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毛持群:在光与影的世界里返老还童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yumm     时间:2013-07-25 08:55:15    「我要投稿

 

 

 

  人物名片

  毛持群,1937年7月5日出生于奉化溪口,1942年随母迁回江山石门。曾任敖村乡中心小学校长、江山越剧团党支部书记、江山婺剧团党支部书记、淤头人民公社管委会主席、市文联主席等职。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接触照相机,并随之爱上摄影,从事过刑事摄影,当过《江山报》摄影通讯员,喜欢风光摄影,1994年加入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美?穷人说金银珠宝最美,病人说健康最美,教师说讲台最美,登山者说山顶最美。还有不少人说:“世界上最美的是大自然的风光。”我市摄影界的前辈毛持群,用相机印证了大自然的美。

  年少时有个音乐梦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悍然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而就在之前的两天,毛持群出生在奉化溪口——那时候,他的父亲在奉化从事客运行业。“我可以算是抗日战争的见证者了。”毛持群的话语中,流露出达观向上的精神。在他6岁的时候,抗战的烽火已经烧到了宁波,为了躲避硝烟,母亲带他迁回了老家江山石门,之后进入石门小学念书。

  “兄弟姐妹5个,我排行老二。那时候家里实在穷,小学刚毕业就不得不辍学在家务农,帮助家里维持生计。”所幸的是,持续的时间并不长,1952年,毛持群考上了头年8月刚在大陈创办的江山初级师范学校,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段求学之路。“那段时间,家里的条件还没有得到改善,我只能‘半工半读’,每天上学都要带着柴刀、扁担、绳子,一放学就得饿着肚子走很远的路,到山上砍柴,然后背回家。”

  在读师范期间,毛持群担任班里的音乐课代表,他对音乐的兴趣与日俱增,特别是他拉得一手好二胡,经常参与学校里的表演。“那时候,我最崇拜的是聂耳、冼星海,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创作出鼓舞人心、激昂奋进的歌曲。”毛持群激动地说,只要你是中国人,有一首曲子必须站直了听——《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凝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民族精神的歌曲,在中华大地上整整回荡了近70年。70年来,有无数仁人志士在它的激励下,为中国的崛起抛头颅洒热血,更有无数有志儿女在它的感召下为新中国的富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954年毕业后,毛持群先后在清湖、长台、敖村等小学工作,除了当班主任,学校中高年级的音乐课也基本上由他任教。即便是后来受县委宣传部选派,前往省戏曲学校导演班学习,回来后进入江山越剧团任政治辅导员、党支部书记,音乐也一直是他心中的梦,从未想过自己会走上摄影之路。

  拿起相机便再也舍不得放下

  历史的车轮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时任越剧团党支部书记的毛持群被列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成为打倒的对象。“经常被批斗、戴高帽、贴大字报,还被要求认真改造,心理上遭受了无数的折磨。”回忆起这段艰苦的日子,已经77岁的毛持群仍忍不住眼眶湿润。唯一让他感到安慰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照相机,并对这个“长方形的黑盒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4年,对毛持群的“斗批改”结束,组织上给他恢复了工作,被调往县公安局。当时公安局正缺一名搞刑事摄影的人才,领导一眼就相中了年轻的毛持群。于是,他被派往省公安厅,专门学习刑事摄影。“再次接触到照相机,仿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我立即‘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能够握紧相机兴奋的感觉,似乎一直在毛持群的心里激荡。“在省公安厅的这段学习生活,可以说是给我以后的摄影之路奠定了基础。”

  从省公安厅回来后,毛持群像是变了个人,天天研究照相机,仔细揣摩如何能拍出符合要求的照片。“刑事摄影是侦查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照相技术,记录、显现和检验与犯罪有关客体的专门技术活动。可为研究案情性质,分析作案手段,进行现场实验提供资料,为技术检验、鉴定提供条件,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刑事摄影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揭露和证实犯罪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毛持群说,自己那时候经常出入各种犯罪现场,握着相机“咔嚓、咔嚓”地按下快门,那种声音让他十分陶醉。

  由于刑事摄影的特殊性,毛持群所拍的照片是不能对外公开的,在那个用胶卷的年代,更不能把底片拿到照相馆去冲洗。于是,他又自学了底片的暗房冲洗、放大等技术。“我家里现在还有一整套这个设备,虽然已经用不上了,但我还是像宝贝一样珍藏,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1978年,按捺不住的毛持群,委托在上海工作的亲戚,买了一台海鸥牌120双镜头反光相机——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第一部相机,他简直爱不释手,走到哪儿带到哪儿,看到什么都想拍下来。“那时候是用胶卷的,一旦拍不好就会造成浪费,不像现在用数码相机,可以多拍点然后再挑选。所以我常常是一边思考一边按快门,我的摄影技巧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得到了极大提高。”

  用心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1978年,根据组织安排,毛持群被调往淤头人民公社任党委副书记,后又被选为管委会主任。从机关到田头,尽管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他对摄影的痴迷依然如故。在认真做好农村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摄影成为他生活的主要内容。这期间,他更利用身处农村的有利条件,拍摄了大量农村题材的照片,并积极向《江山报》投送自己的摄影作品,成为《江山报》的一名摄影通讯员。

  “有一年农历六月廿四,我和几名拍照片的朋友一起去贺村采风,见识了热闹非凡的‘牛墟’。当时我心里一动,随手拍下了一组关于‘牛墟’的照片。”毛持群说,后来,这组取名为《江山边界交易市场》的照片在《浙江画报》发表了,“这是我第一次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作品,记忆尤其深刻。此后,我对摄影的理解也不断提升,并开始从纪实性摄影,转向艺术性摄影。”此时的毛持群,工作单位已经换到了市文联。

  毛持群的得意之作,是《百鹅图》。江山有“中国白鹅之乡”的美誉,田间地头、库区溪旁,到处都可以见到那雪白的精灵。毛持群从小养鹅、看鹅,领略了丰富多姿的鹅趣,到了退二线的年龄,他决定“拍百鹅以抒怀”。

  刚开始给白鹅拍照时,毛持群对白鹅的生活规律掌握不到位,有时候为了等待白鹅展翅欲飞的情景出现,常常是举着相机、对准焦距,目不转睛地盯着白鹅。结果白鹅很不给他面子,直等得手酸了、臂肿了、眼花了,那白鹅就是不肯飞。最后还是一名养鹅的农妇告诉他:被关了很久的白鹅刚出笼时,非常兴奋,要飞或跑一阵子;再就是白鹅受到惊吓的时候,才会展开翅膀逃跑。原来如此!于是,毛持群跟养鹅户约好了放鹅出笼的时间,终于如愿以偿,拍下了很多白鹅振翅的佳作。

  在用胶卷的年代,摄影是遗憾的艺术。有时候片子拍好,怀着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冲洗、放样,在暗房里一呆就是几个钟头。可等作品出来时,看到的却是遗憾——不是构图不理想,就是用光不满意,于是只能再去补拍。用毛持群自己的话说,“呆头鹅”其实一点也不呆,动静嬉耍,变化万千,根本就不会主动配合你拍照。《百鹅图》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失败后,才取得成功的。

  1997年1月,《百鹅摄影展》在须江艺苑举办,与我市当时蒸蒸日上的白鹅产业相呼应,时任市长的王之烜参加了开幕式,《浙江日报》等媒体分别作了报道,一时间毛持群成了新闻人物。“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他们或许不清楚文联主席是个什么‘官’,但我去菜场买菜或到理发店剃头,他们会亲切地称呼我为‘拍鹅的人’,哈哈。”聊起这个,毛持群不由地笑出了声。

  摄影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健康

  “持群兄乐观豁达,虽满头华发,年轮纵横,但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境由心生,情怀影寄,我们很难不被这位老艺术家年轻的心态所感染!”在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陈幸尔看来,毛持群对摄影艺术的痴迷,是他生活快乐之源,而坚持不懈的摄影活动,则成了他“返老还童”之术。

  “有人问我,摄影生活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认为是长期的健康和快乐。”毛持群说,退休的这17年来,“一架照相机、一根钓鱼竿、一支毛笔”构成了他生活的主体,让他乐此不疲。“17年,我一分钱的医药费也没报销过。”说起这话,77岁的毛持群语气中带着些许自豪、些许得意,当然更多的是满足。

  摄影是个体力活,摄影包里除了相机,还有各种大小不一的镜头,有时候还得扛上三脚架,而且好的题材、好的光线、好的角度,都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寻找,跋山涉水是常有的事。但在毛持群看来,只要能奔跑在拍照的路上,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挤中巴车,他不累;走田堘路,他脚步轻盈;从早忙到晚,仍然精神饱满。”曾采访过毛持群的《浙江日报》高级记者严元俭,这样描述毛持群的拍照劲头。

  记者采访毛持群的时候,他正准备第二天前往建德下涯的行囊。熟悉他的“摄友”都说,这几年,省内的风光胜地基本上被他跑遍了。国内北到内蒙古草原、南到香港澳门,国外以风景优美著称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都留下了他举着相机的足迹。“最美的就是大自然的风光,多跑跑,多看看,既丰富生活,又利于健康,更有机会拍下自己喜欢的照片,何乐而不为!”毛持群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毛持群在摄影方面的用心付出,得到了各个层次的褒赞。早期有《军魂》入选《今日浙江》摄影艺术作品展;《阅读人生》获《大众摄影》月赛三等奖;《明月照江郎》在“浙江省江郎山风光摄影大赛”中获一等奖。去年,江山新闻网举办中宏·御园杯“江山最美建筑”摄影大奖赛,毛持群以一幅《高层对话》获得了一等奖。他的业绩还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摄影家全集》等大型辞典。

  从最初的120双反,到今天的数码单反;从最初的小孔成像,到如今的CCD感光;从传统暗房到电脑PS……摄影也是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毛持群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照片,他自己的电脑里更是装了从60G到500G的3个移动硬盘,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点滴。老骥伏枥,在艺术追求上壮心不已的毛持群,打算用手中的相机,为可爱的江山拍出更多更美的新画卷。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徐丽兰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