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儒风习习南坞村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xull     时间:2013-03-20 09:09:16    「我要投稿

  

  “新塘边糕礼贤饼,官溪祠堂南坞井。”少年时就熟稔的这首江山民谣,一直在我心中缠绕。

  正因为有这闻名的南坞井,我数次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时,约新朋旧友,走进儒风习习的南坞村,欣赏南坞的风韵,揣摩南坞的沧桑,领略南坞的魅力。

  南坞位于浙赣边界处,西接广丰、玉山两县,南临峡口盆地,东北为凤林山川,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才辈出的古村落。1950年至1952年,曾设南坞乡人民政府,现属凤林镇,全村24个村民小组,2638人。

  走进南坞村,只见里巷幽幽,民居深深,祠堂、牌坊、寺院、大厅、古街、石塔、老井交相辉映,错落有致。随眼一望,即触到灿烂的历史;随便一走,即拾到绚丽的诗篇。

  村中有一脉两井,一山两溪,一族两祠,一寺两塔,一分为二,天人合一。这是大自然千万年孕育的杰作,这是杨氏先辈精心打造的极品。

  两井是深邃的,呈八卦形,细波粼粼,清冽甘甜,二泉映月,诗意盈人。

  两溪是灵动的,虽是山溪,但宏细疾徐,回环曲折,流水汩汩,如歌如诉。

  两祠是神圣的,内祠外祠,飞阁流丹,雕梁画栋,理学流芳,薪火相传。

  两塔是精致的,集日月之精华,薰寺庙之香火,遥相对峙,避邪镇妖。

  全村有省级文保单位1处,市级文保单位2处,文保点22处,古民居96处,可谓是美轮美奂,百世流芳。

  南坞的山水古迹,正如民国五年(1916),《杨氏外祠宗谱·南坞阳居图》文中所载:“翠滴南峰,秀凝玉峡,群山环匝,二水分流。桥似半规,赐嘉名以聚福;井传八卦,酌琼液以生香。美荫垂桑梓之林,分遮村落;祥烟吐云霞之色,遍霭里门。”

  据传,南宋端平二年(1235),河南监察御史尹中公,见南坞山林秀丽,气象万千,便迁居繁衍,至今已近800年历史。全村95%民众均为姓杨,崇尚“儒学为基”,承继理学名家杨时的学风,内祠大门雕刻笔力遒劲、方整有致的“理学名宗”四字,至今仍熠熠生辉,光裕后人。

  由于南坞村钟灵毓秀,瓜瓞蔓延,明代以来,先后走出了25名进士、举人、解元、贡生,有的官至监察御史、京府史、知县等。民国时期,又走出了台湾海防要塞中将司令杨戍生、国民党军队少将师长杨增柏。新中国建立后,南坞的山水又孕育出一批批大学生、教育家、企业家和文化人。至于清末民初的儒商杨作孚先生,更是声望全县,名扬千里。杨作孚,又名杨又昌,祖居南坞,后迁入文溪。作孚先生天资茂质,儒而兼商,与人为善,医能济人,曾选为县议员,聘为咨议。但作孚先生力辞不就,坚守诚信经商,从善行医。民国二十四年(1935)二月,原国务总理熊希龄在江山省亲时,闻其品行、业绩,深为感慨,欣然为作孚先生及夫人遗像作赞词。赞词曰:“国有省积,乡乃县基。里有善士,风俗化之。家有贤母,邻闾式之。兴强民族,根本于斯。先生伉俪,足以方兹。同甘共苦,夫唱妇随。事亲以孝,教子以慈。经商以信,活人以医。积谷平粜,民以不饥。为儿求学,商遂不支。手工制纸,赖以维持。儿能成立,母教所贻。一门贤孝,天所报施。一乡感化,人皆口碑。江山永峙,须水长澌。先贤之德,万古遗思。”

  南坞村每逢农历三月三,还举行盛大的民族文化活动。那天,全村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善男信女,举着族旗,抬着佛像,敲锣,打鼓,放铳,鸣炮,巡街,祭祖,祝愿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南坞的三月三传统庙会,已列为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坞村是连接赣东、闽北、浙西人文历史的古村,是井泉汩汩、鸟声啾啾、天籁之声的古村,是楚角越尾、儒风习习的古村。每当我们徜徉、盘桓在这一古村里,淋浴着博大精深理学名宗的阳光雨露,既有惊叹,又有沉思。如能在这儒风习习的古村中,释放浮躁,洗尽铅华,放飞心灵,顿悟人生,将是人们的一大快事矣。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徐丽兰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