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春游塘源口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del_user_6204     时间:2012-04-12 18:45:10    「我要投稿

  三月的最后一天,雨后初晴,阳光格外明媚,我们江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部分会员,在徐太主席的带领下去塘源口乡采风。塘源口乡地处江山东南部,属丘陵山区,东与衢州衢江区接壤,南与遂昌县交界,西与张村乡毗邻,北与碗窑乡相连。

  20多年前曾经去过一次塘源口,记忆中的山路崎岖陡峭,坑坑洼洼,是经过一路颠簸,满面灰尘才到达目的地的。而今面前的水泥马路干净平整又开阔,丝毫没有从前逶迤的感觉,真的是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了。窗外是一片片金黄色,那是盛开的油菜花,在这个姗姗来迟的春天里,灿烂的无以复加,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香与久违的泥土气息,使人无比惬意。

  当我还沉醉于满目的青山绿水,田野美景中,不知不觉已到了塘源口乡洪福村,这是由原洪公、龙旗、长洋、油麻庶和福石岭共5个自然村合并成的新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民风淳朴的小山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别致的小洋楼,一条大溪横卧在村子的中央,溪水清澈见底,涓涓流淌,几座小桥连接了两岸,使整个村庄浑然一体。西边一座古老的房子墙上依稀可见斑驳的字迹,是当年红军路过时书写的标语,被誉为“红军标语墙”,已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供后人观赏评说。

  站在洪福村委会门口,抬头仰望,不油然地发出惊叹:一座座泥墙房子依山而建,远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颇为壮观,像极了曾经在电视上看过的某地山寨。虽然有些房子早已经没有人住,却依旧保留完好,与下面的新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顺着大溪往里进去不远便是龙旗自然村,小时候就听人说起过洪公、龙旗,貌似是深山老林,路途遥遥,交通极其不便。当置身于这个山清水秀的村子里,才发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落后,而是风景怡人,像一个世外桃源,是踏春休闲的好去处。看,大溪堤边绽放着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恬静幽雅,相映成趣。树上莺歌燕舞,树下水声潺潺,妙不可言。那一丘丘金黄的油菜花更是分外引人注目,给这个宁静的山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溪边有一座陈旧的泥墙瓦屋,看似极其普通,走进去却让我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个“徐氏宗祠”,里面的大木头柱子,戏台,还有上堂一幅幅精雕细琢古色古香的涂金木雕,无不向人展示当初的富丽堂皇与豪华气派,听同去对这方面颇有研究的戴老师说,宗祠里有如此众多工艺精美,栩栩如生且保存完好的木雕图案是很少见的,这么宝贵的遗迹也是值得人们考究的。

  作为江山人,对“洪公拳”早有耳闻,相传这是由康熙年间,福建习武之人张千来洪公村定居之后创立的,当时是用于自卫护家的,深受当地人的喜欢得以留传。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大部分年轻人都走出了深山,学拳术的人也就越来越少,“洪公拳”濒临失传。塘源口乡干部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经过种种努力,在塘源口小学少先队组织中开展了“洪公拳”推广活动。 2011年9月“洪公拳”在市宣传贯彻《非遗法》暨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中演出,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欢迎。

  塘源口人是勤劳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塘源口乡四周环山,按理说应该有大量的木材资源,可是遗憾的是这里的大山大多是岩石,无法生长大树。当地人只能利用小灌木,将其锯成木屑,装成一袋袋种上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老人也没有闲着的,一个个坐在新房门前,满面笑容,一边聊天一边做来料加工。近几年来,塘源口乡因地制宜,立足本乡实际,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除了生产水稻外,还盛产猕猴桃、油茶、板栗、茶叶等绿色农特产品,创收了经济效益,彻底改变了从前的贫穷面貌。今天的深山农民再也不是昔日的穷光蛋了,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干,脱贫致富,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坐上车离开塘源口时,我还在回头张望,思绪仍停留在那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与古老的文化遗迹中。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峰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