在晚自修以前回到学校。所以吃完晚饭后,她就告别大家回学校去了,郭沫若坚持把她送了一段路,最后目送着她远去了的背影还久久未能回过头来。

  《瓶》的横空出世

  再说郭沫若回到上海后,心中情感的波澜久久难以平静,夜不能寐,诗兴大发,便于2月18日早晨写出了组诗《瓶》的第一首诗:

  静静地,静静地,闭上我的眼睛,

  把她的模样儿慢慢地,慢慢地记省——

  她的发辫上有一个琥珀的别针,

  几颗璀璨的钻珠儿在那针上反映。

  她的额沿上蓄着有刘海几分,

  总爱俯视的眼睛不肯十分看人。

  她的脸色呀,是的,是白皙而丰润,

  可她那模样儿呀,我总记不分明。

  我们同立过放鹤亭畔的梅荫,

  我们又同饮过抱朴庐内的芳茗。

  宝石山上的崖石过于嶙峋,

  我还牵持过她那凝脂的手颈。

  她披的是深蓝色的绒线披巾,

  有好几次被牵挂着不易进行,

  我还幻想过,是那些痴情的荒荆,

  扭着她,想和她常常亲近。

  郭沫若将诗写好后,又写了一封附信,在信的开头他亲切地称徐亦定为“妹妹”。因为他要说的话都在诗中说了,所以信并不长,除了问候还简单写了那天游湖的事,信末的落款用了“沫若”两字,然后于当天从上海寄出。在总也等不到徐亦定复信的情况下,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连续写了8首诗,其中甚至对徐亦定的没有回信,设想出4方面的原因:

  你是生了病吗?

  你那丰满的柔荑

  怎么会病到了不能写字?

  你是功课忙吗?

  只消你写出一行两行,

  也花不上一二分的辰光。

  你是害着羞吗?

  你若肯写个信筒,

  我也要当着圣经般供奉。

  你是鄙夷我吗?

  嗳,我果是受你轻鄙,

  望你回个信来骂我瘟厮!

  经过这一番的强烈进攻,在收到郭沫若的第十首诗及相关信件后,徐亦定终于给他写了封回信,表示问候和感谢,并告诉他因校中功课忙,要到星期天才有空余时间,请先生原谅。平时常读先生文章,先生学问很好,请以后常常赐教,并欢迎先生有机会再到杭州长住。郭沫若兴奋之际,从2月27日到3月2日,又接连写了3首诗。

  不久,诗人终于收到了徐亦定的第二封回信,因最初这封信夹在报纸中他没有看到,所以他竟失常地写道:“啊,我骂你这无赖的邮差,为啥只送些不打紧的信来?”后来当他找到夹在报纸中的徐亦定回信后,他还是对邮差作出了警告:“啊,我骂你个聪明的败种,你以后要好生郑重!”当然这封回信给郭沫若注入了新的激情,徐亦定在信中,还有意夹了一朵小红梅,这让他心花怒放,诗兴大增,连续几天都在晚上和早晨写了一首诗,寄给徐亦定。其中他3月3日早晨写的第十六首诗,分为《春莺曲》《莺之歌》和《尾声》三部分,共有72行,是《瓶》中最长的一首诗。而且郭沫若在第二十一首诗中,对徐亦定回信中对他的称呼也作了推敲:

  我看她的来信呀,

  有一个天大的转徙:

  前回是声声“先生”,

  这回是声声“你”

  啊,“你”!啊,“你”!啊,“你”!

  这其中含蓄着多么的亲意!

  只这点已经让人心疼,

  更何况还赠了梅花一枝!

  郭沫若作为创造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又是著名的浪漫诗人,这些坦率表白心中爱慕的诗和信,不能不让年轻美貌的徐亦定有点动心。但她也了解到:郭沫若四川乐山家中已有父母作主的原配妻子张琼华,只是1912年他在婚礼上看到张琼华的“三寸金莲”与“猩猩鼻”后,加上她还会抽水烟的原因,便放弃了这场婚姻。1914年,郭沫若随兄赴日留学。1916年8月,在日本东京圣路加病院,郭沫若认识了年仅22岁的日本姑娘佐藤富子。佐藤富子被才华横溢的郭沫若写的爱情诗所陶醉,不久,便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辞去圣路加医院的工作,随郭沫若到冈山同居,郭沫若还为她取了中国名字“郭安娜”。如果说张琼华是父母之命难违,而安娜是他俩自由恋爱后结婚的,并已生下了3个子女。显然徐亦定面对的是一道当时无法逾越的鸿沟和巨大的社会压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徐亦定觉得如继续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她只能激流勇退,便挥笔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

  3月24日,估计是郭沫若收到了徐亦定的信后,也在一天里写了4首诗,在诗中他还引用了徐亦定信中的内容。如在第三十五首诗中引用了徐亦定的两段原话,表明她只愿做他的妹妹,而不是妻子:

  “哥哥哟,我写信时,

  便这样叫你,

  以后见你面时,

  也要这样叫你,

  你说好不好呢?”

  ……

  “我很欢喜,

  真的做了你的妹妹,

  我也希望你

  永远地

  把我看作妹妹。”

  接着在第三十六首诗中,诗人又反映了另一个徐亦定婉拒这段爱情的细节:

  我请求她的照片,

  她不肯应我的请求,

  她教我等到将来,

  她说她现在没有。

  一般在谈恋爱时,女方如不愿提供照片,说明时机尚不成熟,甚至就是不同意继续谈下去了。在第三十七封信中,诗人又披露了一个更重要的内容,就是徐亦定已把郭沫若写给她的信件,转示她哥哥徐葆炎还给郭沫若了:

  她把我写给她的信件,

  转示了她的哥哥。

  可笑的她的哥哥,

  却反转说我幸福。

  ……

  啊,你真是好个哥哥,

  但怎奈她不爱我?

  郭沫若在收到徐亦定这封委婉的“绝交信”后,尽管感到非常苦闷,但最初并没有放弃,而是于3月24日晚又写了第三十八首诗,向徐亦定继续求爱:

  啊,姑娘哟,我是爱你,

  比爱我肉身的妹妹还要强烈,

  你想来是早已知道,

  你不会是不知道的。

  徐亦定虽然也是个追求妇女解放的现代女性,但传统的观念和道德伦理,还是让她没有像当今有些年轻女性那样会有勇气去接受这份爱,所以她最终没有给郭沫若复信。经过了多天的反思,郭沫若终于从一种爱情的梦幻中走出来。他于3月30日早晨在失望中写了第四十二首,也是《瓶》的最后一首诗:

  昨夜里临到了黎明时分,

  我看见她最后的一封信来。

  那信里夹着许多的空行,

  我读后感觉着异常惊怪。

  她说道:“哥哥哟,你在……

  啊,其实呀,我也是在……

  我所以总不肯说出口来,

  是因为我深怕使你悲哀。

  到如今你既是那么烦恼,

  哥哥哟,我不妨直率地对你相告:

  我今后是已经矢志独身,

  这是我对你的唯一的酬报……”

  啊,可惜我还不曾把信看完,

  意外的欢娱惊启了我的梦眼:

  我醒来向我的四周看时,

  一个破了的花瓶倒在墓前。

  这首诗也就像这段感情的一种“回光返照”现象,其实就像诗人写的结尾两句诗一样,当他清醒过来向周围观看时,那插在瓶中的梅花早已枯黄,恋爱已经破灭,只有一个破了的花瓶倒在墓前。这只花瓶也许是这段短暂恋爱的一个不牢固的外壳,也许是诗人因此破碎了的内心。

  最终的归宿

  1926年4月16日,也就是在这段45天加43首诗的特殊恋爱结束一年后,在好朋友郁达夫先生的说服下,郭沫若终于将组诗《瓶》拿出来,首先在《创造月刊》第1卷第2期公开发表。郁达夫先生还于3月10日为这组诗发表写了几百字的《附记》,他在《附记》中说:“我们看过他的《文艺论集》序文的人,大概都该知道,沫若近来的思想大变了。这抒情诗四十二首(外加一首《献诗》共43首——笔者注),还是去年的作品。他本来不愿意发表,是我硬把它们拿来发表的。我想诗人的社会化也不要紧,不一定要在诗里有手枪、炸弹,连写几百个‘革命’‘革命’的字样,才能配得上称真正的革命诗。把你真正的感情,无掩饰地吐露出来,把你的同火山似的热情喷发出来,使读你的诗的人,也一样的和你悲啼喜笑,才是诗人的天职。革命事业的勃发,也贵在有这点热情。这一种热情的培养,要赖柔美圣洁的女性的爱……”

  1927年4月1日,郭沫若的诗集《瓶》又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它的封面很别致,主体部分是一只古瓶插着一枝盛开的梅花,笔墨不多的写意画,但显得古朴庄重,韵味十足。《献诗》则作为诗集的开篇,接着按写作时间的顺序排列42首诗,可以说在此前爱情诗中是罕见的。书的后面是郁达夫先生写的《附记》。这本诗集发行后,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轰动。因此,《瓶》还多次再版,也成为郭沫若继《女神》之后问世的又一部重要诗集,成为后来文学评论界研究他的作品之一,有评论家甚至称其为:“在当时文坛上属于空前的抒情长诗,它是诗人在获得世界艺术的现代意识,萌生和锻冶了艺术更新的野性力量后技巧最高的一本诗集。”

  后来,经徐葆炎介绍,徐亦定认识了在创造社出版部工作的成仿吾侄子成绍宗,并于1928年在上海结婚。抗日战争爆发后,徐亦定和成绍宗离开上海,到江西上饶师范教书。1954年9月,成绍宗调到江西南昌师范学校任校领导,徐亦定也随夫调往江西南昌第七中学任教,教学业绩优良,深受学生欢迎。1970年,成绍宗在南昌病故。徐亦定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退休,她没有生育过子女,便回江山老家照顾年迈的老母。母亲去世后,她虽然孤寡一人,年岁又大了,但还是坚持生活自理,低调做人,从不想借郭沫若之名让自己出名,所以邻居们并不知道她与郭沫若之间还有这么一件情事,她大约在1996年前后去世,也是90岁左右的长寿老人。她居住的徐家老宅已在1998年江山修建鹿溪中路时,被征用拆掉了。原《衢州市志》和《江山市志》副主编毛东武老先生此前还从她家中买到几本民国版本的旧书,后来徐家老宅拆迁时,老毛还特意去捡了一块花砖作纪念。

  徐亦定人生的最后归宿,也正如她自己在1992年1月31日回复老同学王映霞信中所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像这样微不足道的事情,恐怕比恒河沙数还要多得多……”可见她的心胸还是很豁达的,精神上不仅有着梅花般的高洁,同时也融合了江山人朴实的风格。

  (本文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邀文艺界研究员、著名传记作家)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余明明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