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帮助」
江山新闻网>人文江山
华辉重返深山创大业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del_user_4407     时间:2011-08-11 08:29:02    「我要投稿

  他,是峡口镇小有名气的致富明星,第一个开办电脑培训班,第一个开网吧,有着令乡邻艳羡的生活。然而,他也是第一个放弃年收益十多万元的生意,从集镇搬回大山的人。面对重重的置疑,他用四年的苦心坚守,再次证明了自己,成为镇上第一个人工养殖石蛙获得成功的人,目前已拥有存栏石蛙两万多只,年利润达50余万元。

  他就是大石前村石蛙场的场长华辉。笔者采访时,他办公桌上的电话不时响起,“都是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地的客户,预订石蛙或来参观学习的。”他腼腆地笑着。眼前的华辉衣着朴实,言谈举止中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千元起家,慧眼觅商机

  华辉出生在保安乡化龙溪村,高考落榜后,家庭的压力使他决定放弃补习,到峡口镇做起小生意,他的本钱就是母亲给他的一千元钱。

  用这一千元钱,他在峡口镇上摆摊配钥匙,四年后,他用全部积蓄买了三台电脑,开起了镇上的第一家电脑培训班,也赚到创业路上第一桶金。2001年,他开办了镇上的第一家网吧,2004年,他的网吧已拥有55台电脑,每年为他带来近十万元的收入,他也在镇上盖起了一幢三层楼。

  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小子,这时已经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但是在这看似平静的生活下,他却有着一颗不安定的心。在帮别人收购石蛙的过程中他发现,石蛙的价格在近几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2年还是30元一斤,2007年就涨到100元一斤,而且因为需求量大,要买到也越来越难。就这样,他萌生了养殖石蛙的想法。

  2004年,浙江大学科技学院在实验室中人工养殖石蛙获得成功,但大规模在室外养殖成功的并不多。华辉在网上查了很多养殖石蛙的知识,他觉得自己如果能够成功,就能像开网吧一样获得高收益。

  重返深山,创业历艰辛

  “深山老林里面的山泉水没有污染,是最适合石蛙生存的。”华辉说,2007年,他开始一个人在大山里到处转悠,在溪流间穿梭,再平常不过的溪水成了他研究的对象,因为怕家人反对,他跟家人说他是想做矿泉水生意,直到他看中了正在搬迁的大石前村,“该村泉水清澈,村民下山搬迁后,水源不会被污染,而且废弃的房屋可以减少养殖成本。”

  2007年6月,他突然转让了每年给他带来近十万元利润的网吧,举家又搬回到他从小就想离开的大山里,做了一件当地不少人想做,但都没有做成功的事,即人工养殖石蛙,“他们都不理解,我父亲特别反对,他说在镇上好好的日子不过,要跑到深山老林里。”

  2007年9月,他建了第一个养殖池,实验性地养殖了几十只,发现它们可以适应这里的环境,于是开始在山上建养殖场,并精心设计蛙池,2008年2月,他从浙江大学买进200只种蛙。

  “一年投入20多万,预计两年可收回成本,从蝌蚪到成蛙要一年半的时间,再从中选出繁殖能力强的种蛙,就可以一代代繁殖下去。”然而,他自己觉得胸有成竹的事情却带给他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

  2009年4月的一天早上,华辉的妻子发现,蝌蚪竟然大量的死亡,每年四到九月本是石蛙的产卵期,每个月可收集到1万颗卵,孵化成蝌蚪的大约5000颗,而最终能活下来的却不到300颗。原本计划一年回本,但是两年多了还是只出不进,眼看积累的财富一点点消失,家人心急如焚。华辉想到过放弃,但面对为支持他独自在山里种菜的母亲和长期分居的儿子,他知道,放弃就意味着再次一无所有。那段时间,为了解决蝌蚪成活率低的问题,他到处打听求助,请浙江大学专家过来“问诊”,但对方因路程远而没有来,短短几个月,他就瘦了十几斤,直到网上一条科技局的消息重新燃起了他的希望。

  他找到市科技局,获得了1万元的补助资金,并且得到了专家的指点,原来为促进蝌蚪长得快,他加大了食物量,却导致未吃完的残渣污染了水源。于是,他特别设计了一个小网用来捞取残渣。现在,当小蝌蚪破卵而出,他心中充满喜悦,更加坚定了他的选择,他觉得所受的苦终于没有白费。

  创新进取,打开大市场

  在大石前村的蛙池,笔者看到,8000多平方米的蛙池被分成了种蛙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动物,喜阴,所以我特地从山沟里移植了一颗颗水草,用来净化水源和躲蛙。”华辉得意地对笔者说,在科技局专家的指导下,他努力学习石蛙仿生态养殖新技术,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上自己积累的实践经验,成为了一个生态养殖石蛙的行家里手。尽管整个蛙池顶棚被防雨塑料盖得严严实实,但空气中却没有一点气味。

  自2009年起,华辉就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站,2010年来自各地的订单不断,在杭州、宁波等酒店,石蛙受到顾客的热捧,华辉的石蛙场实现年销售4000斤,价格达到150元/斤。就算是晚上,也总有杭州、金华、福建等地的客户开着货车慕名而来。

  “我今年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在大石前自然村附近新建两个蛙场,力争明年实现年产商品蛙一万斤。”回想创业经历,华辉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他说,如果再来一次,他还是会选择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均系江山传媒集团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传媒集团及作者姓名”。
标签:
「编辑:周峰 」
www.js-news.cn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一度时评
影像江山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 2010-2013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 新闻道德举报中心 |