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笔砚相亲道不穷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jcc     时间:2014-09-19 14:31:59    「我要投稿

  以雅先生(1918-2001)曾是民国国史馆员。当年国史馆大门的馆名就是他题写的。

  先生是我公公生前的同事和良友,可惜我本人与先生交往并不多。

  壬辰金秋,先生长子光地兄萌生了要为父亲出一本“翰墨生涯”作品集。因之四处奔波向社会各界、向亲朋好友征集父亲遗墨。为此常常光临寒庐谈论相关事宜。他办事踏实而执着,对书法亦有悟性和爱好,颇具乃父风范。并极希望我这位周氏家族的后人也写一篇小文以附骥尾。光地兄至诚的孝念让我感动。以雅先生远去的背影又在我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一)

  我很小就闻知以雅先生大名,是由于最初江山中医院(前身为江山中医门诊部)落脚于下市底街,与我周家大厅斜对门。因为距离极近,我家又有空房子,中医院周增朝先生一家就租住了进来。真没想到多年后周先生竟成为我公公。而钟芳瑾、徐志源、徐以雅、周增朝、汪国佐、姜瑞明、姜增福诸先生是江山中医院早期的重要成员。他们志同道合,同心协力,崇尚医德,誉满江城,百姓有口皆碑。当年中医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是今日人们难以理解的。

  以雅先生在医院分管总务与财务。听了解内情的人说:先生为人小心谨慎,工作极认真负责;精打细算处处节俭,以院为家,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壶水,因为当时水是从井里挑的。如果出现浪费现象,他常常会当面提出批评,也不看对方职位高低,一视同仁。他认为上级领导也不能搞特殊化,这种性格实在为他后来下放农村埋下伏笔。

  先生写得一手好字。人虽在中医院工作,但政府机关单位有什么重要布告,往往请先生执笔书写。有时先生工作繁忙,只好晚上挑灯抄录,先生字字珠玑,默默奉献而不收酬劳。先生为中医院书写“病员之家”悬挂在大堂之上,亲切朴厚,来者无不驻足观赏,啧啧赞叹。

  中医院虽是以悬壶济世为己任,但像以雅先生这样能身兼数任,又与中医渊源深厚的艺术人才,其实是能为他所服务的单位增添知名度,提高社会雅望的。只可惜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政治与偏见总是高于一切。于是在1962年被下放农村种田,此时先生已过不惑之年。

  (二)

  先生乃一介文弱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拖家带口,何以为生?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于是先生以砚为田,以笔代耕,磨墨挥毫以书写对联谋生。从此,他那瘦弱的身躯,一年四季,冒着严寒酷暑,风霜雨雪,挑着对联担,到四乡八村去赶集。当时的江山风俗,凡老百姓嫁娶、乔迁、生日、治丧、开业,都必须手书对联;尤其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以雅先生在家乡名气大,待人诚恳,字又写得好,能满足老百姓的审美要求,况又字美价廉,因之以雅先生一年四季是很忙碌的。

  我们在城里,也能听到关于先生的消息。有人说,先生不仅大量书写对联,还要服从乡村干部的指派,奉命书写“男厕”、“女厕”等等。先生委曲求全,渐渐把一笔好字写俗了,闻之者无不惋惜。

  我首次亲眼见以雅先生写字,是1980年4月底我公公去世。以雅先生赶来吊丧,并执笔书写挽联挽幛和碑文。亲戚中也有几支笔杆子,但以雅先生一到,他们就立刻主动让贤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写在大花圈中间的“奠”字,雍容大度,奕奕有神。时间流逝三十多年,这个大字的神气,至今没有在我心头磨灭。

  以雅先生早年书法作品我无眼福看到。从中期书法中还能看出其方圆参差,端庄丰满,具有庙堂气息而少山林气象。它适宜于一些庄重场合,以及喜庆吉祥的场面,是上可进得庙堂,下可走入民宅的书法艺术,他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传统功力型书法家。从根本上讲,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一开始就是以文字为基础,以实用为目的而孕育出来灿烂优美的独特艺术。

  (三)

  以雅先生的少年时代,是在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当时,在他的家乡有一位名扬三衢的书法家周浃。周浃先生是清末秀才,又毕业于杭州省立师范学堂——李叔同先生1912年至1918年间曾在此校担任美术、音乐教师。周浃先生文化深厚,又精通医学,是衢州第八中学教员。以雅先生清湖高小毕业后,就随同父亲徐昌五(时任医学社教师)先生赴“衢州滋溥医学社”学习中医,在此期间得到社长周浃的悉心指导,使他的书法打下良好基础。1933年周浃先生不幸去世,以雅先生又经清末秀才、邻居周元发介绍,进入上海“求古斋书画碑帖局”当练习生,当时他年仅16岁。“求古斋”即今日“上海古籍书店”的前身。这种机遇对于一位乡村少年来说,也是极为难得的。徐以雅年纪虽小,但书法出众,勤快踏实,得到老板周钟麟的赏识,并和老板的儿子周愚山结为终生挚友,直到晚年还保持着纯洁友情。周愚山书法造诣极深,毕业于早期的上海中医学院,解放前是上海的名医。徐以雅年轻好学,有机会结识上海书画界名流后,眼界大开,书法造诣又进入一个新境界,并涉猎金石篆刻,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开阔的平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离沪返乡,开始在家乡教书。1940年至1947年间,他先后进入军政部第22补充兵训练处任少校处员、国家财政部福建银行监理官办公处任文书组主任等职。1947年夏,通过考试,被正式录取为国民政府国史馆馆员。

  谁知世事难料,风云变幻莫测,国民党政权很快败退台湾。当时他的一位上司徐之圭为他买好去台湾的船票,但以雅先生是个孝子,不忍心抛下高堂老母及贤妻幼子,选择留在故乡。

  (四)

  在恩师周浃先生哲嗣周宠范的帮助与推荐下,以雅先生1951年初进入江山县卫生系统工作。后来又与钟芳瑾、徐志源、周增朝等人参与创建江山中医门诊部。

  随着与我家交往的增多,先生有时进城会顺便到我们家来。当时食堂就在宿舍边上,留他吃点粗茶淡饭是很方便的。先生酒量似乎不大,几杯下肚,话就特别多,声音不大,但滔滔不绝。我们不懂书法,先生也就不对牛弹琴,谈论最多的是与中医院有关的人和事。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从前的中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也远远超越一般人,清代有三晋书画大家傅山就是医术精妙,天下无匹。就近来说,在中医院曾与以雅先生朝夕相处的汪国佐先生,就与周宠范同校读书并义结金兰。国佐先生的长子泽华兄是以雅先生的书法篆刻弟子。泽华兄诗书画印均有雅好,为人低调,从不张扬,身居闹市而如入深山,而且与以雅先生感情纯朴深厚。这种文化氛围,是以雅先生所喜爱的,这也就难怪先生念念不忘中医院。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大批被各种原因下放农村和基层的各路人才,被陆续发掘返回原单位或进入相关部门。以雅先生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欣欣向荣的美好春天,对我们倾诉着向往回归卫生系统的迫切心愿。可惜我们只是个耐心的倾听者,丝毫帮不上先生的忙,心中只有无限遗憾。

  (五)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先生的足迹渐渐稀疏了。有一天夜里,丈夫惊醒对我说:“梦见以雅先生了,也不知老人家现在身体如何?”终于等到休息日子,我和丈夫到小清湖看望先生,可惜他又进城去了。虽然白跑一趟,但知道先生身体尚健,也就放心了。

  有一天先生来寒舍,遇上丈夫休息在家。两个人都特别高兴,甚至回忆起五十年代的种种往事。丈夫叹息说,家中竟没有先生片纸只字。之后有一次,先生带来了几幅书法作品留念。有一张落款是丁丑初夏,应是1997年的作品,属于先生晚年之作,我们十分爱惜,因为这其中包含先生与我们周家两代人的情谊。

  得知光地兄为父亲出作品集,需要到野外拓碑,丈夫义不容辞地陪他到贺村、清湖、何家山、礼贤、淤头等地的墓地去拓片。这其中有先生五十年代撰文并书写的墓碑,其书迹秀丽多姿,化篆入隶,拙朴圆润,古意存焉。尤其是1955年撰文书丹的《须江杨公墓志铭》,不仅感情真挚深厚,文风简明古朴,用楷书书写笔笔到位,字字沉稳。此碑可见先生文化修养之全面。在当代的乡村山野之中,能保有此碑刻,实属珍贵难得了。

  以雅先生寿高德馨,终生以笔砚为伴侣,以翰墨谋生计,并赶上改革开放万象更新的大好时机,可惜幸运之星没有再一次降临到他的头上,最终没有遇到真正赏识他、并有能力把他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仁者。

  惜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先生乃一介贫弱,岂能奈何天!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丹丹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