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历久弥新的205国道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yumm     时间:2014-09-17 09:00:18    「我要投稿

  那天,我乘车沿着205国道行驶,探寻着它的前世今生;而蜿蜒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沥青道路好像也活了,开始述说着经风历雨的传奇经历。

  爷爷自幼家贫,他的青春年华是在艰难谋生中度过的。那时,家乡还没有公路,爷爷干的是挑夫的活,长年累月地行走在清湖码头至福建浦城之间,将由钱塘江水路运来的货物,挑往福建。

  漫漫长路,步步艰辛。爷爷挑着重达150斤的担子,由江山清湖镇出发,沿着仙霞古道,翻山越岭、风雨无阻,艰难行进240里路到达福建浦城,每个月要来回四五趟。

  后来有了205国道的前身——江浦公路,通上了烧木炭做动力的六轮卡车,爷爷才从繁重的体力活中解放出来,回家耕田务农。

  爷爷对我讲起那段岁月,总是充满着自豪:你大伯和父亲念书的钱,都是我挑“浦城担”赚来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家乡门前的那条公路,早已经由“江浦公路”改名为“205国道”。那是一条七八米宽的砂石路,两旁稀稀拉拉地栽种着苦楝树和乌臼树,树叶上落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公路风尘仆仆地由北方逶迤而来,穿村而过后又曲曲折折地通向南方。父亲说,这条公路发端于“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经过五险岭、小竿岭、仙霞岭等无数崇山峻岭和艰难险阻,最终通向繁华的南方都市广州。

  那时交通落后,有限的几趟客车总是人满为患,想中途上车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时父亲回老家只能骑自行车,沿着205国道回到老家时,他从头到脚都沾满了路上扬起的泥尘。父亲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洗鼻子里的泥尘、洗去“白头翁”的形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成为了一名客车售票员。那时出车最担心发生路阻,长长的车队滞留在路上,我们只能焦急地等待。

  而与此同时,江山市境内的205国道,正在大规模实施降坡、拓宽、修直、硬化工程。往昔“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面貌即将成为历史。

  时间又走过了几十年。如今的205国道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令人惊艳:大部分路面都铺上了优质沥青;两旁粗壮的行道树守护着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宽敞明亮的隧道,醒目的标志、标线,坚实的路基,齐全的安全防护设施……

  205国道线,正以其经久不衰的活力,展现着历久弥新的强大魅力。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余明明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