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村口的香榧树

来源:今日江山    作者:del_user_4407     时间:2011-11-23 09:08:33    「我要投稿

  在海拔一千多米的老家村口,一条从十多里远、由仙霞分支山脉延伸下来的八九米宽的小溪穿村口而过。村口小溪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造了一道石拱桥。在紧挨石拱桥的西端,有一棵直径近两米、高三十多米、覆盖面积四五百平方米的香榧树。这棵香榧树,默默地守护在村口,小时候听爷爷说,在两百多年前祖先为躲避命案逃到大山里来居住后就有这棵大香榧树了。它的年轮中,刻录着先辈们的勤劳和酸甜苦辣。每当回老家祭祖走到香榧树下时,青少年时期的悠悠岁月和一股浓浓的恋情就从胸头中荡漾而起。

  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里,香榧树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和雨露,树枝细条上开始发出新芽,绿葱葱的树枝在春风里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路过的人们招手致意。春芽茂盛生辉,香榧树显得像个年轻的小伙子,充满着盎然生机和活力。山上布满了颜色不同的映山红五彩缤纷,映衬着被风吹动像似微笑和招手的香榧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夏日里,香榧树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把炽热的阳光挡在了高处,让大树底下乘凉的人们倍感凉爽。小时候,我们一群小顽童常在香榧树下的小溪里嬉水,打水仗,捕石斑鱼、抓螃蟹。香榧树就像保护孩子的壮汉,护佑着我们这些戏水的孩子们平安无事。长大后,我们和乡亲们一起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这棵香榧树为夏天劳碌的我们带来了无比的惬意。村内有一百二十多名谢姓人丁,祝姓三四十人居住在村外的半山坳上,大伙儿上山劳动大多往村口石拱桥的东端方向去的。在集体劳动年代,大家要一起出发,因而那棵香榧树下便成了我们出工等候的最佳、同时又是必经之路。山里人劳动往返时十有八九都是背驮肩挑的,每当运到那棵香榧树下,大家都要用木叉顶着担子歇会儿。香榧树下自然成了我们挑运东西的一个歇息站。

  在秋天来临金桂飘香的季节里,香榧树的老叶渐渐地变了颜色,由绿变紫黄,随着阵阵的秋风落下最年老的极少叶子。秋天,是收获果实的季节。而这棵香榧树据老人说是“雄”的,一直未长过香榧。儿童年代,是一个饥不择食、闹肚子“荒”的年代。小时候肚子空得特别快,每日三餐不久后就饿得“咕咕叫”,常结小伙伴上山寻找“野山楂”、“阳桃”等野果来充饥。还常到这棵香榧树下目不转睛地在地上寻觅着,盼望能捡到香榧,但终没有看过一粒香榧。

  冬天来了,香榧树虽然失去了一些往日的风采,而它与别的落叶树不一样,仍然挺着绿色叶子的枝丫,像似直刺上蓝天。俗话说“树大招风”。一点没错,在寒风凛凛的腊月里,走到村口的香榧树旁,阵阵寒风吹得人们瑟瑟发抖。那年代山里人晚间走路大多用火把照明的,每走到接近香榧树处时,稍有不慎火把就会被风吹灭,这时,只能凭着星光和记忆,在漆黑中慢步摸着行走。

  香榧树像座小山头一样屹立在村口,像保护神一样保佑着自然村百余人的吉祥平安。日常中有小孩闹哭不停或有什么不吉利的,老人会带上香、烛和纸到香榧树下对着香榧树祭拜,以保佑小孩平安成长。除夕这天的下午,香榧树下是腊月里最热闹的日子,自然村及邻近自然村的五六十户主人带着小孩到“社公殿”上“谢年”,然后回来祭拜香榧树,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村里人个个平安。此时鞭炮声此起彼落,带来了辞旧迎新的兆头。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棵香榧树挂上了由市政府命名的“名木古树”的保护牌子。

  本世纪初,缘于政府下山脱贫的惠民政策,全村四五百名乡亲们走出了这个高山小村,村里已没了人烟。除夕这一天的下午,香榧树下再也没有以往的热闹了。现在我虽年已半百有余,一天往返赶二三十里的山路会感到疲倦,但我仍坚持一年三次回老家祭祖。因为那里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是先辈们安息的乐园,看到老家的山水草木感到分外亲切,还有这棵香榧树,为我记录了许多难以尘封的悠悠往事。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峰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