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素描成功人生——《杨芝荣回忆录》序

来源:今日江山    作者:del_user_4407     时间:2011-11-16 08:50:33    「我要投稿

  杨老嘱我为他的《杨芝荣回忆录》作序,我既感意外,又觉幸运。平生读过一些序文,也请方家为自己的拙作写过序,而为他人著作作序,我犹如新媳妇推磨子,还是头一回。况且,这个“他人”,是我素所敬重的长辈、曾是邑内家喻户晓的“县太爷”。意外受命,不免诚惶诚恐。幸运的是,我借机领略到了成功人士的风采,分享到了成功人生的快乐。

  一如杨老的为人,他的这本回忆录从头至尾,闪烁着求真、求实精神的光辉,没有雕琢粉饰、哗众取宠的篇章文字。粗览时,我觉得里面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从布局到谋篇,从情节到语言,都显得四平八稳,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拜读,静心揣摩,我方察里子别有洞天,另有新意,恰似一瓶陈酿,看看瓶身朴素无华,待打开瓶口才觉醇香从瓶内飘溢,扑鼻醒脑,沁人心脾。

  不妨先来欣赏一下,这段回忆他当初参加革命的情景:

  “江山于1949年5月6日解放。6月,坛石区(当时称郑家坞区)的干部即进驻潭边村。我当时正在潭边天生堂药店当学徒。一天,江山县委组织部长王竹生同志到我店了解情况后,问我想不想参加革命工作,我回道,如果有伴我也想参加……”

  瞧,他把“有伴”作为参加革命的一个前提条件,这在当时很真实,在今天说起来很有趣,若就此想开去,也很值得回味——至少说明,杨老年青时,就很有团队意识,很懂得团结人。果然,他接着写道:“此后,我即在潭边地方个别酝酿,串连好七八个青年……”

  真的是粗看轻描淡写,细想回味无穷啊!

  全书40多篇文章,采用素描的手法,从10岁上私塾学馆一直写到如今的晚年生活,时间跨度长达70余年,蒙太奇般地再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镜头:有对投身革命、“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写照;有对“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恢复人民政府”等重大事件的见证;有对“在位时做了什么、留下什么”的追忆;有对“探亲旅游”、“周游列国”的情景再现;有对先人长辈、兄长姐妹的深切怀念……粗中有细地勾勒出了杨老成功而美好的人生景象。

  正如一首歌中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人生,美好的人生,不等于没有苦难,没有挫折。在旧中国贫穷落后的年代,杨芝荣降生于偏僻山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他,7岁丧父,14岁亡母;6岁逝姊,16岁失妹,20岁时大哥又撒手人寰,14年间有5位骨肉至亲离他而去,由此给他带来的痛楚、疾苦,非常人可想象。他,投身革命工作后,41年间“被调动”22个职务岗位,虽说“升是主基调”,但也有3次“委屈”降职。然而,外柔内刚的他,在当代中国的重大变革中脱颖而出。新中国的诞生,让他“如鱼得水”,成了一名出色的革命干部、基层领导;粉碎“四人帮”后的改革开放,让他“鱼跃龙门”,位居一县之长,续任两届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应该说在江山政界“辉煌多年”,由此造就他不同凡响、成功美好的人生。

  诚然,不是说位至一县之长,就等于人生的成功。在江山这座小城来说,杨老的确曾是个“大官”。但我在这里所说的成功人生,不单是指当不当大官。况且,我们将视野再放大一些,一县之长也只不过是个“七品芝麻官”,仅凭这一点,在下还不愿称杨老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单就当官来说,成功与否,也不在官大官小,关键要看当得怎么样。杨老这个当年的“县太爷”,是怎么一个官呢?杨老在回忆录中,以“在位留下什么”来作答。我们可以在《忆大桥的水利建设》、《记莲华山开发大会战》、《江山撤县设市的回顾》、《须江公园建设》、《开拓江滨新区》、《江郎山初期拓荒开发》等文章中,看到他当年的身影,捕捉到他当年的足迹。至于上级组织怎么看他,有没有相应的“评语”,我当然没有资格、没有机会查一查人事档案,甚或问一问管他的官。不过,古诗有云:“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就老百姓对他的口碑来讲,我敢大胆地说,“那是没说的了”。“杨县长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这话我至今还时常听到。当然,我与许多人一样,不仅反复听别人说,自己也反复这样说。

  读着《杨芝荣回忆录》,我自己也回想起许多事,深感自己竟然与杨老有些缘分。我俩虽是两代人,但同样在供销社系统干过,同时在坛石地方呆过,同期在一个机关大院里共事过——当然,他是首长,我是秘书。我与他的两个儿子是中学时的校友,几十年来一直保持“君子之交”。他的大儿子杨青,我一直称他小青(杨老在这本回忆录里,小青与杨青是混用的),低我两届,却同是当年学校里黑板报编辑部的成员,聊可算作“一起共事过”。中学毕业后,小青下放农村,我与另一位好友到“知青点”看望他,有幸吃上一碗他自己烧的清汤面,盐多油少,味道还真不错,至今记忆犹新。杨老的小儿子杨小华,在高考刚恢复时,与我一起度过一段复习迎考的日子,两人私下交流更多一些;我也由此而认识杨老的夫人、女儿以及本书专题写到的他的“岳母大人”——她像唤她亲外孙一样唤我的名字,我也像个亲外孙一样亲热地叫她外婆,那时他们一家就给我一个感觉:“这是一个好人集聚的家庭”。今天想来,“好家出好官”,杨老的成功不足为奇。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杨老出任中共坛石区委书记、我在坛石中学读书算起,我认得他、认识他、熟悉他、关注他,已有40来个年头。我不敢因此就自以为真正了解他,但我可以说,他一直给我一个强烈的印象:没有“官架”,很有“官样”。他面容慈祥,说话和气,从不以势压人,以权欺人,向来平易近人,不摆“官架子”,也有百姓情感、孝义亲情。你看《缅怀尼娘》这篇短文,他17岁时吃过二娘半斤猪肉,至今仍铭记在心,感恩不尽。说他很有“官样”,起初只是看他身材魁伟,步履稳健,说话有板有眼,一句是一句,有一种“大官”的模样。后来是觉得他说话做事很稳重、又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民众心目中的“现代官”。你听他在一些小型会议上的发言,不一定是最精彩的,但往往是最得体、最贴切的;你看书中写到的、当年《浙江日报》头版加框报道过的公开招标水库养鱼一事,杨老多么有改革的胆识、创新的意识!最后,我认为他有“官样”,是体会到他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身上有一种浩然正气,是许多官员学习的榜样。有朋友告诉我,你想通过杨老走后门,往往“有贼心,无贼胆”。我也曾觉得与他有些缘分,几次想通过他的关系给自己办点私事,但到头来,一次也没有向他开口。有时,原先是有开口想法的,等见了他的面,口却怎么也开不出来。个中缘由,你只要读一读杨老这本回忆录就一清二楚了。杨老在书中写道:“我的子女,从小寄养在农村外婆家,独立生活,从不求父荫,因在异地上学,连老师也不知其父母何人……”他待亲生儿女如此,你还敢指望让他为你走个后门吗?倒是他离休之后,我间接享受到了他的“恩泽”。那是在我担任江山市广电局局长期间,全市大兴有线广播电视进村入户,他竟然因“老名人”被家乡人看重,从而“破例”为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当了一回“乞丐”,令我终身难忘。在拙作《不知天命》一书里,我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件事:

  当年已是七十又四的杨芝荣,便是在“大普查”活动中被搬出来的“名人”。

  ……

  然而,他已离休赋闲十几年,一直与世无争地在家安度晚年;如今无职又无权,其名其影极少在大众媒体里出现,说是“名人”也已“名”不到哪里去了。

  这一点,杨老心知肚明。面对来自家乡“镇官”、“村官”的求援之手,他留有余地地说:“试试看吧,看看老面子还管不管用。”他这样说时,心里似乎多有愧疚。是啊,当年,他也可以说“要位子有位子,要票子有票子”,却没有偏个心眼为生他养他的那个镇那个村开一次“小灶”做点什么;如今,渴望开通有线电视的家乡人,正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他就是破了脸面当一回“乞丐”,也不好意思让求援的“镇官”、“村官”空手而回了。

  翻资料,打电话,杨老细心地研究起“乞讨”的对象与方法。“讨钱嘛,要看对象才开得出口;要讲方法,人家才不至于为难。”宝刀不老,杨老的功底仍在。

  一番忙碌之后,他在心里打好了谱子。然后,他独自一人,安步当车,走进这门出那门,“讨”了东家“讨”西家。他每跑一个单位,伸出一个手指头:一万元!

  “试试”的结果怎么样?

  他连跑了5个单位,没有一处落空,甚至还“多出一个手指头来”。为什么?因为,有个单位的头头特别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一脸真情地说:“杨老,您是老领导,又是大好人,今天向我要钱是为村里做好事……这样吧,您要一万元,我给两万元。”

  于是,杨老凭着“老面子”,一共“讨”了6万元钱,全给了家乡的镇与村通有线广播电视。

  “看来,老面子还管用啊!”有知情人这样与杨老开玩笑。

  “老面子,就用这一回了。”杨老看到我,却表情有些复杂地这样说。不到万不得已,他会一试自己的老面子吗?我想。

  ……

  作为时任广电局长的我,能不对他心存感激吗?然而,我在这里提起此事,倒不是出于感恩,却是出于感悟。我想,读者诸君只要稍加品味,就可以从中领悟到杨老的为官为人之道,也是人生的成功之道。在此,我就不加赘言了。

  人生的成功与否,还要看晚年是否幸福。杨老在本书中称自己“安享幸福的晚年”。他写道:“我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充实的。我是在享受共产党的福,享受子女的福。”他的两个儿子,未得“父荫”,却承“父慧”,因而才气横溢,出类拔萃,均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早期的“留洋博士”,如今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丹麦。国门打开后,国人出国已不是什么稀罕之事,但杨老让儿子开着房车“周游列国”的探亲之旅,着实让人羡其幸福。不过,要我说,杨老也是在享受自己的成功人生之福。你看他的几条“离休之道”:一不羡权恋栈;二能知足常乐;三为广交朋友。正如他在书中所写:

  “离休后我谢绝了不少单位请我当顾问之类的聘任,表明有偿服务一概谢绝。有关涉老组织活动,我都乐意参加,如老龄委、老年体协、老年大学、老年书画研究会等,特别是老年大学,从创办至今10多年,我都热情积极参与,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结交了大批新老朋友,丰富了离休生活。”

  这,他不是也在享自己的福吗?

  成功的人生,需要一辈子的修炼。已是杖朝之年的杨老,亲操电脑写回忆录,说来也是一种修炼。

  操弄电脑,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或是在职时就接触过电脑的人来说,都是不在话下的寻常事;而对于曾是一个“县太爷”,在职时不知计算机为何物的耄耋老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新鲜的玩艺儿。据杨小华为本书所写的《跋》中所云,起初杨老写的文章都是由他当打字员,“帮着将之输入电脑后在家人中传看”。小华写道:“最近几年,父亲学会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逐渐又添写了不少篇回忆文章,外加一些旅游札记。”由此可见,杨老坐到PC机前,早过了古稀之年。到了这个年龄段,他还像年轻人似地亲密接触电脑,并视之为写作工具,以其代笔写回忆录,这难道不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修炼”吗?!

  别看杨老文质彬彬,颇有识文断字之人的气质,其实只读过一年的私塾,上过几年的小学,就这么一丁点“文化功底”。就算后来接受过种种“短训”,加上他生性聪慧,平日里很有学习力,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已变得“颇有文化水平”,却也没有把他锤炼成“笔杆子”。早年,署着杨芝荣大名的报告、讲话、署名文章,里面当然包涵着他的思想、观点,但我总觉得,按惯例,依常理,那些文字往往有秘书、写作班子代劳,署着他的名,不见得就是他的作品。或许,其中也不乏他的亲笔之作。然而,在我等看来,他的确是一块“当官的好料”,至于“爬格子”或是“码字”,压根儿就没有他的事。出人意料的是,离休20多年后,他硬是把这本近10万字的回忆录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且可以铁板钉钉地告诉读者:这可是杨老“每字躬亲”的作品,没有任何人为其捉刀代笔!

  杨老的修炼风采,由此可见一斑。

  杨老“每字躬亲”,劳心费神,写出了这样一本回忆录,却不愿拿到出版社去出版。有一天,他到我办公室,谈起这本回忆录,我和在场的一位老友,皆说书中文章对读者的人生有启迪,对研究市情也有史料价值,因而一再怂恿他稍加润色后正式出版。我实实在在地对他说:“光凭您的名字,您的回忆录就很可能拥有众多读者,很可能成为本地新华书店的畅销书。”他摆了摆手,以一种不容商议的口吻说道:“拿去出版销售做什么?不用!不用!”为何“不用”?杨老微笑着说:“我写回忆录,一是留给后代家人看的;二是送给老朋友老同事看的。常有人家送我回忆录,我也写一本送人家看看……”写回忆录的初衷,就这么简单,这么朴素,一句冠冕堂皇的话都没有。这,不也是成功人士的一种智慧吗?

  读罢《杨芝荣回忆录》,有种还不过瘾的感觉。如此“素描”,比起杨老的精彩人生,尚嫌“简单”。不过,古语有云,“大道至简”,有此“素描”,晚辈自可举一反三。

  末了,不敢写下“是为序”。因为,这已属“不为序”了。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郑小林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