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梦中的好家园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yumm     时间:2014-12-03 09:44:19    「我要投稿

  金秋十月,阳光灿烂,金桂飘香。我们江山中学1964届高中毕业生,时隔半个世纪后重返母校,白首欢聚、畅叙友谊,心情格外亲切、兴奋和激动。

  江山中学是各位老同学的母校,是我们50年来魂牵梦萦、难以忘怀的地方。我们这帮老同学,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正遇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当时物质基础非常匮乏,办学条件就像延安抗大一样艰苦。但非常幸运的是,我们考上了一所校风极佳的好中学,我们遇见了一批尽心尽责的好老师。我们同窗三载,一起勤工俭学、一起开荒种菜、一起挑粪浇水、一起打球读书,从此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自然纯真,洁白无瑕,历久弥新。我们在江山中学,受到了系统、优质的高中教育。这为我们未来的人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高中三年的学业,丝毫没有被耽误。我们都为能接受这样良好的中学教育而感到欣慰,我们都为能成为一名江中的学生而感到自豪!

  50年前,我们恋恋不舍地跨出了江山中学的校门,开始踏上了新的征程。在高中三年扎实学习所搭建的平台之上,各自施展才华,奋力打拼。有的参军,有的升学,有的务工,有的务农,有的经商,有的教书。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大家都有所成就、有所建树,每个同学都创出了可喜的业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50年之后,老同学们怀着感恩之情重返母校,有的已成为将军、大校,有的已被聘为教授、高工,有的则成了先进教师、白衣天使、优秀经理、称职员工或种田能手,这不仅是1964届老同学自身赢得的荣光,也是江中母校培养教育的结果!可以说,没有母校搭建的这样一个平台,就不会有我们引以为荣的今天。老同学重逢,坚持序长不序爵、只叙友谊不讲官位,大家一律直呼其名,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共同回忆中学时代的美好时光。江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产甘蔗。吃过甘蔗的人都知道,甘蔗中间一段,含糖量最高、吃起来最甜。回顾人生旅途,犹如咀嚼甘蔗,最值得留恋和怀念的,应该是花样年华的中学时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964年我高中毕业考入北京邮电学院,远离家乡,远离江中,大学毕业后独自留在首都工作。几十年来,逢年过节,就会想起千里之外的江山老家,就会想起远在家乡的母校,就会想起天各一方的中学老同学们。江山是我远方的家,江中更是我梦中的好家园!今天我们有幸能在母校再次相聚,仿佛又重新回到了温馨的家!

  前几年,江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到北京召开同乡联谊会。我曾在会上说过:江山有两大品牌,一个是江郎山,现在已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一个是江山中学,是一所省重点学校。前者属于景观,后者属于人文,这两个品牌一直是江山人的骄傲。前年我们甲班老同学聚会,听母校领导介绍,江山中学已经培养了三万余名毕业生。这是一个备受家乡父老称赞的数字,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绩。我们坚信,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母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据我所知,筹备组为开好这次同学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和赞扬。筹备组两年前便决定编写纪念文集,同时向全年级同学发出了征稿通知。征文的主题是“回忆逝去岁月,提高感恩意识,增进同学友谊,丰富晚年生活”。从组稿、写稿、催稿到改稿,全年级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编辑组对书稿的整理、修改、加工和编排,也花费了许多的精力和心血。绝大部分的文稿我已拜读,其内容之丰富、情节之感人、文字之清新,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更可喜的是,不仅各班同学精心写稿、自述经历,而且还有尊敬的王朝林、许惠民、夏妙根老师,也踊跃加盟,奉献大作。师生联手,合作出书,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这部纪念文集冠名《金桂飘香》,收录文章一百余篇,共计四十六万余言,既是1964届同学多彩人生的一个缩影,也是母校师生追逐梦想的真实写照。这部纪念文集,就像一棵扎根于江中校园的枝繁叶茂的金桂树,文集中包含的四十六万余言的精彩文字,则犹如母校几十位师生共同浇灌而绽放于枝头、香飘天地间的金色花朵。此次聚会和出书,都得到母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们谨向母校领导及师长,深深地鞠上一躬,以表达对他们的无限感激之情。

  (注:作者系江山人,曾担任国家邮电部邮政司司长,这是他为《金桂飘香》一书作的序。)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余明明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