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众手修佳志 志载魅力村

来源:    作者:yumm     时间:2013-01-20 10:40:22    「我要投稿

  一部洋洋90余万言的《白沙村志》,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油墨的清香,最近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与读者见面了。这既是江山志苑的重大工程,又是农民“种文化”的最新成果,令人欣喜。村志的出版,是领导重视、专家主持、村民参与的结果,凝聚着集体的智慧。方志专家毛东武先生率领编写组成员向困难挑战,与病魔抗争,同时间赛跑,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值得钦佩。

  《白沙村志》记载了白沙的历史变迁,讴歌了白沙人顾全局、识大体的高风亮节。白沙村由白沙、水碓淤两地合并而成。原白沙村坐落于廿七都山区,属定村乡所辖,距现址40公里,唐宋时期称举川,明洪武年间(1368年原1398年)改称白沙。原水碓淤村隶属于凤林镇,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始有先民移居繁衍生息。原白沙村虽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群山环绕,峰峦叠翠,双溪穿流,奔腾不息,可谓山川秀美,空气清新。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方土地上,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情有独钟。

  当21世纪之初,经国家批准,决定建造库容2.48亿立方米的白水坑水库,白沙村需举村搬迁时,村民们故土难离,依依不舍。在国家与小家、大局与小局利益的抉择中,白沙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小局服从大局,毅然地离开故土,表现出一种高尚的爱国爱乡情怀。编纂者对故土一往情深,对村民们顾大局的博大胸怀大加赞赏,将沉入水底、沦为泽国的村庄田园和小桥流水,以及村民们的高风亮节,详尽地收入书中,让挚爱的故园印象与村民的可贵精神在新一代白沙人中传承,读后感人至深。

  《白沙村志》记载了白沙的发展历程,见证了白沙人奋发进取、创新创业的骄人业绩。原白沙村,世世代代与大山结缘,开门见山,出门爬山。村民们长年累月在山上打猎、种植、采摘,尽管辛勤劳作,却收入微薄。水碓淤村虽属平原,但村民以种田为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过得颇清苦。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提高,白沙在长短结合、做好山上文章的同时,发动群众围滩造田、修渠筑堹,田里多收粮,山上增经济。特别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结束了山民去一趟峡口要翻无数条岭涉无数道溪的历史,村民购买副食品和工业用品日益方便,山区土特产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山外交易,大山成了招财进宝的“聚宝盆”。水碓淤在扩大种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依靠科学种田,实施精耕细作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并且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后,两地村民更是如沐春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白沙村先后提升了粮食和茶叶加工厂的档次,榨油厂、锯板厂和丝织厂等企业应运而生。水碓淤村也先后创办锁件炭刷加工和石材加工等企业。2002年到凤林镇盛山松树岗重建家园后,交通更便了,信息更灵了,人们的用武之地更广了,白沙的工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2009年统计,全村仅木材加工企业便达31家,其中年总产值超两千万元的有3家。尤其可喜的是,村里已形成占地面积70亩的蛤蟆垄园地和占地面积80亩的山溪蓬园地;不少村民不满足现状,已走向村外镇外,租用场地,购置机械,兴办企业。在以工兴村的同时,全村林木毛竹的抚育从未间断,猕猴桃、葡萄、白菇、柑桔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如今的白沙(水碓淤)村民,已不是过去“日间田(山)头,黄昏炕头,吃穿发愁”的传统农民,而是手拎电脑创业、驾着轿车摩托上班、在家门口就能挣大钱的现代农民。据统计,全村拥有电脑70多台、小轿车30余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村里的基础设施更完善,农民住花园式的别墅不再是稀罕事,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村志中记载白沙的巨大变化,着实让人振奋。

  《白沙村志》记载了白沙的文化积淀,赞颂了白沙人的优良传统和重教兴文的时代新篇。白沙、水碓淤历史悠久,民众自强不息。光绪年间,水碓淤武生徐进菊,年轻时在赵家山冈北,开辟马道400多米,经常进行骑马射箭训练,又能举大石锁,顶重石臼,光绪十一年(1885年)考取乙酉科武举人。民国21年(1932年),江山地下党组织在白沙洋槽,接触苦大仇深的农民,编印通俗易懂的资料,开展《青黄不接苦难当》等宣传活动,吸收60多位山区农民参加东区赤卫队,并分发臂章符号,准备土铳长矛,待命投身武装暴动。后因机密泄露,中共江山县委遭受破坏,暴动未行。民国23年(1934年)9月,红七军团北上抗日,途经廿七都,在山区民众心中播下革命火种。翌年3月始,红军挺进师转战江山,经常活动于廿七都山区,更是让白沙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一直珍藏着这些红色的记忆,光荣的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崇尚教育,是白沙、水碓淤人的传统。清代,白沙人先在水口大庙创办私塾,后由郑元吉捐资建众厅作为私塾常驻之地。水碓淤的有识之士,则多次在徐氏宗祠商议育人之举,立下培养人才的规矩。民国24年(1935年)11月,水碓淤创办小学,以徐氏祠堂为校舍,祠租作办学经费。民国34年(1945年),在白沙的山头殿创办了国民初级小学。新中国成立后,白沙先后办起了白沙小学和洋槽小学,水碓淤小学一度改为完全小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师资力量得以加强,资源配置更加优化。随着业余教育、农民夜校的兴办和电大学习、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的出现,重教好学更是蔚然成风。当今白沙的公共建筑,规模最大、外观最美的是幼儿园,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大型多功能活动室、辅助用室、午睡室、幼儿盥洗室、办公室、会议室、医疗保健室、晨检室、值班室和食堂等一应俱全,农村娃娃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2006年,村里恢复奖学金制度,并提高标准,凡本村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均可到村里领1000元奖金。如今,白沙村各类人才层出不穷,“千年不出秀才种”的历史已经改写。据2009年统计,全村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24人,其中博士生5人、硕士生3人。

  白沙村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在弘扬中创新。民国26年(1937年),建有茶灯队,排练了串阵、采茶、打莲湘、跳花鼓、凤阳看相等小节目,拥有七八个曲牌,在廿七都演出数百场。20世纪70年代后,茶灯戏经改词整理,更加优美动人,参加会演并多次演出,赢得了观众的赞赏。水碓淤民国年间就有鱼灯演出。鱼灯为纸扎成的各种鱼模样彩灯,前些年在本村及邻近的江西后阳、官溪演出后,亦为观众所喜爱。解放后至今,白沙先后兴办的座唱班、农村俱乐部、铜管乐队,自拉自唱,自编自演,内容就地取材,形式灵活方便,节目丰富多彩。唱山歌是白沙的又一传统,每个自然村都有几名歌手,一般青壮年男女都会哼几段,或在山上对唱,引吭高歌,声音溢山坞;或村口近唱,歌声低迥,圆润又亲切。山歌的曲调有多种,唱者不同调子各异,内容涉及山村景物、家乡新貌、男女之情和好人好事。1981年,白沙启动村志编写,历经10年,于1990年由学林出版社付梓。此志溯古详今,资料详实,体例规范,引起高层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2007年,着手重修村志。一个小小村落,两度修志,实属难能可贵。2010年,开展博善怀·可爱的白沙征文活动,不少村民踊跃参与,一本20万字的文学作品集《可爱的白沙》正式出版,展示了新时期村民对文化的向往和追求。村里在文体活动设施上舍得投入,图书阅览室、电视室、科普宣传窗、篮球场、健身活动场、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样样齐全,琴棋书画和各类体育赛事不断,拍摄“全村福”照片的活动新闻还上了人民日报哩!

  《白沙村志》记载了白沙的淳朴民风,再现了白沙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白沙村有一支硬扎的干部队伍,他们一心为集体,创优争先,率先垂范。数十年来,村集体的账目,笔笔清楚明了,未发现一个村干部有涉贪行为。对于公益事业,干部群众总是乐于奉献。2004年,村里建造体育活动场地,191人捐款1.6万元。2006年,建造曲桥阁亭,94人捐资6.74万元,连退休的干部职工、嫁出去的白沙姑娘也纷纷参与捐款。当地的3位花甲老人,历经8个多月的义务筹建,使一座古色古香的“聚贤亭”,矗立于村中的碧水玉池中央。2007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消息,更是牵动着白沙村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一位青年小伙子便赶到市民政局,向灾区捐款500元。村民们慷慨解囊,短短3天时间,为灾区捐款1.6万余元,有位80多岁的吴大爷,捐上了平时为他人削树壳挣的辛苦钱。

  白沙人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全村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前些年,村里有11户残疾特困户无力进行外墙粉刷,共产党员和村民代表主动上门,出钱出力。一次,老丁家未燃尽的柴灰被弄堂风吹散,溅在灶膛前的柴草上燃烧起来,并且火势越来越旺。隔壁的小邹看到后,立即叫来在家的邻里,爬进围墙,打开自来水,一盆接一盆地泼,直到把大火扑灭。老丁夫妇回家后见状,感叹“远亲不如近邻”!一次,村里的一位小孩子趁姐姐不备,跑到广场玩篮球,因球弹跳跌进了水塘。这时骑摩托车路过的老巫,瞥见水塘里似乎有人影晃动,即刻紧急刹车,奔向水塘,救起在水中挣扎的小孩。又有一次,因移民初到,人地生疏,王大嫂去邻村采马兰头根,回来时走错了方向。村民们知道后,有的打着手电,有的驾着小车,四出寻找。村广播室一次次发出热切的呼唤,电话里也在传递急促寻找的声音。人们奔波着,忙碌着,直到翌日傍晚才终于找到王大嫂。一人失踪,牵动全村,此事足以感天动地。

  方志乃一方之全书。如何使体例更严谨,资料更详实,史实更准确,特色更鲜明,这是主编和编写人员反复思考的问题。主编毛东武先生两度主持白沙修志,熟悉白沙,热爱白沙,在体例的设计和布局的安排上更是独具慧眼。阅览全志,确有不少新鲜感。一是体例创新。村志启动之时,正值第28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五环旗在各地飘扬。受此启发,设天人、产业、政俗、世系、文韵五环,强调环环相扣,既有历史意义,又符合地方志体例继承与创新的要求。二是贴近民众。村志以较多篇幅记载民情,关注民生。尤其是世系一环,记载各族派的衍脉及迁徙,再现每个家庭的现状,使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在村志中得以充分反映,引起村民的关心和兴趣。三是注重典型。村志抓住许多典型事例和人物详尽记载,使志书成为尽收村、人之美的“百宝箱”。特别是“眼睛向下”,为能工巧匠立传,让“小人物”生动感人的举动入志,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四是体现特色。村志有关民间节日、村民风俗等方面的记述耐人寻味,对村民在山区小溪追鱼捕鱼的场景描写让人过目难忘。村务议员五字经和邻里友善五字经的专记,言简意赅,含意深刻,具有独到之处。一些民间语言的巧妙运用,更增添了志书的可读性。

  《白沙村志》资料丰富,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无疑是村志中的佼佼者。这对于人们了解白沙,研究“三农”,有着重要的作用。注重发挥“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村志必将在创建幸福乡村中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余明明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