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诗画耕读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xull     时间:2013-11-13 10:08:40    「我要投稿

  我与耕读村有缘。

  18年前参与报社策划的一次“乡村采风”活动,被“耕读”二字吸引,一路打听,辗转走进耕读村,纯朴的民风让我有一种回到老家的感觉,山水相间的诗画风景也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18年来一直想再进耕读村,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成行。但一直关注着耕读的任何一点细碎消息。耕读也因此而成了我的一个梦里老家。

  这个秋天,我终于再次走进耕读,并长住了一段时间,得以细细品味她每一寸美的细节。

  耕读像一首诗,美得让人心疼

  海德格尔曾说过:诗意是人类栖居的本质,只有充满诗意,才能使人作为人而在大地上生活,从而让栖居成为安居,让田园成为家园。

  耕读,就像她的名字,亲和、善良、勤勉,一种传统的诗意美感深深地刻在这儿每一个人的脸上、每一个田间劳作的画面上、每一个精致小景的细节上。

  村委办公楼前面的一块假山石上面写了一个“博”字,我让同行的同志猜猜看里面还隐含了一个什么字?结果没有一个人能猜出来。等我揭晓谜底时,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这块石头中间有一条缝,貌似一对恋人相拥亲吻,左边是一个“博”字,自然右边的构图应该是“爱”字,“博爱”就是这个小盆景的寓意所在。

  诗意的温暖顿时荡漾在每个人的心头。

  村道边围坐着几位老者,悠闲地抽着烟、聊着天,灿烂的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青一色黝黑的皮肤、花白的发须、深刻的皱纹,让我很自然地想念起已离去多年的家父。

  我这个陌生人的加入,他们又多了些聊天的话题,关于工作、关于生态、关于孩子、关于收成,串串笑声中分享着快乐、传递着他们对一生耕读生活的态度。

  天天在村里转悠,和大家都混熟了,见面总是很客气。给“耕读农家”扫地的老人很健谈,但不会说普通话,听她谈家里的事有点费劲。她说她是个苦命人,早年丈夫去世,把一儿一女带大很不容易。现在女儿出嫁了,儿子在城里的一家公司开车,平时很少回家,偶尔打个电话,农忙时让他们回来帮下忙。

  “年轻人都忙,我身体好得很,不用他们操心的。”老人种着一亩多稻田,还种些玉米、大豆、油菜。“这些东西我基本不用农药的,要送给孩子们吃的。”老人的话让我觉得有点自私,但自私得让人心疼。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家中老母每次都要在电话里反复地问,玉米要不要、地瓜要不要、新收的大米要不要。作为母亲还有什么比让孩子吃得安心更重要的——从开口喝她的奶水那天起。不识一字的母亲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她对远行孩子的那份牵挂与眷爱。

  又到秋天收获的季节了,估计母亲的电话该来了。我真的为有一个在乡下的娘而感到幸福。

  耕读,就像一首充满泥土气息的抒情诗,总能勾起你对众多过往的思念,总能找到一种回家的感觉。

  我想起艾青先生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这样一片充满诗意的家园里,生活着父亲、母亲,还留着很多童年的记忆,怎不让人心疼。

  耕读像一幅画,美得让人陶醉

  整个耕读村像个精致的大盆景。

  人因水而集聚,景因水而灵动。由贝林公司斥巨资开发的湖塘水库,不仅让耕读的这湾清水更清了,而且如今已成了一个景点。

  一条长长的木制廊桥直通湖心岛,弯弯曲曲的小路将整个水面划分成四个区域。行走其中,秋风轻拂,低垂的杨柳婀娜摇摆,水面波光潋滟,不时有鱼儿跳跃。四周岸边分不同区块,种了不同品种的果树,有青枣、枇杷、樱桃、桃子,想必在果满枝头的时节来访,应该是另一番景象。

  抬头遥看对岸,密匝匝的树林中露出三三两两的房顶。树叶在秋风中变得有些稀疏,却正好让整个远景变得朦胧起来,恰似一幅泼墨山水画。

  每天早起,能看到水面上飘浮着一层薄薄的水雾,随风缓缓移动,闷了一晚的大小鱼全浮上水面呼吸着新鲜空气,成群结队,黑压压的一片一片。

  而到了晚上,坐在“耕读农家”的门口,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水面,凉风吹过,掀起一层晶莹的亮色。相衬之下,四周的高山变得更为黛幽,偶尔传来几声远处村庄的狗吠,空中时而飞过嘎嘎叫的野鸟。这里的夜太安静,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

  村道两边高耸的杨树在秋风中哗哗作响,金黄色的树叶一片片飘落,斜阳把整条入村的大路照得透亮。深秋的傍晚独自行其中,别有一番情趣。

  走进村里,上百年的枫树、樟树、鸡爪梨随处可见。时逢橙黄橘绿,走在每条小巷上,两边的胡柚、橘子树果压枝头,让人不禁垂涎。家家户户门口还有个小花园,种满了小果树和各种花草。人在村中走,不如说是人在林中行。

  耕读,省级森林村庄的称号名不虚传。

  “长寿老人多起来,也就近十来年的事。”村民跟我说,应该与村里生态环境改善有很大关系。村里对乱挖乱砍树木管得很严,每一例破坏树木者罚款500至5000元,每年还要种下很多树,时间一久,整个村庄就被树木包围了。“树多,空气就好,人住着就舒服,不长寿都不行。”

  在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两个场景:像西湖?像《富春山居图》?

  耕读这幅山水画,的确美得让人陶醉。

  耕读像一支歌,美得让人留恋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而每一首经久流传的经典背后,都应该有她独特的背景和底蕴。

  耕读,如一首歌,一首值得经久传唱的老歌,传统却充满新时代的生命活力。

  耕读村背靠的大石山,绵延一千多公里,海拔300多米,是耕读的“母亲山”,也是潘阳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村干部向我介绍,山上有两大景点,值得一看,一个是康王殿,一个是棋盘山。于是找了个睛好的早晨上山。

  康王殿位于耕读自然村的后面。虽然从外观上看,并不起眼,但从几棵簇拥在殿四周的老樟树上,可以看出已有些年头。村民告诉我,这个殿史起明朝,后有过重建。每年的农历7月22日,前来朝拜的香客可达数千人。历经千年,香火不衰,影响波及江西、福建。康王殿成了耕读人心中一座神圣的精神殿堂。

  棋盘山位于大石山底后面。沿着一条新开的山路往上爬,约15分钟即到目的地。眼前突现一块高耸的巨石,层层叠叠,像座体型庞大的人工假山。四周散落着上千块大小不等的同类石头。在这树木丛生的山顶上,突然冒出这样一块平地,加上碎石遍地,真像一个大棋盘,高耸的巨石如弈者,散落石块如棋子。站在高处,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山丘尽收眼底,这真是:高瞻远瞩地作盘,虚怀若谷石为棋。

  关于棋盘山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相传有两位神仙在此下棋,侧目见山下湖塘有恶龙兴风作浪,于是投棋子于湖中,将其征服,恶龙从此弃恶从善,护佑一方百姓。传说归传说,却也代表了百姓的一种企求生活平安的善良愿景。

  在与村干部聊天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未来”: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环境提升、文化内涵。

  近几年来,耕读村充分挖掘乡贤资源,引进本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资金,用于开发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业,如今湖塘水库的开发已初具规模,配套的高档休闲会所已揭顶。下一步还将开发棋盘山、康王殿,前者规划建设山路自行车健身路径,后者规划建设佛教文化中心。在原水泥厂位置还将利用闲置土地和厂房,建设一个大型的疗养、养老基地。

  耕读的每一个进步的节拍都踩在了时代的鼓点上,美好的蓝图已构勒出耕读人的美好未来。我留恋于她的现在,更留恋于她的未来。

  此村可居,此村可待。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是个有缘人,那你一定要来耕读看看。

  (作者系衢州晚报编委、编辑中心主任、高级记者、驻耕读村生态指导员)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徐丽兰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