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我收获的三张江山“名片”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yumm     时间:2013-06-09 11:27:21    「我要投稿

  乘着歌声的翅膀,我随团飞到了多姿的江山。这是我第三次到江山,与以往两次工作出差不同,这是我第一次以业余合唱团员的身份来到江山。

  须江畔,田野边、贺村镇村歌广场人山人海的观众席里,我被《力争前茅》的磅礴鼓声激起万丈豪情,被《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的诱得馋涎欲滴,被《莲心曲》优美的旋律陶醉,被《千年清漾》的魅力吸附,《书香广渡》让我赞叹不已,《狮峰雄起》让我情不自禁鼓掌欢呼。我全身心地享受着这道“自种、自采、自烹”的农村文化大餐,品味这用须江水、百花蜜调制的出来的浓厚甘淳的乡村音乐美酒。庆幸自己有福享受如此的丰盛文化大餐。更有幸的是,同时我还收获了三张江山名片,不虚此行似乎还不能表达我的收获之丰!下班了,情不自禁敲起键盘。

  第一张名片:江山市委办--周沭罕

  刚到江山,小周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清秀的面庞,清澈的眼神,清丽的着装,年轻貌美的她就像一阵清风吹进车厢,她为我们引路,她让我们认识江山,她甜美的声音让我们一下就有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得知她工作才三四个年头,可给人的印象却是周到、得体、老道。她向我们细数江山的山山水水、历史沿革、风土人情、趣闻典故,仿佛金牌导游一般,其博览知识与她的年龄似不相称。我问她:你这般年龄,加上已结婚生子,在机关上下班,几乎没啥时间,你这些似乎是导游的专业知识如何获得?她说:“也就是晚上挤点时间看看书,因为我觉得我的工作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朴实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一个年轻的江山人的职业追求,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散发出来,感染着四方来江山的人,也无形中融进了幸福村歌的旋律。

  第二张名片:市委报道组--郑积亮

  认识他也许出于媒体同行的直觉。当我们走完台,走进餐厅兼化妆间的“山水人家“时,我就发现这个小年轻一直关注、追随着我们团。有团员对镜描眉时,他“嘎嚓”;有团员在摆pos,他迅速“嘎嚓”,一双眼睛就像猎人,四处搜索……出于职业的直觉,我主动与他攀谈起来。接过他递给的名片,果然是一名记者,而且是市委报道组的组长,专为这次的村歌赛采访而来。虽然有关领导的讲话内容,大赛的程序,比赛的规则,参赛村歌的内容等信息已了然于心,要应付一下报道稿已是轻而易举。但他还是早早地到了现场,抓紧点滴时间,捕捉各种信息,鲜活的场面,接触各类观众。直到晚上我与他qq,才知他是文字记者,并非摄影记者,摄影既是爱好,也是为文字采访多一手资料,追求做一名能文能摄“双料”记者。在完成本份的文字报道的同时,他份外又为村歌赛的唱响添一抺绚丽的色彩,别的不说,就他为我团在村歌赛现场拍摄的一组照片,绝对是专业的摄影记者水准了!哦,江山村歌传四方响八面,媒体人的笔和镜头绝对给力!

  第三张名片:“中国村歌”推动人物--陈宏君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村歌赛舞台的屏幕上,多次出现一个人的名字—陈宏君。不是词作者就是曲作者。陈宏君何许人也?到演出结束时,我才有机会把人和名对上号。至今他已创作了五六十首村歌,谱曲十多首,从他不多的几句自述中,我感觉到了他对村歌的感情和痴情。他略显黝黑的脸庞、声如洪钟、底气十足的身上,我们能感觉到他的创作思想深深地扎进了江山这块肥沃的田野。从小郑那里我知道了他是中国音乐协会会员、江山市婺剧研究院副院长。今天我上网一搜,嘿,不得了!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村歌”推动人物的--陈宏君,江山被授予“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村歌之乡”的称号。这位“执着创新,内敛刻苦,甘于清贫,努力探索……用聪明才智创作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村歌,用深情和汗水奏响了一支支嘹亮的幸福乡村曲”的陈宏君是一等功臣啊!他对我们说:农村需要歌声,我乐意写。大家唱得高兴,我很开心!耳闻目睹了这位“村歌痴”,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眼前的这三张江山名片,在我眼前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音符,化成了一曲曲动人的旋律,飞过高山,飞过田野,飞进我们的心灵!江山村歌醉人,是因为有更感人的江山人。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余明明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