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51年坚守茶灯文化的“活宝”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del_user_6204     时间:2012-08-15 08:20:32    「我要投稿

  岁月悠悠,一些传统手工艺人正逐渐地离我们远去,而剩下来为数不多的就成了古董级别的“活宝”了。近日,笔者来到大桥镇葩坞村,采访了今年已经82岁的茶灯手工艺人祝文阳,亲眼目睹了采用传统手工制作茶灯的过程。

  茶灯是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花灯的一种,其表演形式集花灯、歌舞、杂耍表演于一体,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表演时场面壮观而热烈。9时许,祝文阳开始制作茶灯,选材、剖皮、扎骨架等工序都很讲究,竹篾在他手里回转,棉纱线在他手里穿梭,一道道工序在他手里娴熟老练。

  祝文阳先选好一根材质较好的竹子,然后挥刀一剖,一根约1米长的竹子就变成10根一指宽的竹篾。劈下来细长的竹篾经过一番“打理”后,接着就是扎茶灯的骨架。祝文阳在脑海中构思完整个茶灯的结构大小后,以交叉方式编织。“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学问很大,用多长的竹篾及将竹篾弯曲成什么角度都对整个茶灯的外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祝文阳边做边说。

  制作茶灯是个精细活,但是祝文阳敏捷的身手丝毫不比年轻人逊色。闲谈中,半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他又拿出数根竹篾弯成一定角度后在竹篾与竹篾间的交叉点用棉纱线固定。

  祝文阳是名理发师,31岁时,祝文阳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茶灯,茶灯美观的外形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都在研究茶灯的制作工艺,从选材到剖皮,从扎骨架到裱糊,他都细心学习。第一次制作茶灯时,他根据茶灯模型来模仿制作,没想到做起来歪歪斜斜的,不成模样。第二次制作时,他吸取了前次失败的教训,但是做起来还是不尽如人意。经过多次的摸索和学习,他终于掌握了制作茶灯的方法。

  祝文阳刚开始学做茶灯时手指经常被刀和竹篾划伤,双手布满伤痕。“虽然口中说着简单,但做茶灯其实是辛苦活、细致活。”他说,早些年,由于会做茶灯的人为数不多,得知他有这门手艺后,附近村民都慕名前来定制,制作茶灯也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从头到尾他一个人做一天忙8小时,至少需要一天半才能完成。

  51年来,是什么让祝文阳如此执着地偏爱这门手艺?面对笔者的提问,他笑了笑说:“是个人兴趣让我坚持到老,扎茶灯时,磨破了手指,累弯了腰,看花了眼,这都不算什么,看到扎出的茶灯受欢迎就什么都忘了。”

  经过赶制,下午5时许,一个茶灯的模型在祝文阳手里新鲜出炉。骨架搭好后,裱糊、晾干、剪贴等工序都要一步步耐心细致地完成。目前,年事已高的他制作完成的茶灯基本用于展出,此次制作完成的茶灯他将参与国庆前我市举行的民间手工艺展。

  采访时,祝文阳希望他的儿子能够继承他的手艺,“目前,很多手工艺已经失传了,主要是很多年轻人觉得学习手工制作麻烦,作为传统手工艺应该将其发扬光大。”临近采访结束时,祝文阳有些担心地说。

  

图为祝文阳正在制作茶灯。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郑小林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