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江山“蒲松龄” ——衢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徐太侧记

来源:衢州新闻网    作者:yumm     时间:2013-10-18 09:11:37    「我要投稿

  总会有一个避风港,让文学得以憩息,这灯火来自芸芸众生的低矮僻居之所。为了“民间故事”有一件温润的苞衣,于是,在每一个夜晚,文字成了徐太摆渡灵魂的依凭。他写的故事,曾获第二届《小说选刊》全国小小说笔会一等奖、江山市政府文艺奖等。

  听“聊斋”,鬼撞墙

  “我出生在江山上余镇余航村,兄妹九个,我最小。父亲、兄长所讲的故事已满足不了我胃口,我就到村里的老头那儿听故事。”1952年出生的徐太娓娓道来:“村里有个徐姓的老头常陷在老式的藤椅里,我则坐在小板凳上,托着下巴听。有一回,我听他讲《聊斋志异》,那忽明忽暗的青油灯,那暗夜里被雨水冲刷过的石板路……小倩、青娥、白秋练仿佛就在你身后。我越怕越喜欢听,不知不觉已深夜。”

  完了,走出老人的家后,徐太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看不到了,像鬼撞墙,后来就掉到溪里,还好会游泳。一路摸着墙回到家里,还不敢告诉爸妈,拧干了衣服钻进铺满稻草的床上,满脑子狐、怪、鬼。”

  “9岁时,我放两头牛,村里的放牛娃都跟着我跑,因为我会讲故事给他们听。我记得我讲完《铁道游击队》后,我们真成立了一个‘放牛游击队’,我当‘政委’。呵呵!”徐太自豪地说。

  眼睛老盯着别人的腌菜罐

  “我只读了三四年书就休学了,因为‘文革’呀!”休学后的徐太总有办法:“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里,书不金贵,村人常把书当作腌菜罐的盖。我一进别人家门就盯着人家的腌菜罐,嘿,还真找到《薛仁贵东征》、《薛丁山征西》、《水浒传》之类的书。看书有许多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老先生,练字则用树枝在地上画。”徐太笑道:“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哪忍得住不讲?在生产队干活期间,我成立故事会,成了‘孩子王’,小孩子喜欢听我讲故事,但有条件,就是帮我捋玉米籽。结果一群小孩自家的玉米不捋,都赶来帮我捋。”

  对民间故事深深热爱的徐太先后做过挖煤工、砖瓦工、记工员、小队会计、信用站会计、大队会计、乡镇文化干部等,当然,他最喜欢的头衔是村民们封他的“故事大王”。

  1982年,徐太“出招”了,所写《手表》、《还是慢一点好》、《刘家福外传》等屡被报刊选用,这更激发了他采风写民间故事的兴趣。特别是当文化干部期间,他不断地挖掘、搜集、整理民间的故事、神话、谚语、歌谣等。

  圈套的圈套

  “虽然梦想过蒲松龄的那种方式——设一茶亭,杯盏换故事,可是在江山农村行不通呀。不像你现在拿着纸笔采访我,我到农村只要一拿出纸笔,老人保证不和你讲故事。”这当然难不倒有点“小狡猾”的徐太:“我就指着远方的山说:‘这山头有点像虎,里面一定有个山洞……’老人把烟竿一搭:‘这哪像虎?明明是龙,正德皇帝曾躲在这山洞里呢’。”于是像所有故事的开头:“很早很早以前……”

  就这样,徐太设计了一个个圈套,把那深藏民间旷废湮没的传说、风俗等一一钩提而出,其间有芳草美人,亦有诡诞浅陋。而每个故事谁能说不是另一个圈套。

  仿佛《聊斋志异》里

  爬出来的书生

  1993年开始的碗窑水库建设,徐太被调到水库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徐太跑遍现月亮湖一带,可喜可愕可笑可鉴的故事一个个在他笔下生动起来,其间又穿插了大量的民谣、典故、笑话等。

  难怪徐太笔下的民间故事总有些黑色幽默:“在库区,我就睡在山民家中,白天做了工作、听了故事后,晚上写。没电灯,也没煤油灯,我就用松明照明。结果第二天起床,满脸乌黑,仿佛就是《聊斋志异》里爬出来的落魄书生。”

  徐太先后出版有《神奇月亮湖》、《风月无边》、《江山民间拾遗》等书,这些取自大地深处的民间故事是野史,更是心史。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余明明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