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记忆中的过年

来源:今日江山    作者:del_user_4407     时间:2012-01-30 08:45:33    「我要投稿

  日子过得像白驹过隙一样,转眼间又接近过年了。现在的过年,过得很平常,没什么平时没吃过的。气氛也很平淡,只是大街上的人多了些而已。而在记忆中,童年时代过年的往事刻骨铭心,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的老家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区,童年时住的是老祖宗留下的木结构、泥墙用土瓦和芦苇盖的房子。煮饭的灶是用泥土筑起来的,没有烟囱,一日三餐烧饭时灶里冒出的火烟笼罩在屋里,到了年底整间厨房里的上上下下染上一层又厚又黑的灰尘。每年的腊月廿日后,各家的主妇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母亲自然也不例外。她头戴笠帽、身穿蓑衣、裤脚上用布条绑扎起来,把扫帚柄接得长长的,将整间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而此时的母亲,脸上和手上全是黑黑的,简直比黑脸张飞还要黑。

  在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廿四过后,过年的气氛就浓了起来,家家户户陆续开始忙着宰年猪、杀鸡、磨豆腐、包粽子等过年事儿。那个年代山里人过春节,没有钱给小孩买新衣服,过年能穿上没有缝补过的衣服我们就很满足了。年货也都是大部分从山地上种植并通过人工加工出来的。虽然如此,小孩们仍很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粽子、花生和瓜子等东西。

  粽子,对山里人来说是一种上等的食品。因为山里没有水田,糯米要用颗粒饱满的玉米籽运到山外去,跟粮田多的生产队的农户以一斤换八两才能换得到。从生产队分来的玉米数量不多,口粮都不够,舍不得用多去换,一家近十口人,过年能有20斤糯米包粽子、做米糕就算是不错了。记忆犹新的是,童年时的年夜里,经母亲同意在睡觉前还要吃下两个粽子。

  在每年年底的廿四或廿九的峡口墟日,父亲和乡亲们一道,天刚亮就启程,翻山越岭近二十公里到峡口街上,买上每样一斤“拜太公”用的油枣、麻球、蝴蝶酥、饼干,这些就算是年货了。不过最大的年货是到粮管所买回七八十斤平时吃玉米、番薯省下来的国家供应的“过年米”,让孩子们在过年的三五天能吃上无玉米、番薯混拌的“白米饭”。

  除夕傍晚,我们一族人在大门前摆上猪头、鸡、等食物,燃放鞭炮“接太公”回家过年。而后,家族长者在家族公房大堂里挂上太公画。年夜饭上,母亲煮上了平时很难吃到的猪肉、鸡肉、豆制品等和“白米饭”,让我们兄弟姐妹不受任何拘束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餐。吃好年夜饭后,母亲叫我们一起洗过手和脸,用碟子装上油枣、麻球等食品摆到太公画跟前,点上香叫我们拜太公。然后我们小孩开始尽情地玩乐了,而父母却更加忙碌了。母亲要蒸米糕,还要炒瓜子、落花生、玉米籽和番薯片,父亲在灶里加柴火,和母亲一起直忙到深更半夜才能睡觉。

  据家谱记载:老家的谢姓祖宗是在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从福建逃难过来居住的。按照祖宗流传的风俗,春节要过五天的“年”才会“收太公”。在这五天中,每天的早上和晚上本宗族的人每人都要参拜“太公”,每家让小孩自由玩耍。我们小孩玩得很开心,大家尽情地玩着“捉迷藏”、“老虎抓羊”、“摆酒肉”等游戏。有的父亲用毛竹帮小孩加工起两只“高跷”,扶着小孩学走“高跷”。大人们有的打扑克,有的走象棋,还有的踢毽子、跳绳,热闹极了。在正月初五下午四时左右,一族人又在太公画前摆上了猪头、鸡、鱼等食物进行祭拜,然后将太公画卸下收藏起来,把猪头、鸡、鱼等食物搬到大门前进行祭拜各位菩萨和土地神后,开始放鞭炮“送太公”,以示五天的“年”过好了。

  十多年前,我们和乡亲们一道搬出了大山,生活条件等方面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过年却变得无“味”了。童年在大山里过年的情景,已成为一种遥远的往事。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峰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